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认同问题是两岸关系的一个核心问题。两岸认同的基本要素包括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三个层面。目前,台湾民众在"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但在"国家认同"上则呈现出更趋"台湾主体意识"的倾向。基于台湾民众现阶段的认同问题,应最大限度地增加有利于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元素,真正推进"先经后政,先易后难"这一对台工作新思维,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刑事案件中重要的程序,同时死刑的复核权也是这一程序中关键性的话题,正因为死刑复核程序能够有效的防止错杀、保障人权,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的完善这一制度。但现实中由于死刑复核权的下放使死刑复核程序名存实亡,同时由于立法上不完善使这一权力和程序在实践中难以实现立法的初衷。所以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对死刑程序的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中国死刑制度改革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死刑既不能盲目从外 ,立即从立法上废止死刑或者在司法上弃死刑而不用 ,亦不能不顾世界舆论和趋势 ,一味重用和强化死刑 ,需要加速缩减死刑罪名 ,并在刑法修订中禁止增设新的死刑罪名 ;限制死刑适用的对象范围 ;调整死刑条件并予以严格规范 ;重新定位法定刑模式 ,力避重刑倾向 ;革新死刑核准机制 ,收归核准权力 ;大幅度减少死刑执行 ,以理性和人性代替感性和冲动。  相似文献   

4.
死刑是一个存在了几千年的古老刑种,有关死刑存废的争议已持续了二百多年。我国虽然是一个保留死刑的国家,但是死刑在我国应严格限制。因为我国已加入了有关严格限制死刑的国际公约。另外,从保护人权的角度,也要求我们限制死刑。为此,我国的刑事诉讼中有关死刑案件的审理程序要进行相关改革,如增加刑种﹑在诉讼程序中更加注重保护被告人的人权﹑加大死刑案件法律援助的力度等。上述措施是为了确保死刑案件的公正审理和判决,同时达到限制死刑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阐述通辽市蒙古族民众中华文化认同的现实状况,分析通辽市蒙古族民众中华文化认同存在差异的原因,进一步提出通辽市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发挥民族特色优势凝聚文化精神力量,持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6.
以国家和社会的时代变迁为背景,深入探讨藏区民众在宗教身份、经济身份、文化身份和族裔身份等新维度上的内部重构,在社会一般性发展的语境中客观审视藏区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在内部多元维度上的嬗变与重建。藏区民众宗教身份的弱化、理性经济人身份的膨胀、少数族裔弱势身份的刻板化体现了藏区民众身份解构的重要特征。藏区民众身份认同的再建需要通过宗教身份与世俗身份的平衡、文化身份与理性经济人身份的融合以及摆脱弱势标签,塑造平等身份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死刑制度改革处于初始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死刑制度改革是时下主流观点.目前,废除经济犯罪等非暴力犯罪死刑,已成为中国刑法学界的共识.对于暴力犯罪死刑及限制,学者们关注相对较少.不过,从司法实践中死刑执行情形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暴力犯罪的死刑执行个案始终占最大比例.因此,对于死刑制度改革,我们不能只关注非暴力犯罪死刑废除和死刑罪名的单纯减少,同时应关注暴力犯罪的死刑限制和死刑执行个案的实际减少,两者具有同等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我国确立“严打”的刑事政策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变化,“宽严相济”成为了刑事政策的主流内核,而这一转变的影响在死刑改革问题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刑法修正案(八)》和《刑法修正案(九)》共废止了22项罪名的死刑配置,有学者认为我国应该逐步甚至全面废除死刑。但从多角度考虑,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不妥当,首先,废除死刑忽略民意,有悖人类天然的心理需求,和与之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不符,与我国当前的犯罪形势不符;其次,我国首先取消的是某些非严重暴力犯罪的死刑,但其缘由是有违罚当其罪的刑法基本理念。我国死刑改革这一问题不应该走精英化道路,应当充分考察民意,将民意纳入到死刑改革的调研当中;更不应该盲目跟随国际潮流,追求片面的人道主义,刻意追求“宽”而忽视“严”,应当严格认定犯罪的性质,坚持罚当其罪的基本理念,并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相契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符合“宽严相济”的内核要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的死刑削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一是以2007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为标志的从司法上慎用死刑;二是以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为标志的取消13个非暴力犯罪的死刑。中国还应继续从司法上和立法上做出努力,进一步压缩死刑。在目前死刑还不能彻底废除前,未来中国的死刑制度改革还应包括:把死刑复核程序改造为第三审程序,至少是控、辩、审三方都在场的公开听证程序;废止枪决,统一用注射来执行死刑;把死刑的执行主体与宣判主体相分离;建立死刑案件的特赦制度。  相似文献   

