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晗,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市前副市长,曾因一部<海瑞罢官>而举世闻名.袁震之,清华园中的才女,却因重病而久卧病榻.他们在病床前相识,并由此演绎了一段旷世爱情.  相似文献   

2.
孟红 《世纪风采》2007,(7):25-27
在中国现代史上,张学良与张大千都是极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们身世、经历、禀赋、才能都迥然不同,但却创造了颇为有趣的因书画而结成的世交奇缘。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现时代展开的中国现代化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之目的竞合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在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中国现代化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而具有历史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决定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海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由来已久,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吸引了更多海外学者的目光,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领导力量、重大挑战等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并据此探讨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与中国交往的策略方针.他们一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共产党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力量,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面临中等收入陷阱、反腐败、经济转型、政治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与挑战.在对中国未来发展进行较为乐观的分析的基础上,他们普遍认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正日渐提升,国际社会与中国之间应该加强相互之间的认知、对话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1936年7月16日,在红色中国的中心地——陕西保安(今志丹县)一孔简陋的窑洞里,红色中国的领袖毛泽东第一次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采访者比被采访者小14岁,刚过而立.他有一张英俊而动人的脸.在轮廓分明的长脸上,因未剃须而长满了胡子.当时,他们谁也没有料到,这位美国记者后来根据这次采访和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写成的《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一书,会被誉为“20世纪一个古老民族用血和肉写出来的史诗”.先后被译成中、俄、法、德、日等十多种文字,他们也没有料到,两人  相似文献   

6.
杨飞 《党史纵览》2010,(12):22-26
许光达与廖昂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同人蜚声中外的黄埔军校学习,本可以成为战友,携手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奋斗,然却因信仰不同,终从校内斗智斗勇发展到代表两个阵营血战疆场,最终,已任国民党中将师长的廖昂为许光达所俘虏。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12,(11):62-62
郭亮在9月14日的《东方早报》上撰文指出:在这几年对中国农村的跨区域调研中,我反复地接触并感受着因财富占有不均而出现的日益分化。在发达的农村地区,村庄的富人一掷干金,一次婚宴可以花费几十万元。他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主导村庄,而且还介入到村委会和村党支部选举中,成为新的政治精英。然而,与之相对,另一部分农村人口却因个人能力、机遇等方面的原因而在生活上只能保持基本温饱,甚至需要依赖国家的低保和各种救济政策才能生存,他们在村庄生活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无助与紧张。  相似文献   

8.
一个是中国最先进最发达的城市,一个是处于"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在春暖花开的4月,因一种共同的回馈家乡、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情结,上海与贵州紧紧相连.面对家乡,他们激情抒怀,他们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9.
胡适与鲁迅     
他们是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中国现代文学史因他们揭橥,而开启了崭新的篇章。最初,为着探寻文学革命的路径,他们意气相投、志同道合。后来,却因思想歧异,而道不同不相与谋。然而,他们并不怀揣成见,挟怨贬损对方,而总是客观公允地评说对方的功过得失,表现出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新青年》同仁1917年1月,陈独秀应北大校长蔡元培的聘请,到北京大学任文科学长,《新青年》随之迁往北京。于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相继在《新青年》发表,惊醒了许多在旧文化营垒中彷徨的知识分子,鲁迅便是其中的一位。此时,鲁迅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点内容,但要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键环节,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工具.毛泽东、邓小平是最好的表率与典范,他们丰富的方法论思想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强有力依据.当今中国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通过正确的途径,采取一定的方法,而精通马克思主义、熟知中国文化、把握时代脉搏、深入调查研究、进行科学抽象思维等是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足球的魅力,不同凡响。开国元勋中就有众多足球迷。与平常人一样,他们因足球之兴而喜,也因足球之衰而悲。对于中国足球腾飞,他们曾寄予厚望。毛泽东当过守门员1955年的一个秋日,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要进行北京联队与苏联泽尼特足球队的比赛。比赛开始前,场内突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原来,毛泽东主席来到了比赛场地。新中  相似文献   

12.
古代中国是礼仪大国,诸多与古代中国发生过外交关系的国家因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而竞相仿效中华礼仪。例如朱熹的《朱子家礼》催生了保留至今的韩国礼仪;从日本人的生活中依然能看到古代中国礼仪的痕迹。然而,晚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小群体:他们原本来自不同的国家,但他们同中国人民一道参加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并为之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们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有的加入了中国籍,有的甚至成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的一员.今年90岁的全国政协常委、<今日中国>杂志名誉总编辑、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著名新闻记者和作家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  相似文献   

14.
法国巴黎时间2月25日晚,在巴黎大皇宫举办的"伊夫·圣洛朗与皮埃尔·贝尔热珍藏"专场拍卖会上,因八国联军侵华而流失海外的中国圆明园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均以1400万欧元落槌.拍卖槌的两声铿响,并未标志事情的结束.其后发生的轩然大波,才将事件引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15.
遗失声明     
王春华 《求贤》2007,(8):48-48
学生打工,对于中国孩子来说还是比较新鲜的事情;而在日本就太平常了。在日留学期间,当我告诉一起打工的日本伙伴,在中国我干过的兼职仅仅是教钢琴、教外语时,对方表现出“小巫见大巫”般的不屑。因为他们一般从中学甚至小学就开始自己打小工挣零花。像我打工的酒店“横滨亭”老板的女儿梨玉,因没有出嫁,现在仍旧和我一块打工。  相似文献   

16.
刘丽 《当代贵州》2013,(17):66-66
转折之城、会议之都,是遵义响当当的城市名片。徜徉于历史长河中的遵义,因水土的涵养化育、人民的自强不息,更因那次载入史册的重要会议对中国革命作出的特殊贡献,而名扬四海、声震天下。中国共产党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选择了遵义,具有历史的必然性。遵义会议在危机时刻挽救中国红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从此掀开了中国革命的辉煌新篇。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12,(11):62
郭亮在9月14日的《东方早报》上撰文指出:在这几年对中国农村的跨区域调研中,我反复地接触并感受着因财富占有不均而出现的日益分化。在发达的农村地区,村庄的富人一掷干金,一次婚宴可以花费几十万元。他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主导村庄,而且还介入到村委会和村党支部选举中,成为新的政治精英。然而,与之相对,另一部分农村人口却因个人能力、机遇等方面的原因而在生活上只能保持基本温饱,甚至需要依赖国家的低保和各种救济政策  相似文献   

18.
1951年的一个初夏夜晚,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总理笑容满面地接待一对刚从日本回国的年纪在五十上下的夫妇.这位身材魁梧、神态稳重的丈夫就是社会学家吴文藻教授;而他的夫人,穿着灰布列宁装的纤秀优雅的女士,即是作家冰心.这一次,迎接他们的不仅仅是他们日夜思念的故土,更是一个崭新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知识分子伴随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而成长,他们有过灿烂辉煌的黄金时代,也有过不堪回首的漫漫长夜。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熏陶下,中国的知识分子具有了自身独特的品格。这些品格、气质对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20.
"敬而远之"是中国人长期以来对法律形成的一种普遍态度.在大部分国人眼中,守法就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过日子,就是不蹲监狱不进派出所,就是万事大吉一切平安.在中国,如果说绝大部分守法者都是"法盲"(包括一些高层次的知识分子),这是不足为怪的,因为对绝大部分守法者来说,他们的法律知识大多来自父母对他们从小的道德说教,或者自己在生活成长环境中的偶尔见闻,从来就很少去专门地学习.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说,他们懂得的与其说是法律知识,不如说是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