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抗强 《黄埔》2007,(2):29-29
1944年8月,我从陆大参谋班毕业,分配到七十九师任作战参谋,师长段霖茂(黄埔四期)。当时日军攻占温州之后,集中万余兵力,沿瓯江而上,向丽水进犯。第二战区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李默庵(黄埔一期),指挥八十八军、七十九师、新编二十一师、暂编三十三师各部兵力,策划在丽水、碧湖、大港头地区,歼灭来犯之敌。七十九师奉命占领大港头,师长指挥各团,紧急行军,于次日午后到达。我携带军用地图随副师长视察阵地,部署兵力,以二三六、二三七团占领大港头及其两侧,二三五团为预备队,机动待命。  相似文献   

2.
王德昌 《黄埔》2008,(1):38-38
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已到失败残境,但仍穷凶极恶发动陕豫边境西峡口战役。日本第十二军司令官(内山中将)由河南纠集日伪兵力约五万人马,先令第二线日军吉武支队攻占南阳,骑兵第四旅团攻占老河口,令一一五师团攻占浙、川,自己带一一0师团(木村中将)和战车第三师团(司令山路)先占镇平内乡,后又奔向西峡口。  相似文献   

3.
许昌抗敌记     
1944年四五月间,日军纠集了几个兵团,联同伪军约六万多人发动了中原会战,目的是打通平汉线。国民党政府以黄河天险为屏障,在黄河南岸部署了十几万大军。汤恩伯在中牟——许昌一线部署了两个步兵师,即暂编二十七师(师长肖劲)和新编二十九师(师长吕公良)。二十七师守备中牟,任务是阻止日军强渡黄河南下;二十九师守备许昌。以上两个师由暂编十五军军长刘昌义指挥,军部设在中牟以南的八冈。汤恩伯的副长官部在叶县,许昌是叶县最大的外围据点,副长官部令新编二十九师固守许昌。新编二十九师当时除直属部队外,有三个步兵团,即八十五、八十六、八十…  相似文献   

4.
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展开,新三军守备赣北锦江北岸,正面宽约50公里,我所在一八三师在左翼。南昌日寇第三十四师团(大获师团)为策应长沙方面作战,于25日向本师发起攻击,并施放毒气。我将士与之苦战周旋,26、27日战斗加剧,全师发挥神勇,予敌严重打击。敌寇鉴于战况胶着僵持,徒劳无功,乃调整部署,集中兵力于我三十六团正面。28日,天寒地冻,四野飞霜,天色微曦,日军即对我主要阵地半圆汤(地名)开始炮击,隆隆之声震动荒野,持续约一小时。弹幕遂渐后延,其步兵攻击前进。极目所见,满山遍野尽是寇军,或则东奔西突,或则匍匐跃进。我军以旺盛火力…  相似文献   

5.
1943年秋,侵华日寇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亲自策划,对我太岳军区根据地进行了一次蓄谋已久、规模最大、最为残暴的“铁滚扫荡”,妄图消灭我根据地有生力量,建立所谓“山岳剿共实验区”。冈村宁次向东京参谋本部夸口说:“这次扫荡要迫使太岳共军在黄河岸边背水作战,不降则亡。”因此,敌参谋本部非常重视冈村宁次的这一“杰作”,由其亲任总指挥,并调集了日寇第一军的69、62、37师团共16个大队和伪剿共军第二师及第一师的一个团,共两万余人。又从各地抽调近200名军官,组成“将校军官战地参观团”,由少将旅团长服部直臣带领前来太岳前线观战。冈村宁次令其第一军军长吉木于9月28日亲抵临汾,军参谋长花谷森  相似文献   

6.
1942年6月,我于黄埔十八期十五总队毕业,分派到鄂东三十九军五十六师。1943年春,五十六师奉命调到豫南信阳以北、明港镇以西一带开展游击战,就是在平汉铁路信阳至确山段以西地区监视和扰乱日军守卫点,牵制日军使其不敢外出扫荡。5月,上级命令我连派一排兵力到公路西面一小山上监视日军调动情况,连长就派我带领第三排去执行。任务是从早上到傍晚天黑前,记录日军几点几分有多少车辆、人员、有什么重型武器,朝什么方向调动。在山上执行任务只可一个班,其余人员在安全处休息,我带着第七班首先卧伏在山上,由班长作情况记录。天气有点热,但我们不…  相似文献   

7.
蒲元  薛刚 《黄埔》2023,(5):67-73
<正>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的战幕在上海八字桥揭开。会战爆发后,中国军队英勇奋战,给日军沉重打击,但因装备落后等原因,战况并不顺利。10月26日,大场镇被日军攻占。大场失守使我中央作战军侧背受到严重威胁,第三战区不得已命令部队向沪西苏州河南岸撤退。  相似文献   

8.
秦福基 《黄埔》2009,(1):35-36
1942年秋,日军已侵占缅甸全境及我滇西怒江以西地区,封锁了我当时唯一的国防公路,还进窥印度。盟国决定开辟印缅战场,于是在印度兰姆伽成立了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以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军史迪威中将为总指挥,郑洞国中将兼新一军军长,军辖新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以兰姆伽为训练基地,进行整训,着重学习丛林战术及美械装备的使用等,准备反攻缅甸。  相似文献   

