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瞿秋白是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在中国革命被迫转入农村的环境下,他的土地革命理论和实践值得关注.瞿秋白关注土地革命的中心问题,阐述了土地革命的核心要素,制定了土地纲领和文献,推动土地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梳理瞿秋白的土地革命理论及实践对当前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向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他为什么会由一个情感细腻、诗词书画皆精的传统文人转变为一个主张暴力革命的职业革命家?本文的结论是,母亲的自杀深深地影响了瞿秋白,由此形成的自杀情结贯穿了瞿秋白的后半生,这种情结始终激励着、也可以说是驱使着瞿秋白在革命道路上疾驰,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相似文献   

3.
<正>瞿秋白是我党早期才识卓著的主要领导人,在他短暂的革命生涯中,他不仅肩负过中国革命的领导重任,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无产阶级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进程中,瞿秋白和毛泽东结下深厚的战友情谊。与毛泽东默契配合,投身国共合作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参加会议,讨论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  相似文献   

4.
正瞿秋白是著名的作家和批评家。在瞿秋白的心目中,有一位同样是以笔作武器的同道之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白色恐怖的岁月,作家是没有人身自由可言的群体,由于向往革命与自由,瞿秋白多次遭遇国民党特务的追捕。在那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刻,鲁迅给予了他多次的帮助,将自己的家当做避难所,让瞿秋白一次次躲过了危机。顾顺章叛变投敌,瞿秋白在鲁迅家中避难由于顾顺章叛变,导致中共许多高层人物面临被国民党特务逮捕的危险。顾顺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5年6月英勇地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他的无产阶级英雄气概,“乃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①瞿秋白博学多才、广有建树,既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又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他在参与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对中国革命的许多问题提出过自己的重要见解。本文仅就他在大革命时期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6.
1935年 6月 18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英勇就义的忌日。这一天,在福建长汀的中山公园,他高唱着《国际歌》和《红军之歌》,留下了“为中国革命而牺牲,是人生最大的光荣”的崇高珍言,高呼“共产主义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从容饮弹身亡,年仅 36岁。 时隔 15年,毛泽东为出版《瞿秋白文集》作出版题词时写到: 瞿秋白同志死去 15年了。在他生前,许多人不了解他,或者反对他,但他为人民工作的勇气并没有挫下来。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瞿秋白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他为什么会由一个情感细腻、诗词书画皆精的传统文人转变为一个主张暴力革命的职业革命家?本文的结论是,母亲的自杀深深地影响了瞿秋白,由此形成的自杀情结贯穿了瞿秋白的后半生,这种情结始终激励着、也可以说是驱使着瞿秋白在革命道路上疾驰,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相似文献   

8.
1950年12月31日,正当全国人民满怀喜悦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二个元旦喜庆之日,在中南海毛泽东的办公室里,党和共和国的领袖,正挽起宽大的衫袖,挥动着如椽巨笔,写下一行行深表痛惜、深情追忆的文字:“瞿秋白同志死去十五年了,在他生前,许多人不了解他,或者反对他,但他为人民工作的勇气并没有挫下来.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上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瞿秋白同志是肯用脑子想问题的,他是有思想的.……”这是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的出版亲自撰写的火一样炽热的题词.历史,后人永远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9.
五十年前的今天,瞿秋白烈士在我省长汀县英勇地就义了。现在,我们在长汀县隆重举行纪念大会,并为瞿秋白烈士纪念碑揭碑,缅怀和追悼他的不朽的英名和巨大的革命功绩。此时此刻,我们向瞿秋白烈士表示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翟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早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不久,又以记者身份赴苏俄采访,是最早向中国人民真实地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出生于1921年的瞿独伊是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杨之华夫妇的女儿,她在革命的大风浪中成长,经历过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见过许多革命伟人。当初的花季少女,如今已是耄耋老人。她的满头银丝,记录了随父母风雨同行、追寻真理的艰难人生。独伊回忆说:"在我模糊的记忆中,父亲瞿秋白戴着眼镜,面容清瘦,他话不多,很温和。母亲不让我简单地叫‘爸爸’,而是让我叫‘好爸爸’,我就是一直这样称呼的,而他也亲切地称我‘小独伊’。在我的心目中,瞿秋白就是我的慈父。"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是我党继陈独秀之后的第二个高层领导人其短暂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使用过的名字就是一个历史之谜,他有谱名、号、奶名、学名、别号,后来,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还曾使用过许多个笔名、化名、代号。据不完全统计,瞿秋白使用过的别名就不少于107个,在这方面与大名鼎鼎的鲁迅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12.
青年瞿秋白曾经受到俄国民粹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民粹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存在思想交集,这为瞿秋白转向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定的思想条件。到达俄罗斯之后,瞿秋白发现民粹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调和不可能,最终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的彻底转变。之后,瞿秋白对民粹主义的发展历程、政治主张进行了细致分析。他认为,从阶级本质看,民粹主义是"小资产阶级式的革命主义";从思想特征看,是"农民式的马克思主义"。对于俄罗斯民粹派的革命实践,瞿秋白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评析,认为民粹主义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才是真正的革命力量,没有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因而失败是必然的。瞿秋白对民粹主义的分析不是单纯的理论研究,而是着眼于中国也是农民国度这一国情,借鉴俄国革命经验教训,阐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1 1920年,瞿秋白作为《晨报》的新闻记者来到了莫斯科。当时的苏联正值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经济十分困难。在苏维埃政府号召捐献时,瞿秋白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仅有的一块金壳怀表献了出来,而政府为表达对这样一位大公无私的中国同志的革命友情,又回赠给他一块钢壳怀表。从此,它一直伴随着瞿秋白。  相似文献   

