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球侨讯     
《侨园》2005,(2)
纽约曼哈顿制衣业自去年底多间衣厂倒闭后,今年初出现小幅反弹。这令继续经营的华人业者感到惊喜,他们表示有信心探索新的经营之路。新春期间,一向是车衣业的旺季。尽管今年衣厂新增的订单以紧急的小额订单为主,但业者乐观地分析说,这或许就是华埠衣厂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华端口现存数十间衣厂,规模已远逊从前,依靠紧急订单生存不无可能。这些以前以裤子和裙装为主的订单,都是批发商不敷供应零售商部分尺码和款式的夏季服装。在华埠加工的服装与季节相  相似文献   

2.
七十年代以来,旅美华人已由四十年代的十多万猛增至120多万,主要集中在纽约、华盛顿、旧金山、芝加哥、洛杉矶、休斯顿等12个城市.近十年来,华人经济蓬勃发展,科技成就引人注目,政治地位有一定提高. 华人经济迅速崛起长期以来美国华人主要经营中餐馆、杂货店、制衣厂等"三大行业".近几年来除了"三大支柱"持续繁荣外,一批新兴行业,包括银行业、房地产业、珠宝业、旅游业、制造业等,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美国华人社区.如纽约市华埠,华资银行有32家,珠宝店有150多家,从事房地产业的华人公司逾150多家.加州华埠华资银行现在已增至70多家,华人房地产公司达300多家.美国经济界人士惊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14,(2):62-63
走在美国纽约街头,无沦是在高楼大厦林立的曼哈顿,还是中文招牌遍布的法拉盛,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小商贩在销售报纸、热狗、水果和旧书等,这已成为纽约市一个颇有代表性的街景。  相似文献   

4.
在纽约,许多美国人总爱提起位于曼哈顿的荣乐园川菜馆。 荣乐园建立于1980年,是美国第一家中美合作经营的中国菜馆,专营川菜。七年来这家由四川名厨师主理厨政的川菜馆,以它独特的  相似文献   

5.
具本景 《侨园》2001,(6):16-17
从历史到现在,旅美华人经商的多,做警察的少。以往,华人由于语言不通,不谙法律,加上种族歧视,华人和警察之间不时发生纠纷和冲突。随着岁月的推移,客观现实与华人的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华人与警察的关系也从排斥、对立转至合作与融洽。华人警察已经成为华埠治安的维护者,并且受到华人的尊敬。全美国到底有多少华人警察,尚无确切统计。截止到去年的统计,南佛州华人较少,只有4名华人警察,但纽约市有270名,旧金山有220名。当然,这与华人人数相比,还是相差甚远,但是华人加入警察队伍的人数正在迅速增加,有关方面也成立专门机构,在华人青年中招聘警察。另外,被誉为“警察的耳朵和眼睛”的“辅警”,华人也是其中积极的参与者。所谓“辅警”,是指那些穿制服,不带枪,不受薪的义务警员。早在1968年,纽约华埠就  相似文献   

6.
宋美龄近况     
今年3月23日,宋美龄在纽约曼哈顿寓所中度过95岁生日。其孙蒋孝勇夫妇带着3个孩子特地从加拿大飞往纽约为她祝寿,在美一些亲人也都前往聚会。宋美龄自1990年赴美疗养以来,过的是深居简出的生活。她虽从不做寿,但晚辈、旧属、门生和老朋友都不忘记她的生日,他们往往会在这一天不远千里而来,带给她意外的喜悦。宋美龄原本住在长岛,但近几个月多住在曼哈顿,主要是因为今年冬天美国天气特别冷,雪下得很多,为了方便就医,她就住在离哥伦比亚大学附属医院较近的曼哈顿寓所了。  相似文献   

7.
徐可 《侨园》2004,(5):8-9
美国纽约华人电招车行业,有很多故事。根据纽约市出租车管理局的规定,纽约市的出租车分为四大类,一类是俗称“Limo”的礼车,乘坐者一般都是娱乐业的明星、大款们;第二类俗称“’Blackcar”的黑色车,服务对象是大公司和律师楼;第三类是招手即停的计程车(Yellowcab);第四类叫做Liverycab,也就是华人俗称的电招车。计程车和电招车是普通市民用现金付帐的代步工具。纽约唐人街的华人电招车公司有十几家,在法拉盛也有三家。华人的出租车公司绝大多数都属于第四类。  相似文献   

8.
苏珊 《侨园》2004,(1):37
严格地说,阿根廷没有唐人街。阿根廷的华侨华人不多,全国也就四五万人左右,而且大多数分散居住,分散经营,没有形成纽约或旧金山那样规模的唐人街,更没有富丽堂皇的牌楼式街门。但是近年来,随着旅阿华侨华人的增多,华人经济实力的增强,也出现了一些华人企业较集中的街区,其中较著名的一条就是阿维里尼奥斯街,当地的阿根廷人把它叫做中国街。但是,由于在这里经营的大多数是台湾同胞的企业,当地侨界也称其为台湾街。  相似文献   

