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事件回放 2016年2月13日,福建李女士发微信朋友圈,讲述班级同学聚会上发生的一场“红包醉案”.原来,李女士的同学何先生在聚会时打算在班级群里发个500元的拼手气群红包活跃气氛,结果酒喝多了,误将500元发成5000元.在第一个红包发出后,何先生紧接着又追加了一个等额的红包.不仅如此,他还在另一个股票群里发了一个5000元的红包.事后,酒醒过来的何先生发现自己一晚发了1.5万元红包,且已被不明就里的同学一抢而光,纷纷感谢何先生的慷慨.后来,大家得知何先生是在酒后误发红包,便又纷纷退回.一时间,“抢红包”变成“退红包”,经过“爱心接力”,这1.5万元红包已基本退回给何先生.  相似文献   

2.
惊魂之门     
刘萍 《检察风云》2014,(13):64-65
最“安全”的门家住上海宝山区的何先生欲经营一家奶茶店,因为店面只有10平方米,何先生一直盘算如何装修才能让店面看起来既美观又宽敞。经过多方取经,何先生发现用玻璃做拉门可以使店面显得宽敞明亮。于是,使找到一家专门安装玻璃门的店面进行咨询。  相似文献   

3.
法制与经济:何先生,您好!您近年来花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学习世界顶级大师和企业家的智慧,而且还获得了世界第一谈判大师、美国白宫谈判顾问罗杰·道森的国际谈判认证等多种证书,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据您的同事介绍在这些国际认证中,您最自豪的就是获得国际商务谈判认证。请问为什么?何明良: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我就迷恋上了谈判这门艺术。  相似文献   

4.
《法律适用》2005年第3期刊登何兵先生《人民群众进法院》一文,讨论了司法民主的问题。确实,司法民主问题是我国司法改革中要注意的,但是鄙人以为何兵先生对于司法民主化部分观点有失偏颇,在此提出商榷。一、法官职业化和司法腐败没有必然联系何先生在文中提出的第一个观点是法官职业化是造成法官官僚化和司法腐败的直接原因。然而本人窃以为何先生文中关于清末法官职业化和司法腐败问题关系的论证逻辑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何先生在文中首先指出:“据程燎原的研究,至1911年,在各省各级审判厅中,有大量的留学法政科毕业生和国内法政科毕业生,充当推事和检察官,有些还担任了厅丞、庭长、检察长之职,法政人主控了中央和地方审判衙门。”紧接着何先生又引用《申报》对于山西高等审判庭厅丞谢武恒违法用人,以臻滥竽充数的报道,以及其他清末司法腐败的记载。由此,何先生得出的结论是“腐败的职业法官与腐败的政府官员被人民革命的潮流所淹没。”  相似文献   

5.
杜先福 《政府法制》2008,(13):56-57
为了解决两个儿子的“农转非”问题,丧妻的何先生与杨女士办理了一个假结婚证。谁也没有想到,十几年后,这个假结婚证掀起了一场风波—  相似文献   

6.
人生至言     
卞毓方 《政府法制》2010,(16):44-44
林庚: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丁肇中:做科学,我不知道第二名是什么感觉。  相似文献   

7.
春至周庄     
我跟春风一起来到周庄,都是贪恋它的美景。 白墙青瓦的古宅是当之无愧的主人,可能是看透了千年的浮华.既不特别热情,也没有冷若冰霜。我一个来了又去的外乡人,在它眼中.只是一个匆匆过客.脸上虽然写满惊羡,却不能在短时间融入古镇悠闲宁静的生活。临河古宅的门被打开,“吱呀”声古远悠扬.周庄仿若一把横卧在水乡里的胡琴.在小河水“淙淙”之声伴奏下.演绎着谁都能懂的平和心情。  相似文献   

8.
王捷 《检察风云》2003,(16):62-65
“自从奥地利被德国兼并后,恶魔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更变本加厉,奥地利犹太人的命运非常悲惨,迫害的事件每天都在发生。当时美国一些宗教和慈善组织开始紧急救助犹太人,我一直与这些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我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全力帮助犹太人签证来到中国上海,大量犹太人因此得以活了下来。”写这段日记的人是一位中国“辛德勒”,他就是何凤山先生。何先生在1930年担任国民党政府驻维也纳总领事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给成千上万名犹太人带来生的希望。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何凤山的义举无人知晓,一直湮没60余载……  相似文献   

9.
容人乃大     
马德 《政府法制》2012,(17):44-44
有一个人,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的时候,屡遭同学欺负。当时,他的书桌面窗而置。且紧挨着窗户。而同学的书桌放在离窗户稍远的地方。于是,这个同学便不干了,愤怒地对他说,我案头的光都是从这孔窗户射进来,你挡在这里,不就挡了我的光了吗?  相似文献   

