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界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新中国成立时,与朝鲜、苏联、蒙古、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共12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数万公里,是北、西、南三面合围之势。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新中国与邻国的边界存在着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彼此之间有些边界尚未正式划定,因而不断发生边界纠纷,影响边界安宁。同时,美帝国主义为扼杀新中国于摇篮中,处心积虑地挑拨这些国家与新中国的关系,妄想利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挑起冲突,以便坐收渔人之利。边界问题能否公平合理地尽快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随着党的执政条件的变化和历史任务的变化而不断适应新要求的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进入21世纪,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趋势,国际国内形势和党的历史任务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成为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第一,从总的趋势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现在的和平与发展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和平与发展,党面临强大的制度竞争压力和改革压力。从经济上看,全球化意味着世界经济中各国的经济开放度增加,相互依存关系加深,这种不断向各民族国家边界延伸的…  相似文献   

3.
瑞士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新任总理李克强出访的第一个欧洲国家?引起不少人的兴趣。翻开尘封的那段历史或许能解答这个疑问:早在1950年,瑞士就顶着美国压力,成为最早与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欧洲国家之一,并在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历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  相似文献   

4.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 ,刘少奇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是令人瞩目的。这些活动 ,不仅为新中国的建立、巩固与发展争取到了宝贵的外援 ,营造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周边环境 ,同时 ,也很好地树立了新中国的国际形象 ,为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 ,捍卫世界和平 ,为社会主义国家间的正常交往 ,抵制大国沙文主义的错误作法 ,推进国际工人运动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共和国历史上,政务院作为一个重要国家机关,对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国家政权机关和地方人民政权的建立健全、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等都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60年前,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及其向井冈山的进军,是继南昌起义后,我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一次成功的尝试,它给濒于危境的革命航船指引了一条胜利前进的航道。它的伟大历史功绩,同毛泽东的光辉名字一起,铭刻在中国革命的丰碑上,永垂青史。本文着重对秋收起义与毛泽东的历史功绩作  相似文献   

7.
正历史永远铭记这段历史。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把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连接起来。长期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给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关系奠定了深厚的文化交融和政治互信基础。2013年在中阿博览会上举办的中国-阿拉伯国家青年企业家峰会,共叙"新丝绸之路"话题,拉近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青年企业家之间的距离,中阿友谊代代相传。峰会:中阿青年共登一个讲台  相似文献   

8.
党内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并存是转型期中国法治社会的新常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以党章为根本的党内法规体系,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互动之机制尚付阙如,存在着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边界模糊、党内法规制定权限不清、规范冲突处理不协调等问题,导致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不畅,调整领域产生断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注重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迫切要求构建完善的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机制:厘清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权力边界,确立党的立法部门与国家立法部门的联动机制,构建党内法规向国家法律转化之机制,完善党内法规内部备案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2023年6月2日)今天,我们召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座谈会之前,我先后参观了新建成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的考古博物馆,很有收获。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次参观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版本馆,我更加深切感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新中国的成立,在国际法上是建立了一个新国家,还是成立了一个新政府?毛泽东切实尊重历史,严格遵循国际法,坚守与之紧密相连的法理基础,准确认定新中国的成立是新政府的成立,从而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中国领土主权的合法继承权和维护的责任,构成了统一台湾省、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和安全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国土广袤,拥有漫长而复杂的陆地边界和海洋边界,鸦片战争之后边界线频繁变化,并遗留下若干历史悬案。与历史学的其他领域相较,国内学界关于边界史的研究比较滞后,从鸦片战争之后才开始起步。近代边界史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有1934年葛绥成编著的《中国近代边疆沿革考》、2007年吕一燃主编的《中国近代边界史》等。而关于当代中国边界史的研究由于种种因素所限,长期以来未见通史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确立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确定了新时代的逻辑起点,在理论维度上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历史维度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出了新判断,在实践维度上为新时代确立了新的奋斗目标,在文化维度上提出了要建立新时代的文化发展环境与时代氛围,在发展维度上明确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3.
刘洋 《理论学刊》2023,(5):42-50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是对近代以来全球发展现象以及未来趋势的哲学把握。世界历史为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转向提供了历史背景和契机,也带来了如何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性难题。中国式现代化在现代化建设主体、建设目的、建设过程、建设方法论四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谁来做”“为何做”“关键点”“怎么做”四个方面系统回应了世界历史难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历史进程中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典型,实现了世界历史普遍要求与民族特色的有机结合,创造出落后国家建设现代化的新选择,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世界历史进程中两种制度之间的力量差距。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实现科学有效的国家治理,是历史、时代、人民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艰难考题。经过百年奋斗和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中国式国家治理新形态,科学回答了中国之治的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新道路新形态,可以概括为“十个坚持”,即坚持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单一制的国家体制,坚持以数字化赋能国家治理,坚持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实现科学有效的国家治理,是历史、时代、人民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艰难考题。经过百年奋斗和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中国式国家治理新形态,科学回答了中国之治的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新道路新形态,可以概括为“十个坚持”,即坚持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单一制的国家体制,坚持以数字化赋能国家治理,坚持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要求、新目标,是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不断深化,是将法治共性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积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为我们明确了新时期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思路,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卓有成效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六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一系列新的战略部署,必将胜利地指引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谱写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篇章,不断谱写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7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习近平在会议的讲话中,对党史研究和宣传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就要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2011年1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以下简称《党史》二卷),较好地体现了新中国最初29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那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一个新社会和新国家的过程。尽管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艰难  相似文献   

19.
郭力 《廉政瞭望》2005,(5):52-53
2004年,随着中俄关于东段边界补充协议的签署,中国长达21000公里的陆地边界,已有近20000公里得到确定。目前,中国与越南、俄罗斯、中亚国家的勘界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在历时半个世纪之后,中国的边界轮廓终于渐渐清晰起来。边界问题:无法回避1949年,中国新生政权在环顾周边时,突然发现这个古老国家的边界,居然包括了三种相互交织的“边界线”:既有不平等条约规定的边界,也有多年形成的传统习惯线,还有当时中国的实际控制线。  相似文献   

20.
文摘     
正刘建军:论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内在关联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是当前爱国主义教育中一个重点问题。可以从八个方面去理解二者的内在关联:第一,从历史上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救中国;第二,从国家与其社会制度的关系上看,社会主义制度是新中国不可分离的重要方面;第三,从现实利害来看,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形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命运共同体;第四,从国家未来发展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第五,从爱国主义的历史形态看,社会主义完善和提高了爱国主义,使爱国主义具有更广的社会基础和更高的思想境界;第六,从主体人格上着,中国共产党人既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