9.
钟述 《侨园》2004,(2):21-22
德国约有15万华侨华人。不像法国等其它欧洲国家那样,德国的华人分布很散,没有形成像“唐人街”那样的华人聚居区。在德国这个保守的社会里,华人像别的外国人群体一样,无法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华人的灵魂深处,挥之不去的还是与中华文化的联系。经营领域单调中国驻德国使馆领事部参赞刘宏建说,在德国的华人华侨,目前主要经营的产业有三个:餐饮业、中医以及旅游业。其中经营餐饮业的华人比例最大。德国政府早期限制华人经营的范围,只允许他们经营餐饮业。这就使得中国餐饮业在德国各地开花。在德国某些只有几千人  相似文献   

10.
割不断的中国情本刊特约记者张良华纽约专电在纽约采访期间,听到多位朋友提起徐昌东的名字,称赞其锲而不舍的创业精神,关心华人和祖国发展的诚挚之情。在庆祝香港回归的“纽约华人大游行”期间,终于见到了这位华人企业家、美国达西集团的总裁。徐昌东的公司设在纽约长...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歌剧重镇--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长期聚集着一批全世界最优秀的歌唱家,这其中有一个叫田浩江的华人尤其惹人注目.田浩江,全球最动听的男低音歌唱家之一,至今保持并继续着华人音乐家连续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驻演19年的最高纪录,并与世界各地许多重要歌剧院合作,演出剧目40多部,共约1300场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大批华人移民涌入多伦多,其房地产市场也是越来越火,生意越来越好做。在多伦多地产经纪业界活跃着一群华人,他们不但为华人购房卖房,还进行房产租赁。下面就是几位多伦多地产经纪业界小有名气的华人的自述。陈建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前些年流行一部电视剧,叫《北京人在纽约》,我看了三集,就没再往下看了。因为我的经历比剧中主人公要惨多了。我的出国路可谓一波三折。1988年  相似文献   

13.
孟庆鹏 《团结》2002,(5):37-40
为芝加哥著名华人学者韦玉华教授的诚挚邀请,我们北京孙中山研究学会一行5人,由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孙中山研究学会副会长李赣骝率队,赴美参加海外中山学社举办的第四届孙中山思想与当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新世纪孙中山思想与中国前途”。研究学会还一并就有关祖国统一问题,拜访美东诸大城市中的华人社团和著名美籍华人学者。 此行首站芝城,之后北上东向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  相似文献   

14.
在纽约曼哈顿南部百老汇大街和第六大道之间,有一片长方形的绿地,名叫华盛顿广场。广场边上有一栋十层高的大楼,现在属于纽约大学。一百年前,每天也会有很  相似文献   

15.
哈德 《侨园》2006,(2):10-11
纽约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10年来,纽约华人在纽约各族裔移民中,是拥有房屋比例最高的族裔。据统计,年收入在3万至5万之间的华人家庭,10年来拥有房屋比率由37.3%增加到46.7%,远远超过排在第二位的印裔和第三位的俄裔。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各地,只要有华人生存的地方,就有中餐馆。经营中餐馆已经成为海外华侨、华人的支柱型产业,被称为海外华人的“诺亚方舟”。目前,散落于美洲、欧洲、大洋洲及除中国以外的亚洲等地的中餐馆至少有数万间。其中德国有2000余间,西班牙1000间,巴西800间,荷兰1988间。在加拿大,中餐(也称唐餐)受到8成以上的人士喜欢,拥有广大的市场。在英国,中餐业已成为华人的第一大产业,美国、东南亚等地的中餐馆更是比比皆是。中餐业为海外华人提供了相当多的谋生机会。中餐业在海外各地的发展几乎经历了相同的几个阶段:寥寥几间餐馆的初创期,层出不穷的发展期,短暂的黄金期,以  相似文献   

17.
刘真 《侨园》2009,(1):55
光棍节的来历殊难考证,却借助网络的力量愈来愈流行.在北美的一个华人征婚网站上,在最近24小时内,征婚的贴子暴增五六十条,其中有1/3左右是纽约华人的征婚贴.……  相似文献   

18.
翔轩 《侨园》2003,(2):10-11
最近,在国内播出的电视系列片《华人纵横天下》,引起了人们对莫虎的极大兴趣。莫虎是美国司法界具有影响力的华人,他担任过纽约市检察总署副检察官和纽约市警察总局副局长兼审判长。莫虎是纽约市警方的英雄,也是亚裔中杰出的律师。他办事严谨,执法极严,效率极高;他为人清正廉洁,公正无私,断  相似文献   

19.
我的中国心     
娄岩 《侨园》2012,(10):26
几天前我对一个纽约来的网友说: “国内的确有许多问题,比如腐败,有贪官污吏等,但这些我们都可以关起门来聊,没有必要公开议论.” 这倒不是我的品格有多么高尚,我只是想,只有自己祖国好了,我们这些移居海外的华人才有底气,才少被歧视.当然你们可以说我狭隘,但在咱们华人潜意识中不都有家丑不可外扬的倾向吗?我是平头百姓,自然不能免俗.  相似文献   

20.
世界侨情     
《侨园》2012,(3):18-19
华人李瑞麟成功当选华盛顿州贝尔维尤市市长经历过百余年的移民史,数百万的华裔移民已在美国深深扎下了根,并在社会各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政治领域,华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参政意识也越来越强。2012年新年伊始,华人李瑞麟成功当选华盛顿州贝尔维尤市市长,这也是继旧金山、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