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震 《中国残疾人》2011,(10):38-38
在我的桌案前,放着这样一组数据:2010年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9%,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仅为71.4%,城镇残疾人失业登记率高达8.6%,是全国水平的两倍。短短几行,却足以让我们知晓:残疾人仍然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殊困难的群体。  相似文献   

2.
警惕骗婚     
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残疾人有配偶率为53.90%。近几年虽有所提高,有配偶率也就在60%左右,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的残疾人成年后无婚可成。这就给了某些骗子以可乘之机。 从前年12月到去年9月,沈阳市于洪区已经发生了3起以处对象和结婚为名骗残疾人钱财的案件。这类事情的发生,不仅给当事人精神上打击,也使当事人在物质上损失巨大,甚至倾家荡产。在此,剖析二例个案,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和未婚残疾人的警惕。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7,(4):43-43
●全国有残疾人的家庭户共705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总户数的17.80%:其中有2个以上残疾人的家庭户876万户,占残疾人家庭户的12.43%。  相似文献   

4.
宁波市残疾人种养业扶贫基地建设始于2000年。现已建立扶贫基地121个,其中省级13个、市级66个、县级42个。每年安置近1500名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3000余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从事种养业。据第三方调查机构调查显示,宁波市在扶贫基地安置就业及受辐射的贫困残疾人家庭中,90%以上的家庭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20%的残疾人家庭达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叶慧 《今日浙江》2011,(18):47-49
在我国,每百人中有6位残疾人。在浙江,有311.8万残疾人,数量约占全省总人口的6.36%,涉及1/5家庭。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运》2000,(10):28-29
家庭暴力已经成为一个值得认真关注的社会问题。据统计,1999年下半年,全国家庭暴力信访案件20446件,占婚姻家庭类案件的20%。 广东省妇联在广州等11个市对1995年以来的家庭暴力情况进行了一次入户抽样调查,共调查城乡1589个家庭,统计结果是,有29.2%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而在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79.4%为丈夫对妻子施暴。近年来,全国信访工作数字统计和调查情况表明,我国有近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问题,且施暴者一般为家庭成年男子,受害者一般为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其中妇…  相似文献   

7.
论健全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下,保障和促进残疾人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残疾人就业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一定劳动能力,有劳动要求的残疾人获得劳动岗位,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活动。我国有六千万残疾人,约占全国人口的5%,涉及到五分之一的家庭和两亿多人口,处于就业年龄段、有劳动就业能力的残疾人为2400万,其中城镇426万,农村1974万。保障和促进残疾人就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实现小康社会残疾人充分就业的目标,必须认真总结我国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新鲜经验,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残疾人劳动保障型就业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文强  朱惠 《人大论坛》2009,(7):28-29
我国现有8300多万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4%左右,我国有2.6亿的涉残家庭,其家庭收入不到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和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相比差距很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我国社会目前对残疾人无论在制度或观念上,都未完全从以往孤立和隔离残疾人的做法中转变过来,  相似文献   

9.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的开展,残疾人就业率从1987年的不足50%提高到1998年的73%。但是,由于自身障碍和环境的影响,残疾人就业仍滞后于我国劳动就业的总体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残疾人就业既出现了新的活力和机遇,也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亟需解决。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确保按期完成《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规定的残疾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推进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现就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一、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下,我国以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特殊困难群体为主要对象的社会福利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特别是随着家庭小型化的发展,社会化养老的需求迅速增长。同时,残疾人和孤儿的养护、康复条件也…  相似文献   

11.
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简单化,这是世界性的现象,在传统家族观念很深的我国,这个趋向也越来越明显。所谓小型化,简单化,即指家庭中人口数量、代际数减少,传统的联合家庭逐步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所取代,也就是说,一代人中有两对以上夫妇的家庭已经很少见了,比较普遍的是由一对夫妇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和上下两代各一对夫妇组成的家庭。据我国1982年五城市家庭调查统计,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成都五大城市中,四口之家的比例最高,占27.62%,三口之家其次,占26.16%,即人口为三至四人的家庭占所调查的全部家庭的53.78%,而六人以上的家庭仅占14.97%。①又据我国城市职工家庭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2.
《中国残疾人》2007,(8):11-11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在我国的8296万残疾人中,智力残疾554万人,精神残疾614万人,两者相加1168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4.08%。在1352万多重度残疾人中,还有430多万智力残疾人和近百万精神残疾人。除了智力、精神残疾人,其他类别中的重度残疾人有2088.6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25.18%。因此,我国的智力、精神及重度残疾人总共有3780多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45.56%,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总人口。  相似文献   

