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社会阶层是伴随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分配形式日益多样化,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的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我国社会结构发展变化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深入了解我国新社会阶层的变动态势,对于我们把握工作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阶层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和阶级重组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其诞生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并且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增长产生了明显的政治诉求.本文利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深刻分析我国新阶层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提出通过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保护新阶层的客观利益,引导新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关系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社会阶层分化明显,作为独特阶层的私营企业主阶层尚未得到社会整体认同,与其他阶层之间还存在矛盾和冲突。社会阶层关系的新变化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观念、政治参与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要做好政治利益整合、经济利益整合和多元思想整合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国家利益拓展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现象。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安全等领域,拓展国家利益要考虑到国家的自主性、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大众传媒以及个人行为体作用等五方面的因素。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利益正朝着全球、地区、超国家层面的趋势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纯经济利益是指受害人因他人对其人身权或者有体财产权以外的无形的经济利益的侵害所遭受的损失。传统侵权法对这类利益的保护并不完善,通过对国外立法及相关理论的分析阐述可以看到,加强对纯经济利益损失在侵权法上的保护是必要的,纯经济利益作为权利的一种理应受到侵权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社会有机统一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政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文化建设是具体的、历史的。中国共产党一直注重建构先进文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在经济全球化、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为引领先进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刘华 《理论前沿》2003,(13):36-37
新社会阶层是实现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必然产物和必要条件。新社会阶层与其他社会阶层在具体经济关系中的利益密不可分,不能离开具体社会历史条件来谈诸如劳资利益对立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利益是分析社会运行和状态的一个基本视角,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是社会关系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实现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的统一利益表达与利益均衡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朱杰进 《外交评论》2007,43(2):92-97
国际制度缘何重要?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都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制度背后有一只“权力之手”在起作用,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权力的服务作用上;自由主义从理性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有力地论证了国际制度重要性的问题。罗伯特·基欧汉的“新自由制度主义”取得了里程碑性的成就,后经过莉沙·马丁等学者的补充完善,进一步发展成为以四种基本博弈模型为分析框架,以理性主义为基底的功能主义国际制度需求理论,初步回答了国际制度重要性的问题。“国际制度理性设计”、“制度治理”等开始成为这一领域新的研究纲领。建构主义认为国际制度必须有规范基础,国际制度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促进行为体利益实现的功能上,还体现在对行为体身份和利益的建构上。通过对三大流派关于国际制度重要性的比较研究,本文认为,三大流派在“理论范式”的层面上会继续争鸣,在“具体研究纲领”的层面上会不断融合。  相似文献   

10.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为指导,利用WTO的相关协议和本国法规和贸易政策,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弱势产业和就业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和冲击,其关注的焦点由传统理论所关注的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由产业发展转向了人类本身。同时通过补贴、税收优惠以及政府与部门的合作计划促进国内高科技产业发展,创造比较优势,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维护本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1.
全球经济治理的观念变迁:重建内嵌的自由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伊然 《外交评论》2011,28(3):16-32
全球经济治理在分别经历了内嵌的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主导之后,正处在一个观念竞争的不确定时期。纵观布雷顿森林体系创建以来全球经济治理的演变,可以看到主导观念总是更多地反映出强者的利益;但与此同时,主导观念的稳定性却取决于其对各方利益的包容程度。市场是否应当被嵌入社会之中?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正是不同时期全球经济治理主导观念的根本分歧之所在。内嵌的自由主义兼顾了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因而是一种更为可取的主导观念。其能否得以重建,取决于国际与国内层面能否形成合理的社会目标,而后者必定以实现某种程度的利益契合为前提。  相似文献   

12.
保险利益的法理分析——以人身保险为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利益是保险标的,是受保险制度保障的特定主体牵连于特定客体的主观关系.在不违反公序良俗及法律的前提下,保险利益是一个发展的、见仁见智的概念,不应限于经济利益.保险利益可适用于人身保险领域,但大部分情况下人身保险保险利益是抽象性利益,适用相应特殊规则.  相似文献   

13.
开放型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模式,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选择。随着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环境,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日照作为一个年轻的海滨城市,面对"成长中的烦恼",如何适应新常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引擎,再塑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已成为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莫盛凯 《外交评论》2013,30(4):45-56
公共外交在中国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但其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误解与幻想。作为一种外交活动的公共外交是现代大众政治发展在对外关系上的表现。公共外交的发展正在从强调"公众"走向强调"公共"的新公共外交阶段。作为公共外交理论硬核的国家形象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实践中的国家形象与国家利益并不具有必然的一致性,中国的公共外交应当坚持国家利益高于国家形象的取向。成功、主动的公共外交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中国的公共外交过于偏重文化途径,但造成当前中国公共外交被动的原因主要还是战略性和价值观层面的。随着中国的社会性成长,新公共外交在中国越来越具有现实性,如何既充分发挥各种非国家行为体参与公共外交的热情,又能保持公共外交的公共本性,将是中国公共外交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区域间的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利益驱动下的战略选择。环渤海地区在工业化利益、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化利益等方面存在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同时,这一地区也面临着高新技术产业离散型发展、外部高端市场利用不足、体制创新缓慢,以及产业结构趋同等制约因素。加快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推动区域产业分工和协作,实现共同发展,是“十一五”期间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企业在发展和运行中与之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的各主体。因此,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我国而言,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而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企业利益相关者就其涉及的范围,可以分为企业内部的利益相关者和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我国法律区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权力在中国外交中的运用问题开始备受关注,但相关的理论研究还比较欠缺。从经济权力的一般运用方式来看,经济权力可以分为吸引性权力和强制性权力。相对于中国的其他外交手段,经济权力可依托中国丰富且不断增长的经济资源和实力,其运用方式多样且效果显著。相对于强制性经济权力,吸引性经济权力更符合中国和平与发展的外交理念,既能促进国际合作又能维护国家利益。吸引性经济权力是指国家或者国家联合体使用激励的方式,通过利用存量利益格局中其他国际行为体对本国的经济依赖,以及通过允诺或实际给予其增量经济利益或者撤回利益允诺来发挥影响力的一种权力形式。吸引性经济权力有四种运用方式:结构型经济激励、扩散型经济激励、指向型经济激励、施压型经济激励。它们起着相辅相成的组合作用。吸引性经济权力是中国一种理想和有效的外交手段。  相似文献   

18.
面临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国内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外开放也呈现出鲜明的新特征。在开放战略上,从融入全球化到推动、引领经济全球化;在开放理论上,从“对外开放”转向“开放发展”;在开放格局上,从引进来、鼓励出口的“单向开放”到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在开放理念上,从获取比较利益的互利共赢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开放规则上,从接受国际规则到推动完善国际规则,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深入分析和理解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新特征,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开放理论,把握对外开放大局,全面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分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社会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社会利益关系处于重新调整与组合之中,这一方面给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带来了广泛的影响。因此,如何正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利益分化,如何协调与整合利益冲突,实现和保持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之间的和谐并进,便成为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公众的利益表达,已成为现代民主国家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以其自身的优势已成为一个新的利益表达渠道。但媒体对经济利益的追逐、记者的专业素养、百姓的媒介素养及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对大众传媒的利益表达作用造成负面影响。只有增强媒体责任感、培育记者职业素养、提高百姓媒介素养、健全法律制度,大众传媒才能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利益表达渠道,从而实现畅通公众利益表达渠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