10.
叶永烈 《政府法制》2013,(30):45-45
当机翼下出现许许多多巨轮,整整齐齐排列在碧波之上,我就知道新加坡到了。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十字路口的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海港,成千上万的万吨巨轮云集于此。  相似文献   

11.
著名史学家余时英先生在美国耶鲁大学执教时,有学生对其学问之深厚非常钦佩,毕业之际专门向他讨教:“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始终想请教您,就是您那么博学,有什么秘诀吗?” 余时英笑着说。“有啊!我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养成一个习惯,每天晚上睡觉以前,都要问自己,今天又过去了,我今天有没有学到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李滢 《检察风云》2014,(18):38-39
在你的心目中,婚姻是什么?是爱情的坟墓,还是爱情的天堂?或是一段平凡却需要用心经营的日子? 曾经有一个来访者芳芳,说她不想结婚,她觉得结婚没有意义,婚姻该有的他们都有了而且还更自由。他们各自有一套房子,工作忙时就电话短信联系,有空时就聚在一起吃饭、旅游。他们觉得这样在一起很开心。芳芳不明白为什么要结婚,结婚的意义是什么。我告诉她如果现在的状态是你认为的婚姻状态那就错了。真实的婚姻中有开心、快乐、分享,如你们现在这样,还有朝夕相处、争吵、摩擦,更有争吵过后的化解、包容、彼此妥协后的关爱。他们这样的相处“看起来很美”,其实是对真正亲密关系的回避,和婚姻关系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5月9日,上午办完了至伦部长的遗体告别仪式,下午安放好了骨灰盒,走出八宝山公墓,回到办公室,关掉手机。心似乎一下子就静了,静得如同八宝山的骨灰存放堂;心似乎一下子就空了,空得如同用过之后的遗体告别室。我分明感到,这是部长把我的一块心灵  相似文献   

14.
《法制与经济》2008,(15):1-1
法制与经济:何先生,您好!您近年来花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学习世界顶级大师和企业家的智慧,而且还获得了世界第一谈判大师、美国白宫谈判顾问罗杰·道森的国际谈判认证等多种证书,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据您的同事介绍在这些国际认证中,您最自豪的就是获得国际商务谈判认证。请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15.
《史记·循吏列传》中有鲁国宰相公仪休拒鱼的故事。公仪休非常爱吃鱼,当了宰相之后,有很多人送鱼给他,但他都拒绝不要。人们不解其故,公仪休说:“如果我经常收受别人送的鱼,就会落下徇私受贿之罪名,到时候职位不保,反而不能常常有鱼吃。如果我廉洁奉公,安享俸禄,就能长期有钱买鱼吃。两相比较之下,还是不要别人的鱼为好。”可见,公仪休很懂得权衡利弊,是一个很会算“大账”的人。由此想到当今一些贪官“算账”的故事。据报载,江苏某乡原党委书记冯某,因受贿、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在检察人员提审他时,他算了一笔账…  相似文献   

16.
梁钦宁 《政府法制》2014,(12):19-19
我祖父(梁漱溟)教育孩子不用说教的方式。我年轻的时候吃得比较成,他经常看我加酱油,他没有批评我,而是找到一本科普的书,拿红笔把题目勾勒出来,让我看。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那天,我在客厅做俯卧撑。他说,钦宁,你抽空把这个看一看。那本书上说,吃盐过多等于慢性自杀。我看完文章之后自然懂它的道理,就改变了这种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7.
一娴 《政府法制》2010,(6):47-47
和国内的朋友闲闲聊天,国内的朋友说,最近喝酒喝得很少了,因为现在对酒驾抓得很严,罚得很重。我问,有多重啊?朋友说,要扣掉12点呢。我听了不禁莞尔,说扣12点就叫很重啊,和美国比那简直不算什么了。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监察》诞生后的第二个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正在读大四的我有幸与你相识。你的朴实无华,你的坦言直陈,你的丰厚内涵,你的鲜明时代特色,令我对你一见如故。受你的影响,大学毕业后,我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纪检人的行列。15年来,你也一直是我学习上的良师,工作上的益友,使我以对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有企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党委书记,置职工死活于不顾,大肆贪污,任人唯亲,横行霸道,工人们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也恕不敢言,终于,一位共产党员、退伍兵挺身而出,阻止贪官的违法行为。怎料,退伍兵和他的家人从此陷入了茫茫的苦海之中……凭着,“我就不信在五星红旗下贪官能逍遥法外”的信念,历尽艰辛,终于把贪官推上了审判台。  相似文献   

20.
“你可以选择在黄灯中等待,等待有了清晰的绿灯再前进.或者等待红灯出现了,就知道怎么做了。我选择不等,选择在黄灯中前进.所以这种做法是摸着石头过河。”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如此形容自己的社会组织生存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