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学中国化过程中的学科发展与方法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行政学美国化对于行政学中国化来说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公共行政管 理"从实践层面可以解读为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从理论层面可解读为行政学或行政管理 学和公共管理学,从学科层面可解读为从公共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实践、理论 和学科层面相应的公共行政管理方法体系就由具体行政方法、一般研究方法和方法论三 个维度构成。  相似文献   

2.
公共管理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管理"并不是"重塑政府"的理论,也不是行政学发展的一个新的理论范式.在某种意义上,它恰恰是西方的工具主义精神的复辟.从学科结构上来看,公共管理的概念所表明的只是与"行政管理"、"公共行政"有所不同的研究领域.如果把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理论来加以介绍和建构的话,是有着方向性的错误的,但是,如果把公共管理的问题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超越“旧”与“新”——《公共行政的精神》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同其他学科,西方公共管理学也是伴随着反思与批判而不断发展的。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代表弗雷德里克森,正是在对传统行政学过分注重效率和职业主义倾向的反思,以及对建立在理性人假设基础之上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公共管理学的批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公共行政精神”的主张,进而促进了行政管理学说的完善。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梳理了弗雷德里克森的“公共行政精神”理论主张,并客观评价了弗氏理论的贡献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新公共管理的创新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西方公共部门管理研究出现了由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向"新公共管理学"的范式转变."新公共管理"既是当代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新理论形态,又是当代西方政府管理的新实践模式.研究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借鉴其经验教训,吸取其理论成果,对现阶段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公共需求与供给:公共行政研究的基本主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公共需求与政府公共供给的关系,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基本主题.公共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发展史,就是一部公共行政发展史,也是一部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史.公共需求与供给作为公共行政的基本关系,决定着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基本框架,是我们构建公共行政学科学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盛行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倡导服务化、社会化、分权化等基本取向,其实,这些内容在新公共行政理论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全面的阐释与体现。通过对新公共管理运动基本取向与新公共行政理论逻辑关系的揭示,本文认定, 对于新公共管理运动而言,新公共行政理论是与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等学理基础相并列的行政学学理基础。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至今,受到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批判与攻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行政学学理基础与经济学、管理学学理基础之间存在着难以协调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库恩的范式及范式转变概念对公共行政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对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更是如此.有学者认为新公共管理相对于传统公共行政模式是一种新的范式,在公共行政领域内实现了范式的转变.当然,也有学者否认新公共管理是一种新的范式.更有学者认为将范式概念运用于公共行政会产生很多问题.由此可见,对于范式概念运用于公共行政领域,学界是存在争议的.因此,本文试图将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引入对公共行政领域的分析,尝试找出公共行政研究纲领的"硬核"和"保护带".并且认为,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和新公共管理属于同一个研究纲领,两者不存在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公共行政学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打上了实证主义的烙印,随着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和学界对行政原则的质疑,西蒙用逻辑实证主义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开创了理性决策的科学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实证主义对公共行政的实证主义研究取向进行了批判;实证主义却综合新管理主义和公共选择理论等管理学、经济学的最新进展推动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新公共管理的范式争论亦成为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的交锋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中的“顾客”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顾客"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中的"顾客"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公共行政学研究中的"管理主义"和"宪政主义"之间的冲突,而多元公共行政观为我们化解这种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公共行政学理应将"公共性"作为学科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然而,由于受到现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主流公共行政学的理论研究在工具理性的导向下陷入了技术路线和管理主义的追求之中。在后工业化的背景下,行政学的研究必须深入发掘公共性概念的价值内涵,并在公共性内涵的张扬中去确立研究取向、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行政模式建构,实现公共行政学的价值重构,以求使这门学科能够承载起面向后工业社会的治理模式重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