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我国产业经济应对突次性事件的能力还很薄弱,应急处置装备欠缺,反映了我国应急产业发展滞后的现状。应急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建设国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适应城市化、信息化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目前,城市应急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可规范化应用的产业。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加剧,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高校校园内外部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前"象牙塔"式的宁静被打破,高校中相继发生了一系列应急事件.高校应急管理不仅是适应我国社会变化发展和弥补高校应急管理缺陷的客观要求,也是维持高等教育发展与稳定和维护高校自身形象的客观需要.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理念缺失、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法制不健全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高校应急管理工作应该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常设的危机管理机构,健全应急管理预警、信息沟通、管理训练和恢复评价机制,完善高校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惟有如此,才能实现我国高校应急管理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是应急管理实践发展的思想先导,是加强应急管理的强大精神动力.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应急管理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我国应急管理制度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同时,应急管理实践也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萌 《理论研究》2010,(1):37-39
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法制建设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强突发事件应急法制理论建设,制定统一的紧急状态法,对现有应急法律规范进行系统的清理,增强应急法制可操作性,填补应急法制相关领域的立法空白都是完善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法制体系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应急管理培训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对应急管理工作日益重视,应急管理培训工作也随之不断推进、深入发展,有效提高了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保障。一、应急管理培训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6.
我国应急管理社会参与力无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缓解现实巨大的应急管理压力的要求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提高应急管理社会参与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时代所需。为此,必须转变治理理念,优化社会参与协同体系;完善社会参与机制,提供政策支持;丰富社会参与经验、创新社会参与方式,提升社会参与技能;健全社会参与的法律法规,实现社会参与法治;发展应急产业,打好社会参与的产业基础;推进应急文化和志愿文化建设,奠定社会参与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应急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在满足全社会不断增长公共安全需求的基础上,有望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顺应形势,发展应急产业一举数得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  相似文献   

8.
应急语言服务的重要性在此次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中凸显了出来,国内外学者对应急语言的理论架构和翻译实践等方面都做了较多的研究.目前,我国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体系不够完善,因此本文主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建构、实训实践等四个方面探索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途径,提出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可行性方案,这样才能构建应急语言...  相似文献   

9.
从应急管理理论的角度来看,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应该分为应急预防、应急保障、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四个阶段.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管理者是应急管理的主导角色,学生逐渐发展成为应急管理队伍的生力军,而教师则可以在应急管理体系中发挥智囊团和一线领导者的作用.有效地调动高校中管理者、学生、教师和环境因素等主体角色的作用,能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田恃玮 《奋斗》2008,(7):12-12
现代社会发展,有很多突发事件,政府的应急管理体系及机制建设,是评价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政府的应急反应能力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内容。这次汶川大地震,对我国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工作是一次全面检阅,已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经验弥足珍贵,当然也有一些教训需要汲取。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应急管理在我国具有迫切而广泛的现实需要,加强我国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战胜了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70年来的灾害应急管理历程中,因历史背景、灾害情况和应对措施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不同阶段有其经验或教训,对此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总结,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和防灾减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建  李杨露  张溢洋 《先锋》2020,(3):50-51
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区域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水平,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形成整体合力,是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长治久安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新闻应急管理是应急管理工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新闻应急管理工作普遍有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对新闻环境认识不足、对新媒体的作用重视不够、新闻应急预案建设亟待加强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是重视新闻应急管理,树立与时俱进的新闻应急管理理念;二是完善各类新闻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三是健全管理制度,重视新闻应急队伍建设;四是广泛借助新媒体传播力,打造新闻应急管理的立体传播格局.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局部推进到逐步完善的艰难过程,政府和社会的应急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让我国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接受了全民乃至世界的检阅。在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之时,我们有必要回顾和反思,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在近年来接连不断的突发事件面前,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有了哪些长足的进步?要提升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还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应急管理学是面向风险社会的跨学科知识体系,是应急管理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急管理学科设立之后,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凸显.其中,方法论的教学对于增强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突发事件快速响应研究是应急管理学的独特方法论,是对社会学灾害田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可扩展至"集体行为-实地田野""集体行为-网络田野""集...  相似文献   

16.
应急文化是社会的公共安全价值观及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其内部结构包括应急心态文化、应急物态文化、应急制度文化和应急行为文化四个层次.鉴于社会组织参与应急文化建设的优势,可成立社会组织联合会,并将其纳入国家救灾管理体系,与政府应急办联合构建灾害社会教育目标体系.同时,强化对公共危机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普通公众等三类人员的灾害教育,并从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入手,推进社区应急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过程中,公众既是应急管理的直接受众,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管理主体。实际上很多公共危机的发生、扩散和加剧,都与公众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薄弱有关。为减轻公共危机事件对国家发展、社会和谐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观念、法制、以及教育、文化等方面加强我国应急管理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刘川  孙莹 《山西青年》2024,(6):151-153
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安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培养应急管理专业人才旨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本文总结了我国当前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情况,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活动、业务培训四个方面,分析了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应急管理的学科特点,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为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区域应急网络的构建:战略分析与行动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完善和超越现存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倡导型会议、论坛为主要形式,依赖于行政方式的强力推进而形成的区域应急联动体系的基础上,拓展区域应急联动的主体和领域,引入治理与善治理念而构建一个全主体、全危险要素、全过程应对的区域应急合作网络和制度平台,既是完善区域应急联动体系、应对区域性巨灾的前瞻性要求,也是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必然趋势.为此,有必要运用SWOT战略分析法,对区域应急网络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初步建立了以应急管理预案、体制、机制、法制(即"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应急管理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面对新形势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安全需求,需要突出科学应急、有序应急理念,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提出的重要原则,优化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属地管理原则,突出属地政府应急管理第一职责。突发事件常具有较严重的社会危害。为及时应对突发事件,第一时间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