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自古以来,晚春至仲夏之夜,房前舍后,山野田园,闪烁飞舞的萤火虫所营造出的浪漫诗意,是很多人青少年时代难以抹去的温馨记忆!但谁又想到,这浪漫的点点萤光中,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然而,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位女孩陈静,却慧眼识破了这个浪漫的独门商机。她不仅成了国内养殖、经营萤火虫的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而且靠萤火虫的点点浪漫,2007年短短一个夏天她就赚了80万元。  相似文献   

2.
很小的时候,我听过一个故事。一天,萤火虫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们飞在漆黑的夜幕里。萤火虫的妈妈说:“我们身上发着光,不如找找看谁需要光明我们就送给谁。”萤火虫孩子一起说:“好,能用我们身上的光照亮别人,那是很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3.
植物二题     
外婆树有哲人说,“怀旧”是一把躺椅,累了就躺下来,低了眼睑,悠闲小憩。而眼下,正是“无边落木萧萧下”、“银烛秋光冷画屏”的时候,让人怀想起“外婆树”下“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流金岁月。  相似文献   

4.
雪阳 《公民导刊》2008,(12):20-22
如果贫困山村的孩子们有机会读到大量有益的课外书籍,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他们的童年才会变得快乐而丰富,他们就会从书中获得开阔的视野,宽厚的胸襟,诚信的理念,奋斗的勇气。自尊自立的精神,从而改变命运,成为西部新农村的希望,撑起共和国未来的天空。“爱心书架”是一个纯粹民间的行动,给爱心书架捐款的全是工薪族,虽然个人的力量就如萤火虫一样渺小,但若干萤火虫聚集一起,就是夜空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5.
李小晟 《乡音》2014,(9):49-50
扇面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东晋时王羲之为老媪题书的故事,可谓脍炙人口。唐代时.扇子已广为人用,扇上题诗画,时人以此为时尚。诗人杜牧就在其《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至宋代,由于皇帝对绘画的重视,文人与扇面的关系日趋密切,其间创作的扇面,  相似文献   

6.
“在九曲黄河的上游, 在西去列车的窗口, ……一站站灯火扑来,像流萤飞走, 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涛奔流……”这首饱含浪漫情怀的诗歌,曾使我的年轻时代对祖国的大西北充满憧憬,激动不已。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也是“月在中天的时候”,我真正坐在了西去列车的窗口。  相似文献   

7.
《创造》2006,(8):92-93
2006年9月2日晚,在南京一家酒楼举办的婚礼上,一对新人别出心裁花了600元从湖南空运来199只寓意天长地久的萤火虫。新郎给新娘戴上戒指的那一刻,木盒里的萤火虫翩翩飞舞,煞是好看。新人仿佛回到了孩提时代。  相似文献   

8.
笑不笑由你     
绝密文件一位平日工作马虎只爱涂脂抹粉的女秘书,把一份刚打印好的文件交给办公室主任_主任一看,生气地问道:“怎么错漏百出,你的眼睛干什么了?”女秘书理直气壮地说:“您吩咐过这是一份绝密文件,为防止泄密,我是闭着眼睛把它打出来的。”(广凤)让孕妇坐在拥挤的公共汽车内,站着两个十对长格的女郎,其中一位对坐着的小王悦:””对不起,能让我坐一下吗?我是有身孕的_””“是吗,’小王打量着她,有些疑惑地问:“‘怎么我一点也看不出来?”’“是的,我才怀孕三天_”女郎嗲声嗲气地说。(黄军)萤火虫与臭虫“您说,要是…  相似文献   

9.
2007年的春天,萤火虫在网络上诞生,经过一年多扶残助残的草根生涯,2008年11月7日南京市鼓楼区萤火虫助残站正式注册了。随着鼓楼区残联两个体系建设的推进,萤火虫助残站承担了为65名残疾人提供居家安养服务。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9月初,阿拉善SEE湖北项目中心自然教育基地在卓尔书店揭牌。该基地举办的首场环保公益活动,就是让市民在书店内免费观赏人工养殖的萤火虫。50张精美的图片和15块展板,展示了萤火虫由卵变成成虫的一生,以及数万只野生萤火虫在野外漫天飞舞的壮观景象。这些难得一见的珍贵图片,是华中农业大学萤火虫专家付新华副教授,多年在野外寻找和研究萤火虫的过程中拍摄的。那次活动,在两年后的今天,让阿拉善SEE湖北项目中心自然教育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记者易晴)一部反映当今隐蔽战线反间谍斗争的十五集电视连续剧《黑白布局》近日在北京开机拍摄。该剧本是由国家安全部政治部国安影视中心策划创作的。它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隐蔽斗争为背景,讲述的是我国家安全机关一个反间谍侦察小组与敌特SA间谍小组之间较量的故事。双方围绕中国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和政治、经济领域内的窃密与反窃密斗争,以及境外谍报机关对我进行颠覆、策反活动,以侦察员肖飞为代表的反间谍侦察小组大智大勇,及时挫败了敌特SN间谍小组的“萤火虫”计划和“黑色档案”的阴谋。剧情错综复杂、惊险曲折,揭示了…  相似文献   

