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多元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日益成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要充分实现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呈现为"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趋势的引领,必须把握三个基本的认识维度: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身建设,为引领多元文化奠定牢固根基;二是全面认识多元文化的本质及其影响,为实现正确引领提供辩证思路;三是促进多元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持续不断地良性互动,从而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知识与观念成为意识形态后出现真实与虚假、自由与奴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形成"意识形态悖论"。这是人类认识局限性的表现,也是维系社会再生产与特定权力结构的结果。意识形态提供了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意识形态悖论也会导致合法性危机,从深层瓦解社会的基础,成为思想和文化创新的障碍。克服意识形态悖论需要推动创造性转型,这意味着重新认识国家、社会与公民的关系,平衡真理与权力的关系,在批判与解放立场上推动思想创新,在体制改革中构建新型的思想文化世界。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在意识形态政治实践中潜隐政治权力运作展现出来的意识形态言语符号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在意识形态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话语影响力、吸引力和控制力,包括理论话语主导权、学科话语引领权、工作话语管控权。随着社会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转型,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遭遇理论话语"主导权弱化"、学术话语"引导权式微"、实践话语"管控权失落"等困境。实现由思想政治教育权力话语向话语权力的转换策略有:第一,工具性功能话语转化为价值性话语引领,实现理论话语主导;第二,文件话语应用向学术话语生长,实现学科话语引领;第三,政治性话语关注向公共性话语转型,实现工作话语管控。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油田意识形态工作是关乎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因素,如何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油田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中做到了"三个到位"。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能否实现成功转型与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设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的转型主要在国家意识形态和大众意识形态两个层面展开,在国家意识形态转型方面,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如何在理论上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在实践上,强化问题意识,突出中国视角,坚持群众立场,实现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创新。在大众意识形态转型方面,要关注和研究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实际生活过程和代表其利益与价值诉求的思想观念,寻求民间道德价值体系的"最大公约数",要建立合法、广阔、顺畅、有效的渠道,在不同社会群体理论观点的交流讨论中凝聚社会共识,提升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体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重要文本。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确立了以生产逻辑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构架,这一构架特别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为我们反思意识形态、实现社会历史批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二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为我们认识当代社会的走向,特别是全球化时代的社会走向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三是在生产力发展与世界历史格局的基础上,实现共产主义,这为社会发展确立了方向。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需要展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内在逻辑,还要展现这一文本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内目前的意识形态文论建设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对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的诠释还有待深入;二是对国外意识形态及文论思想的借鉴、批判存在不足;三是受西方学术观念转变影响,中国学界已开始把意识形态问题转化为一个美学问题,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始终未能提出合理有效阐释文学现象的意识形态批评模式。就第一个问题看,马克思定性文学使用的概念是"意识形态的形式",直接使用"意识形态"定性文学的人是恩格斯,这一点应明确。就第二个问题看,意识形态文论建设虽然取得了实绩,但还有深入研究的可能和必要。就第三个问题,应该认识到,形式是组织材料并赋予材料以意义的一种结构性功能或力量。从而,文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应从特殊到一般,即从审美、形式到政治、意识形态,而不是相反。考虑到文学批评从根本上是一个实践问题,这里只能提出一个大致的构想和框架,即作家创作过程中存在意识形态冲突、文本中及文本间存在意识形态冲突、文学接受过程中存在意识形态冲突。  相似文献   

8.
从话语转换看中国共产党的观念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关键词的数据统计以及文本分析不难发现,1978—1982年,中国共产党的观念转型经历了从"革命"——"调整"——"改革"的演进过程。这一转型过程实现了从革命观念向执政观念的初步转变,表明中国共产党既保持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又消解了传统意识形态中的破坏性和革命性的内容。改革观念的确立,强化了意识形态的宽容性,有利于意识形态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独联体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的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联体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的内因主要有一是国家贫困和严重贫富不均,破坏了国家社会稳定的基础;二是官僚腐败严重破坏了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和政府权威的公信力;三是缺少适应经济生活转型的国家意识形态,使国家转型过程出现比较混乱的现象,人民群众对执政政府的良性预期大打折扣;四是世界民族分立主义泛滥,为"颜色革命"火上浇油.发生"颜色革命"的外因主要有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领域的全面渗透,大力输出"民主"的结果;二是国际宗教政治势力大力渗透,为"颜色革命"推波助澜;三是国际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在"颜色革命"中扮演了冲锋陷阵的角色.认真研究独联体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的成因,对于我们抵御和平演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心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就是要从意识形态结构的各个环节上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其指导面广,受众的水平层次又有着明显的差别,因而笔者认为它的结构不应该是笼统宽泛的平行结构,而应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受众分为类似于地球结构的三个层次:(一)核层次:以人为本、(二)幔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壳层次:和谐的社会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1.
魏新龙的"怎样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水平"一文指出,根据当前中国社会和意识形态的现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水平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性"教育;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性"教育;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合理性"教育。  相似文献   