9.
忆绥西抗战     
杨景林 《黄埔》2008,(3):82-82
1939-1942年期间,陆军整编八十一军奉命开往绥西前线,抗击企图西犯之日军及王英、李守信率领的伪军。军长马鸿宾亲赴前线指挥,担任绥西防守司令。作者时任陆军整编八十一军前线指挥部上尉译电员。当时整编八十一军之主力、三十五师及骑兵团布防伊克昭盟、达拉善旗一带之滩地及南面沙漠台地,军指挥部驻占旦昭。记得1940年2月间,黄河封冻,日寇以军车拉着军队与大炮,从冰桥过河,向我驻地进犯。军部得到情报即电话通知各团注意警戒。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16,(3)
正1940年春,盘踞长治的日军南犯。我陆军第88师奉命由洛阳、偃师渡过黄河,开赴山西高平地区拒敌,配合友军防守晋东南。当时我任264团2营机枪连连长。师奉命由孟津渡过黄河到达坡头,沿山道攀登王屋大山,军行数日,到达晋城,是日适逢集市,熙来攘往,尚看不到敌军即将进犯的迹象。部队继续北上到达高平县时,得悉盘踞长治日军已开始南移,高平城居民均已疏散。我营奉命担任县城防守任务,师主力则在城西北地区依山布防,从侧面阻击南犯之  相似文献   

11.
文于一 《黄埔》2008,(1):28-28
淞沪战役一开端,我驻上海部队奋起抵抗。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立即召调部队到淞沪抗日,胡宗南奉命率第一军部队由陇海线驻地乘火车赶赴淞沪参战。当时,我任第一军七十八师四六四团团长,奉命率所部由驻地徐州乘火车抵达南翔,立即进到吴淞当面顾家宅前方构筑阵地。当时,日军白天凭藉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优势兵力轮番对我军进攻,使用飞机侦察、扫射和轰炸,  相似文献   

12.
中流砥柱     
《传承》2006,(4):26-26
1937年秋天,我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设伏,一举歼灭了日军装备精良的坂垣师团,消灭日军1000多人,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平型关大捷彻底打破了所谓“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  相似文献   

13.
受降见闻     
《黄埔》2016,(3)
正1945年初夏,陆军144师由四川重庆调防湖北宜昌、沙市、荆门等地,师炮兵营和一个加强步兵营进驻沙市附近彭家港,主要任务是监视和阻止日军偷袭三峡出口处。部队在该处布下阵地,日夜监视。这段时间,与日军只有小接触,没有较大战斗。8月15日,八年浴血抗战的胜利日子来临了,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我师奉命接收宜昌、沙市、荆门县(古称荆州)一带日军仓库,遣送该地日俘出境。当时我任师参谋负责接收荆州县城内一切  相似文献   

14.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震撼了整个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大义为重,与国民党达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从而拉开了抗日游击战争的伟大序幕。聂荣臻向林彪建议:“这块肥肉块大,不好一口吃掉,得分而食之。”林彪说:“部队上公路,将敌人切成几段,分段吃了它!”9月中旬,日军兵分三路向华北进攻。其中右路军企图由晋北打开通路,攻占太原,达到不战而占领华北五省的目的。八路军奉命抵晋,与国民党军联手共同抗击日军。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出发后不久,副师长聂荣臻率师第二梯队也开始北上,于9…  相似文献   

15.
湘西会战     
《黄埔》2016,(1)
正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战役、雪峰山大捷、芷江作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次会战。1945年初,日军在印缅战场、太平洋战场上已经处于强弩之末,但侵华日军仍作垂死挣扎。4月9日,日军调集8万兵力向湘西进犯,我军在第4方面军总司令王耀武指挥下与敌鏖战两个月。双方参战总兵力共28万余人(日军5个师团,我军9个军26个师),战线长达200余公里。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一  相似文献   

16.
郑雄 《黄埔》2010,(4):32-33
1942年,我从黄埔军校第十七期毕业后,任一○○军七十五师二一五团少尉排长。当时,七十五师是后调师,负责从江西、福建等地带新兵到长沙、常德前线。两年多来,我除了送兵到前方时听到远处的炮声外,没有亲身打过仗,因此我曾想过另调能上前线作战的部队。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原红四方面军因敌人封锁而未过黄河,执行打通国际线路的西行部队被整编为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当时我是师部警卫营班长,负责师首长的警卫工作。1937年9月,部队奉命开往山西前线打击日本鬼子,而将要去的山西省五台县,是副师长徐向前的家乡。  相似文献   

18.
上高会战     
《黄埔》2016,(1)
正上高会战(日本称"锦江作战"或"鄱阳扫荡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方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役,被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1941年3月,驻南昌的日本第34师团师团长大贺茂因友邻第33师团预定要调到华北,要求第33师团走前配合自己扫荡周围的我军主力,却因两个师团严重不配合导致第34师团扎进我4个军的合围圈,是为"上高战役"。中国军队统计击毙日军大佐滨田以下日军  相似文献   

19.
张修忠 《黄埔》2008,(4):36-37
正当第九师围攻象达之敌时,宋希濂急调第七十六师一个团协助七十一军攻打龙陵,继而令该师深入敌后,攻占放马桥,孤军突人,敌情不明,加之后勤工作跟不上,作战任务十分艰巨。致使七十六师损失两个营以上兵力。与此同时,日军乘我后方空虚,以一个联队从我左翼迂回袭击第二军军部所在地甘寨,致军特务营伤亡殆尽,连美军联络组参谋、副官以及其他非战斗人员都参加了战斗,幸卫立煌长官及时抽调一0三师一个团及第九师从象达撤回的预备队星夜驰援,甘寨才得以保全。  相似文献   

20.
梁山歼灭战     
《春秋》1995,(4)
一九三几年八月二日,在驰名中外的水浒英雄故地——鲁西南梁山,八路军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领一一五师东进支队的师部留守部队,在兵力相等而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全歼侵华日军第三十二师团——坂垣师团一个精锐大队。这就是抗日战争中著名的「梁山歼灭战」,被八路军总部誉为「模范战例」。一九三九年八月一日上午,一一五师师直部队和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