12.
《今日民族》2009,(7):65-65
郑祖荣,云南宜良人。1947年生,大学文化。现任宜良县文联副主席。已出版专著《神奇的九乡》、《流萤集》、《廿载风雨集》、《解读宜良》、《岩泉史话》等。主编出版《宜良风物诗抄》。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昆明市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诗词学会理事,云南省楹联学会理事。工书法、盆景、古玩、奇石。传略收入《中国青年作家名录》、《云南作家传略》、《中华诗词家风采录》。  相似文献   

13.
钟芳 《今日广西》2014,(7):40-40
自然界中的蜗牛是只小可怜虫,天生长着一副肥美多汁的躯体,招来的天敌多如牛毛,几乎到了谁见谁灭的地步。尽管有硬壳的保护,但行动缓慢的蜗牛依然逃不过天敌的捕食,就连小小的萤火虫也不放过它。  相似文献   

14.
你知道吗     
《创造》2010,(12):87-87
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小组正研制一种特殊基因,该基因具备萤火虫的生物发光特征,未来可植入不同类型的生物体。如果利用该基因培育树木,它将有效地替换传统路灯,还将为那些没有输电网络的居民带来生活便利。如果需要获得更多的照明,仅通过更多地繁殖培育该植物即可实现。  相似文献   

15.
变色龙是一种晰蜴。它的一对眼睛,恰似两个小宝塔,眼珠正好长在“宝塔”尖上,两个“宝塔”能伸能缩,还能随意转动,甚至能拐弯,真正能看到四百八方。更令人叫绝的是,两只眼睛可以各行其是,互不相干。科学家受到变色龙眼睛的启示,发明了一种球形摄像机,这种摄像机立在“宝塔”尖上,能任意旋转,拍摄下360度的空间,效果极佳。还有人发明了一种变色龙接目镜,人可以隐蔽在墙后,把目镜送出墙外,观察墙外的一切,这种接目镜既隐蔽又安全,很受警察和侦探的欢迎。小小萤火虫,早就引起不少科学家的关注。经过长期探索,现已弄清了它发光的原理。原来,它的…  相似文献   

16.
汉字中的“九”,本是一个尊贵、吉祥的数字:老天称为“九重”,皇帝称为“九五之尊”,器物之华丽称为“九华”,北京的名园北海有“九龙壁”,吉祥图案有“九九消寒图”,等等。但这个“九”字前面若加个“老”字,成为“老九”,就带上了江湖气,甚至是匪气;而若在“老九”前面再加个“臭”字,变成“臭老九”,那么,我们就只会闻到牛棚气,甚至一些血腥气了。中国的知识分子曾与“臭老九”之称,结下过长时间的牵缠难解的“孽缘”。  相似文献   

17.
杨起林 《前进》2001,(6):47-47
“为政者多,知政者少”,这恐怕是不争的历史经验之论。“为政”者未必真正“知政”。就是说,在其位者未必善谋其政。从历史看,也确实如此。然而,“为政”者却必须“知政”。只有“知政”才能“为政”,“有知”方可“有为”。否则,何以谈“为政”呢 ?“为政”乃万端中之首端,大事中之大事,关系国之命运,民之祸福。大到朝代更替、政权倾复,小到一地治乱、事业兴衰,无不与为政者没有干系。所以,“为政”之事不是谁都可以为所欲为的。   “为政”者如何才能善于“知政”呢 ?以愚之见,举烦择要而言,善“知政者”,必先善于“知…  相似文献   

18.
肖永明  戴书宏 《求索》2013,(8):113-115
在理学视域中,“中”可以从“时中”与“在中”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中”指的是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内心情感尚未表现于外在行为,能够恰如其分。无所偏倚.这是“未发之中”,或称“在中”;另一方面,“中”指的是喜怒哀乐已发之后,表现于具体行事过程中,恰到好处,各得其宜,这是“在事之中”或称“时中”。二者之中,“在中”为体,“时中”为用。“和”实质上指的是“时中”的状态.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中”与“和”的关系中,“中”是“和”的本体,“和”是“中”的发用。“和”的修养功夫必须落脚在“中”.不能仅仅关注“中”的显发状态而不从根本上下功夫。其基本思路是“由中而和”。由于“中”并非实体.没有具体的实指的内容,需要通过“诚”,才能达到“中”的状态。“诚”是“中”的根本,而“中”是“诚”的外在显发。简言之.即“诚”能达“中”,由“诚”而“中”。  相似文献   

19.
谈到什么是“和谐社会”,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字,一“口”一“禾”,表示“人人有饭吃”;“谐”字,人“皆”“言”之,表示人人有话说。由此而论,建设和谐社会,不是一种道德诉求,更是制度诉求。“和”要解决的是中国的民生问题,“谐”则是民主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政协天地》2014,(6):1-1
5月4日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在师生座谈会上着重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列举了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和理念,包括“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指出,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