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罪犯心理焦虑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罪犯在服刑的罪犯中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他们的青春期是在监狱里、少管所中度过的,充满着挫折、冲突和心理焦虑。本项研究通过深入监所进行调研,分析探讨青少年罪犯在监管条件下的不同焦虑心理及如何有针对性的对青少年罪犯进行教育改造和心理矫治。  相似文献   

2.
关于盗窃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罪犯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专家研究指出.罪犯是心理危机高发的人群之一.鉴于当前我国押犯群体中财产犯(尤为盗窃犯)所占比例较高,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笔者便在河北省的某三所监狱和少管所随机抽取50名在盗窃犯,通过心理测验和个案调查,试图揭示当前盗窃犯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在心理障碍方面的表现及特点,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矫治工作提供依据.二、对象和方法被试:从河北省保定监狱、太行监狱、石家庄监狱和省少管所随机抽取盗窃犯50名,其中男犯43名,女犯7名,少年犯7名.  相似文献   

3.
罪犯作为特殊的个体,被判刑入狱,失去人身自由,加上原本具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必然导致其服刑期间的心理障碍比一般人群更为严重.通过罪犯心理矫治,监狱机关运用心理学原理,采用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帮助罪犯克服心理障碍和服刑期间出现的心理问题,促使罪犯心理素质的良性转化,以利于稳定狱内改造秩序和提高改造质量.  相似文献   

4.
徐径新 《法制博览》2014,(1):193+191
人权保护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之一。虽然罪犯触犯了我国的刑罚,但是他们作为我国的特殊公民,也具有人权。因此,依法保障监狱罪犯的人权,不仅是监狱管理法制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的实践贯彻。我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罪犯人群保障的道路上我们还有许多路要走。本文主要通过对现有工作的肯定和分析,分析了我国监狱罪犯人权保障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能够提高我国监狱罪犯人权保障水准。  相似文献   

5.
与常人相比,缺陷的社会化,特殊的犯罪、监禁改造经历,常常使罪犯面临更多的轻重程度不同的心理异常。同时,心理科学的发展已经为人类个体的犯罪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具有相当说服力的解释,因此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治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其中,罪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能否合理利用、正确操作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1994年《监狱法》颁布以来,我国监狱服刑人员公民权利的保护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实践中我国监狱人权保护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罪犯权利概述、我国罪犯公民权利保护现状等方面对我国监狱服刑人员的公民权利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监狱对罪犯实施的记分考核、减刑、分级处遇的激励措施和办法为促进罪犯积极改造及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监狱工作的发展和变化,监狱罪犯矫正激励也出现了对矫正激励定位不准、归属不清,没有形成独立的监狱罪犯矫正系统;考核奖惩激励失灵;分级处遇激励失效;激励不足的问题。“立体矫正激励模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文中最后对未来监狱罪犯矫正激励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犯罪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是个体社会化特别是法律社会化的缺陷导致的。监狱对违法犯罪者的矫治与改造,以促进其重新社会化为核心。本文论述了社会化缺陷与违法犯罪的关系,罪犯重新社会化的过程与征状等。  相似文献   

9.
监狱作为官方对犯罪的正式反应之一,在改造罪犯的同时,客观上又存在着各种不利于罪犯改造的因素。如何尽量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发挥监狱的改造功能,是我国当前监狱改革所首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养(以下简称劳教)是我国对违法和轻微犯罪人员进行强制性教育矫治的法律措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中存在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经常违反法律、破坏社会治安,其违法行为有的尚不构成犯罪,有的构成轻微犯罪,但其不良心理结构绝不亚于罪犯的犯罪心理结构,已形成违法犯罪的心理行为惯性,如不及时采取适当的管教及补救性管束措施,会对社会构成更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