13.
张垠 《中国残疾人》2008,(12):62-63
作为连云区连云街道的残联理事长,陈新兰常说:“残疾人家庭无小事,对于每个残疾人家庭,再小的事也是大事。”社区残疾人有难事都愿意找她帮助,有话都愿意跟她讲,亲切地称她为“娘家人”。  相似文献   

14.
让老年人、残疾人过上舒适方便的生活是每个家人的心愿。如果家里老人、残疾人穿脱衣服不方便,您会到哪里寻找合适的衣服?如果需要特殊的鞋子,您会到哪里选购?如果怕病人吃饭撒到身上,您会到哪里找合适的围嘴?还有如果担心老人、残疾人在家里发生磕碰的事故,您又会到哪里去寻求合适的家庭防护用品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苏省启东市采取有效措施,为残疾人创造一种适合其生存、创造、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让他们全面参与社会生活,使整个残疾人事业有了新的突破。一是兴建残疾人新“家庭”。继1991年成立市残联后,根据各地残疾人事业发展需要,逐步建立乡镇残疾人联合组织,并指导他们按章程有关规定反映残疾人的意见和要求,为他们排犹解难,充当政府残疾人工作的参谋和助手,把各级残联组织真正办成残疾人向往的新“家庭”。二是形成残疾人管理新格局。市乡建立了39个调查组,对全市残疾人进行普查,对残疾类型年龄结构、文化素质、经济状…  相似文献   

16.
微基层     
《中国残疾人》2013,(3):49-49
无障碍@红山街道 近日.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道办事处全面完成了32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工程,并通过检查验收。此次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工程是迄今为止黄埔区改造户数最多、受益面最广的一次无障碍设施改造工程,为残疾人的出行及家庭生活提供了便利和安全保障,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我们镇有各类残疾人2200多名。我们有个决心,在全民奔小康的情况下,也让残疾人过上幸福生活。我们的办法是,搞好5个服务,帮助残疾人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我们抓了以下5个服务:一是强化就业服务。由镇工业公司负责、劳服站协助,分期分批安排残疾人就业。多方筹集资金,利闹敬老院的空余房屋,办起了服装厂,建立起残疾人就业基地。对行走不便的残疾人.划点分片,派人将原料和需加工的产品送到家门,手把手地教会,使他们在家里就当上了工人c全镇共安排各类残疾人近百名.平均每人则收入在Z00元以上。二是强化农技服务。以镇民政、残…  相似文献   

18.
金硕仁 《中国人大》2012,(19):32-32
残疾人事业是我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已有长足发展,但目前我国残疾人工作尚存许多困难和问题。我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工作实践中感到,残疾人仍是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特困群体;残疾人康复服务保障差距也不小;许多残疾人合法权益得不到落实;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有差距。  相似文献   

19.
《中国残疾人》2010,(2):18-19
我国老年残疾人养老服务存在三大困难。一是基本生活缺乏社会保障。农村老年残疾人中靠自我养老或靠子女供养的在80%以上。我国1000多万重度残疾人中,仅有100多万因年老、年幼或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等原因,享受到国家抚恤或集体的供养、救济。二是社会养老服务业滞后。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各类残疾人8500万,其中60%有康复需求,但得到康复服务的比例仅为8.45%。康复人才匮乏,特别是高端康复管理人才匮乏是制约残疾人康复工作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快培养一支能够具备较高知识和业务水平,能够有效服务广大残疾人的康复管理人才队伍,切实缓解我国高端康复人才短缺的现状,就成为我国康复事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几年来,中国残联充分认识到康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康复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康复人才培养是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