14.
瞿秋白于上个世纪的最末一年,出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一个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在思想观念和精神气质上受到的影响是双重的:既受到家庭氛围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受到辛亥革命时期社会上涌动的革命民主思潮的影响.后者的影响、感染终于促使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而他之所以走上革命的道路,又未必不是和家庭及其周遭环境的熏育有关的.某种程度上说,瞿秋白是吸吮传统文化的乳汁而成长为革命者的,传统文化既培育了他文学的才能、“名士”的气质和敏感多思的个性,又由于与时代新风潮的撞击而赋予他一种叛逆精神,这种叛逆精神使他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专制主义,而具有亲近民众的革命民主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5.
1950年12月31日,毛泽东为筹备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的瞿秋白文集出版题词:溜秋白同志先去十五年了。在他生前,许多人不了解他,或者反对他,但他为人民工作的勇气并没有挫下来。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别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瞿秋白同志是肯用脑子想问题的,他是有思想的。他的遗集的出版,将有益于青年们,有益于人民的事业,特别是在文化事业方面。这篇近200字的题词,高度概括了瞿秋白的崇高品质与革…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革命被迫转入农村的环境下,瞿秋白作为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十分关注土地革命的中心问题,阐述了土地革命的核心要素,制定了土地纲领和文献,推动土地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梳理瞿秋白的土地革命理论及实践对当前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瞿秋白有6个弟妹,他的大弟、三弟和五弟即瞿云白、瞿景白、瞿坚白,都在他的直接引导下参加了革命,但他们的命运是不同的。瞿云白被捕变节瞿云白出生于1902年。在五四运动和瞿秋白的影响下,他和弟弟瞿景白都在大革命的高潮中在上海大学加入了共产党。  相似文献   

18.
1950年12月31日中南海。毛泽东在他的办公室里,挥动饱蘸痛惜、追忆、激昂和振奋的如椽巨笔,书写下一行行警世省民的文字: “瞿秋白同志死去十五年了。在他生前,许多人不了解他,或者反对他,但他为人民工作的勇气并没有挫下来。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上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瞿秋白同志是肯用脑子想问题的,他是有思想的。……”  相似文献   

19.
陈独秀和瞿秋白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在中共党内有“开山书记”之称,他连任中共五届总书记。大革命失败后,瞿秋白作为陈独秀的继任者,担任党的总负责人时只有28岁,正是少年英雄,风华正茂。他们在探索中国革命前途时,都表现出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毅力和勇气。但是,他们既没有能使革命的狂飙席卷神州,也没能挽狂澜于既倒。瞿秋白英年早逝,陈独秀盛年困厄,他们都走过一条坎坷、艰辛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这位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以其对中国革命作出的卓越贡献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在中共江苏省委原书记沈达人的领导与支持下,江苏省瞿秋白研究会向党和人民呈送了一份厚礼——由王铁仙、刘福勤主编的《瞿秋白传》(以下简称《瞿传》),历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