10.
解决台湾问题的核心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民意心理基础是台湾民众的中国国家认同,因此,台湾问题是台湾的民心取向问题,是台湾民众的中国国家认同问题。面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民众在中国国家认同上的错位乃至危机,推进两岸经济交流,加强两岸相互了解,塑造两岸共同记忆,厚植两岸共同利益,最大限度地增加有利于台湾民众中国国家认同的元素,才能真正推进“先经后政,先易后难“这一对台工作新思维,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为解决两岸政治难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是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方针,而由台湾急剧的社会变迁与台独势力的“国家”构建所带来的台湾民众在国家认同上的混乱,使大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和平统一之路更趋艰难。如何不断增加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国家认同,务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为解决两岸政治难题创造条件已成为现实面临的重大课题。两岸经济交流由于其自身特点而被赋予重大使命。本文在分析了两岸经济交流的必要性及其所彰显出来的积极效果、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对全面认识两岸经济交流与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10条第1款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既然死刑执行的唯一根据是死刑执行命令。而且必须经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字,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签字只是形式上的,不具有实质意义的审批,而且也缺乏任何弹性。作为死刑交付执行的必经程序,死刑执行命令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我国应赋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对死刑执行的最后决定权,进而设立死刑免于执行制度.以期从程序角度寻求切实可行的办法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刑法学家切萨雷·贝卡利亚在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废除死刑的观点,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死刑存废之争。本文赞同彻底废除死刑的观点,但在完全功利主义的视角下却不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通过对欧美国家死刑存废理论争论及其实践的考察,我们认为只有对功利主义加以新的人权价值观念的限制,才能找到彻底废除死刑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政治转型以来,台湾民众的体系认同发生了显著变化.李登辉、陈水扁时期推行去中国化长达20年,致使小部分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观逐渐异化,台湾认同的乡土认同观逐渐强化.在多元政治社会化的复杂影响下,更多发生体系认同变化的台湾人因国家认同迷失,转而依赖乡土认同的归属感.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分析,作为政治文化变迁的主要内容,体系认同变迁既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又离不开政治环境的作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政治社会化的连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限制死刑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和迫切的现实问题,作者首先分析了各国限制死刑的法律措施、指出我国死刑适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完善死刑限制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功利主义死刑观可以涵盖人道主义和报应主义死刑观,从犯罪预防和社会影响两方面来考察,死刑是一种必要的恶,应予以留存,但仅限于必要的程度,而不能作为滥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论死刑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刑法中规定的死刑罪名达70个之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地评价死刑功能,把少杀、慎杀政策落实到司法实践中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首先是要吃透死刑立法精神,严格掌握死刑的标准,做到慎杀,防止错杀;其次要坚持死缓制度,划清适用死刑与适用死缓的界限,把可杀可不杀的犯罪分子判处死缓,做到少杀,防止滥杀。  相似文献   

1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并不是一味宽缓、从轻的刑事政策,重罪抑或重刑中的宽严相济也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死刑问题正是该类问题的典型代表。因此,阐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死刑渐进废除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认同是民族、国家认同的基本前提,国家、民族认同则是维系和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同根同源,在本质上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台独分裂势力,台湾民众和大陆的文化认同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进而导致民族和国家认同的模糊。因此,海峡两岸必须批驳文化台独,加强文化交流,增进文化认同,进而促进两岸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最终达到两岸和平统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对死刑的修改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死刑的关注,既然死刑的现实存在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需要对死刑执行方式进行改革.从电影《绿里奇迹》中所刻画的美国电刑的执行过程出发,可以窥见我国目前死刑执行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应当废除枪决并将注射死刑作为唯一的死刑执行方式.同时,“人道屠宰草案”也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