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载体和支撑,也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新时代背景下,新型政党制度、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三者共生共荣、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对发展和巩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由于中西政党所依存的政治文化、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不同,中西政党协商民主虽然在协商的形式、程序和效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但是在协商特征、领域、方法,以及功能、制度及其价值取向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不仅是中西政党协商民主的鲜明特征,同时也是互相参考与借鉴所在。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由西方主导的人类文明叙事形成了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国际话语体系,认识与解读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往往依附于西方政党理论的框架范式。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长期以来无法从西方垄断的政党话语中突围,导致话语叙事“赤字”,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成功实践不匹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等重大政治论断,为构建与制度成功实践相匹配和与世界大国地位相称的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指明了方向。要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不仅要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成功实践的发展走势、同执政党核心领导和参政党独立参政的政治态势、同新时代不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迫切形势相适应,更要从确立话语自觉、强化话语自信和优化话语语境角度,改进我们的话语感召力、话语影响力和话语传播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这一制度既体现了明显的中国特色,又体现了许多制度性民主。具体说,其体现的制度性民主包括各党派内部的制度性民主、各党派之间的制度性民主和各党派与群众之间的制度性民主三个方面。各党派内部的制度性民主是前提,各党派之间的制度性民主是核心和关键,各党派与群众之间的制度性民主是基础,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统一体,共同体现了中国政党制度的民主性。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理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探索并在多党合作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创造的符合中国国情、极具中国特色的苇要民主形式.中国政党制度理论框架下的协商民主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对于小断推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建设、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魏晓文 《前沿》2011,(7):4-8
优化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民主价值是有效应对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推进中国和世界政治文明建设,提高党建科学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面对国内形势新变化和当今世界政党发展的新趋势和民主化浪潮,挖掘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民主价值,探究其发展趋势,展现中国政党制度特色和优势,对优化执政党与参政党互相监督的良性互动关系、优化党的领导与促进多党合作的党际和谐关系、优化政党制度民主建设与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相互促进关系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7.
社会稳定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是当代中国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中国政党制度以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为基本特征,以合作协商为基本愿则.既体现了民主,又实现了集中,具有强大的社会稳定功能.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稳定功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为追求民主政治的同标而建市的,寓有丰富的民主价值内涵.从构建和谐互动的党际关系出发,正确处理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与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之间的关系、制度建没与民主文化建没之间的关系、党的领导与促进多党派团结合作的关系、执政党的发展与参政党的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执政党和参政党相互临督的关系,是目前开发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民主价值与功能的重要之举.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为创建和推进这种新型的政党制度进行了不懈努力,并使之不断完善,成为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两者之间的互动效应显著:合力共筑了双层互动的国家政治决策模式,成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动力机制。通过提升民主党派建设水平、完善政党协商与政协协商自身运行的制度平台、创新发展政党协商与政协协商的协同联动机制等对策能够进一步优化政党协商与政协协商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国家政治力在综合国力中具有能动性和主导性。政党是国家政治力中的重要力量。我国政党作为国家政治力的核心性要素,具有独特的条件和优势。我国政党功能作用的发挥有利于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发展,是国家政治力增强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史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来源于历史的选择又根源于现实的需要,具有中国特色。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根本利益一致,奋斗目标相同,在政党制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同样承担和发展这一政策制度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14.
利益表达是政党的基本功能,也是解读政党文化建设价值的一个新视角。现代民主政治条件下,政党的和谐发展、政党意识的扩展以及政党的制度规范建设都是政党文化构建的基本内容,它们以利益表达为价值评判,阐释了政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必须从政党意识社会化、制度规范创新和提高政党成员素质等方面入手,不断改善政党的利益表达功能,使社会主体利益通过政党得到全面而有效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王金豹 《重庆行政》2019,20(2):64-67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民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受到阻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要什么样的民主,如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等关键性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意义深远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治实践中可以发现,新时代民主政治建设,体现出日益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西方政党与民主:在共生和悖论的结构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政党与民主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共生和悖论的发展轨迹。从共生的一面看,没有民主,政党就不具有其存在的基础;而没有政党,代议制民主也就不可能得到实现。从悖论的一面看,政党组织的官僚化和寡头化、中间人投票定律以及现代兼容型政党的发展等,又从不同的方面蚕食了民主的基础。政党与民主之间的这种发展结构反映了民主在规范层面与经验层面之间动态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党政关系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政关系问题一直是我国政治实践中的难题。关于党政关系问题产生的原因、党政关系问题的历史定位、正确处理党政关系问题的原则、实现和谐党政关系的路径,也是我国研究者一直关注和探讨的焦点。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民主政治的向前发展,必然促使我们党政关系朝着制度化、法律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积极推进新的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理论及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西方社会分层理论及方法、结构功能主义以及复杂性科学的分析方法等,都是我们深入研究新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问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徐茜 《重庆行政》2019,20(2):86-8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实践证明,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他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双重发展向度中,我国政党制度正面临着如何保持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和协调的挑战。我国政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不应按照固定模式或单一维度进行,而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推进,既要注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要赋予其现代性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