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瞭望》1996,(28)
引言 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简称热区)土地面积有48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5%,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省(区)和福建省南部、贵州、四川省南端河谷地带以及台湾等省。热区水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四季常青,鲜花不断,适宜种植橡胶、水果、剑麻、棕榈、反季蔬菜、特有药材等热带、亚热带作物(简称“热作”),实属祖国难得的一块宝地。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热区开发利用。新中国建立后即组织了空前规模的开发。改革开放以来,热区开发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  相似文献   

2.
《瞭望》1986,(23)
海南岛是我国一块得天独厚的热带宝地,四季如春,雨量充足,年平均温度为摄氏二十二度至二十六度,平均降雨量为一千五百到二千毫米。全岛有六大主要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全岛土地总面积五千多万亩,可利用面积达百分之九十八。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土地有二千四百多万亩,占总面积百分之四十八,尚有大量土地待开发利用。已开发的土地中,种植橡胶、油棕、椰子、胡椒、腰果、槟榔、咖啡、南药等热带作物的共有五百三十三万亩;还有甘蔗、茶叶、菠萝等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6,(28)
一:热区范围及面积 我国南部的海南、广东、云南、广西和福建南部及贵州、四川南端的河谷地带以及台湾等省区属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区域(简称热区),土地面积为4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的5%。 二:地势及农用土地资源 热带、南亚热带七省区(不含台湾省),丘陵山地面积广大,占土地总面积的90%左右,人均耕地少,除海南省人均1.35亩,云南省1.23亩,广西壮族自治区1.0亩外,其余四省均不及一亩,最低的福建省仅有0.7亩。而在这7亿多亩的热带、南亚热带区域里却有不与粮食争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各项经济建设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然而,我国土地资源目前面临的三大危机确实叫人触目惊心。 一,土地管理严重失控,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据统计,解放后35年中,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近一半。仅1957年到1977年,我国减少的耕地就相当于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11个省耕地面积的总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虽然国家三令五申,禁止乱占滥用耕地,但耕地面积下降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制止。仅1986年,我国耕地就净减了900多万亩,相当于一个中等省的耕地面积。目前,我国有1/3的省份  相似文献   

5.
一、生态市场概念的提出  我国的西部地区本来就是生态环境比较薄弱的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就目前来看,土地、森林、草场、矿产等资源已开发过度,资源的开发潜力是有限的。所以,如果不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前提,大开发也可能会变成大破坏。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今市场告别了短缺时代,各类物资已是应有尽有,可以说很难找到紧缺的物资,但是缺乏了我们时时要呼吸的新鲜的空气、天天离不开的清澈的水。也就是说,我们恰恰缺少一个能使我们健…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浅探龚军探讨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中国农村城市化道路利弊得失的理论文章已经不少,但是对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理论上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践中也没得到妥善的解决。因此,探讨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就不仅仅是...  相似文献   

7.
四川要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但是,目前四川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实现四川土地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促进四川土地资源利用与环境协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使土地资源严重退化,只有走可持续开发利用之路,符合土地自然特性,遵循经济规律,贯彻生态环境优化的原则,才能解决农用地与建设用地等一系列矛盾,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唐敏 《瞭望》2001,(51)
我国土地资产为25万亿,远 远超出其他国有资产8万 亿元的总和。据初步统计,1990~199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益达到4000多亿元,在近6万多家国有企业的改制中,显化土地资产5000多亿元,随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土地资源的资产价值得到了一定体现,在城市建设、企业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从全国来看,土地资产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建设用地总量缺乏有效控制、国有土地市场配置的比例不  相似文献   

10.
牡丹江市东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204.9公里,南与吉林省交界。行政区域面积40566平方公里,人口264.6万。自然资源富集,深层次开发潜力较大。有占黑龙江省木材蓄积量13%的森林资源,林地面积5526万亩;有可供梯级水电开发利用的110万千瓦水能资源,有水电站13座、火电站1座、热电站8座,总装机容量178.1万千瓦;  相似文献   

11.
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工业化还未完成的发展中国家,未来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工业、农业、城市建设还是其它方面,都对土地资源有较大量的需求。因此,在土地资源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如果能延长每块土地的可持续使用寿命和周期,就无疑等于增加了土地使用面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物质保障。这是和保护土地资源同等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30)
土地是所有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对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的研究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高效、有序、持续的进行。以汉中市为例,分析了该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对策,以期实现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合理高效的利用和开发。  相似文献   

13.
关于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人力资源是我国尚未完全开发、潜力很大的资源。针对我国目前女性人力资源的现状 ,大力开发女性人力资源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强化女性资源的自身开发意识 ;二是优化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杨绪英 《学理论》2013,(8):167-168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完善和普及,档案信息的利用与开发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此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开发利用存在一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如下:提高网络档案信息的开发能力,加强网络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完善网络档案信息体系的建设,加强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集约化。  相似文献   

15.
全球71%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除了丰富的水资源与生物的资源外,海洋石油及其他矿物资源不仅种类与陆地资源相媲美,而且数量巨大;此外,海洋空间也是一种潜力巨大的资源。在陆地资源日渐枯竭的今天,海洋空间的作用也将更显重要。海洋正在成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21世纪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将面临一个空前的迅猛发展时代。我国拥有大陆海岸线总长度1.8万多公里与6500多个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所管辖的海域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国土的1/3)。中国要解决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政治资源开发与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政治资源的流失严重 ,主要存在“经济人”理性、路径依赖、素质低劣、制度短缺等原因。这就要求通过整合、参与、引导、创新的形式以加强公共政策执行中政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并加强公共政策执行中的财物、人力、信息、文化等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对陕西信息资源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和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陕西的开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陕西要在 新的世纪实现后来居上、跨越发展,进入我国经济、科技、文化发达省份的行列,一个重要 的战略性选择,就是一定要重视信息化建设,认真搞好陕西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实事求是地分析陕西信息化建设的现状1陕西现有的文献资源比较丰厚陕西现有公共图书馆114所,馆藏各类文献累计7913万册;高校图书馆41所,馆藏各类 文献总量为21105万册。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14个,藏书大约在20多万册;博物馆67个, 除有相当数量的书藉外,自周秦以来,特别是…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土地征用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失地农民现象不可避免;而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律制度,尤其是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严重缺陷,是造成失地农民失利和政府超限征地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快土地管理法律制度、特别是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在人多地少.农业资源匮乏的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山路成为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的大问题。权威资料显示,目前我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土地等农业资源能够消化的劳动力仅为1.96亿人,除去目前已在乡镇企业就业的9000万人、在城镇打工的8700万人外,尚余71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亟待寻找出路,而近年的理论与实践皆表  相似文献   

20.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与资源节约利用体制机制,是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提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体制机制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文章在剖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直面现实,有的放矢,提出了进一步健全完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体制机制的基本方略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