12.
解放思想或思想解放是理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维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解放思想这一有力武器,有效地推动了自身意识形态的不断优化,主流意识形态变革在历史进程中呈现出"拨乱反正"、"自我建构"和"自我调适"等三个重要阶段。"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独特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意识形态是一种表象体系,体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周围世界的无意识"体验";第二,在西方近现代社会发展中,将个人建构一个具有理性意识的主体,这正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策略,使个人在一种主体的幻觉中实现了对社会生活的认同;第三,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具有庞大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通过意识形态的再生产为社会提供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推进"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是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领导干部要走在推进"三个发展"的前列.这就要求:着眼于提高思想水平,进一步把握省情、深化认识,深刻领会"三个发展"的内涵和要求;着眼于服务发展大局,进一步履行职责、发挥优势.富有成效地推进"三个发展";着眼于发挥表率作用,进一步增强党性、改进作风,为"三个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是一国现代性不断成长的过程。社会转型的合意性推进,必须以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为前提和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保障人的基本生存与发展权利、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正向功能,决定了其对转型国家实现社会合意性转型具有重要价值。厘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何种意义上、以何种方式促进社会合意性转型,有助于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意义和优先序选择,从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建设与社会转型的良性互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合意性转型的机理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以政治社会权利平等化强化民众认同和支持;二是以提高政治合法性改善政治有效性;三是以社会投资促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四是以社会福利观念转型助推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型和战略优化。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后和平演变的首要目标是中国。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媒介即意识形态,网络媒介本身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功能,使其成为和平演变的新阵地和新载体。和平演变的核心是意识形态的争夺,实质是对人思想文化的争夺。网络和平演变之下的意识形态安全形势严峻:西方话语霸权主导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心被消解;西化思潮在网络上的肆意传播使主流意识形态的解释力受到极大挑战;两个舆论场的对立造成社会的割裂。要想赢得网络意识形态斗争,防止和平演变,就要做到:解构西方话语框架,大力建构独立自主的话语体系;力求主导议程设置,提升中国话语的传播力;坚持"三个自信",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解释力;统筹"两个舆论场",弥合社会裂痕;进行舆情监测与引导,全面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固本性原则:坚持"一条主线",夯实"三个根本",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内涵,提升其文化占位;二是主动性原则:主动出击,既要"软硬兼施",又要疏堵结合;三是包容性原则:既要理性认同,又要辩证取舍,同时要坚持层次化要求;四是时代性原则:坚持与时俱进,既要追踪时局,又要超越时局,还要考究受众的"思想格局"。  相似文献   

18.
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也许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继葛兰西和阿尔都塞之后最系统地探讨过意识形态概念的著名学者.本文试图阐明他的意识形态学说的基本特征.这包括四个方面:一、他既反对意识形态中心论又反对意识形态终结论,处于二者之间.二、他兼顾中性的意识形态与贬义的意识形态,广泛涉及意识形态的内含与特征.三、他对贬义意识形态尤其是意识形态认知方面的竭力维护和重新阐发,对"虚假意识"概念正名.四、他既非阿尔都塞主义者也非新葛兰西主义者,处于二者之间.本文认为,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学说显示出一种中正平和的色彩,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趋向成熟和精致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三个事关",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引领国家、稳定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作用,道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忻州随手拍作为我市理  相似文献   

20.
齐泽克从拉康的精神分析结构出发,对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幽灵式"的诠释和重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其一,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存在",是无所不在的幽灵.这一认识是时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传统意识形态理论的再反思.其二,意识形态已被神秘化和崇高化,是构建社会现实的无意识幻象,与"无意识"密切相联.在对意识形态挖掘中,齐泽克注重对现实行为的心理分析,关注意识形态现象背后的主体心灵,彰显了齐泽克批判精神的价值所在.其三,意识形态幻象的功能就是用来修饰、填补"能指"秩序的空缺,隐藏其非一致性,赋予社会以一致性和整合意义.尽管齐泽克力求"穿越"意识形态幻象,但他依然认同并维护意识形态幻象.因此,最终未能摆脱在"意识形态与现实之间进行截然的本体论式的区分的传统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