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滁州建立土地流转机制的实践与思考陈兆钧承包地如何流动?怎样规模经营?"大包干"故乡探索数年,找到了好办法。17年前,安徽省滁州市农民创立了农业"大包干"生产责任制,把土地承包到户,迈出了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此后,当地农民并没有止步,仍在为进一步充实...  相似文献   

2.
黄忠 《党政论坛》2009,(7):48-50
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时曾指出: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不断的“试错”中,可以发现土地股份制是促进农地流转,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据报道,2006年重庆涪陵区江东街道云盘村的48户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生猪养殖有限公司,仅两年时间收入就翻了10倍。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在当前,  相似文献   

3.
到今年年底,北京市463户地方预算内工业企业第一轮承包即将到期。为了发挥工业总公司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以利于从总体上保证承包指标的完成,北京市在二轮承包中实行总公司和企业两段承包的办法,即先由各工业总公司对市承包,再由企业对总公司承包。 到9月13日,全市工业系统实行承包的13个工业总公司已全部签订了“八五”期间的承包合同。除了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7,(7)
正如果说当年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上手印,揭开了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的序幕,辽宁省大连市的个体户姜维就是中国私营企业第一人。1984年11月9日,国务院批准他的私营公司和外商试办合资企业,这是自1957年中国向世界宣布"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取消了私营企业,走向公私合营道路后的第一家私营企业"。  相似文献   

5.
制定《农业企业法》迫在眉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时曾指出: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不断的"试错"中,可以发现土地股份制是促进农地流转,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据报道,2006年重庆涪陵区江东街道云盘村的48户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生猪养殖有限公司,仅两年时间收入就翻了10倍.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在当前,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但却没有就以家庭承包方式获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入股"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6.
于吉 《瞭望》1990,(39)
承包制在企业普遍推行已经3年多了,今年底,将有90%多的企业承包到期。如何估价第一轮承包,如何看待当前企业遇到的问题,如何完善、发展第二轮承包,是各方面都在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问答     
为什么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一政策导向和要求,不仅给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更加切实有力的制度保障,而且有利于农村稳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 第一,完善农村土地法律和政策,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土地问题仍然是中国“三农”政策的核心问题。应当采取稳健的步骤来界定、确保、扩大农民的土地权利,使农民享有更大的处分土地的权利,减少现行土地产权关系中内含的不确定性,推动农地的市场化流转,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一是赋予农民长久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9.
胡宗芳  郭继 《学理论》2010,(14):109-110
合同生效设立制度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影响是两方面,即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内部流转具有促进作用,而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外部流转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未来立法可以对现行登记制度进行适当的民法改造,以祛除合同生效设立制度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外部流转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已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多元化提供了法律依据,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进行若干分类:初始主体与传来主体、物权性主体与债权性主体、既得性主体与期待性主体、成员主体与单位主体、个人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多元化意义重大,但要真正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多元化,我们必须要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关制度,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估价制度、农民国民待遇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一、土地承包关系,从"长期不变"到"长久不变"《决定》一方面从完善基本经营制度出发,强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一方面从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给中国农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亿万农民主宰了自己的命运,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和生产热情,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改革从农村突破,迅速延伸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神州大地上逐渐确立起来,而这一切都来自于党在农村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政策,尤其是其核心——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一、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含义及现状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核心含义:就是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户向集体承包,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承包政策发展演变的研究日见升温。为进一步推动这一工作 ,本文从土地承包政策的大突破、大磨合、大转型、大发展等几个发展阶段 ,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承包政策发展变化进行了介绍、分析与探讨 ,希望对未来土地承包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调整有所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14.
第二轮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创新、功效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为分界线,可以将1988年底以来开始的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分为两轮:第一轮常任制试点的起止时间是从1988年底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第二轮常任制试点的起止时间是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到现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  相似文献   

15.
实行承包制是搞好企业的有效之举,是符合国情的企业改革之路。1987年以来的承包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和完善企业承包制才能增强企业的内在活力。现在承包制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第一轮承包与第二承包衔接正在进行,抓住这个时机,对承包制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作出新的思考和必要调整,不仅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需要,也是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大事。一、要充分提高对坚持和完善承包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实践证明,承包制是现实的选择,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关健,只能进,不能退。这是由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汪丽艳  李育荣 《求知》2006,(12):32-33
宁河县大北镇自2002年以来把延长土地承包期与搞活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以下简称土地流转)有机结合起来。广泛进行土地延包.鉴订新一轮承包合同.使全镇农村经济得以健康、稳定地发展。目前,有81.8%的村的土地实现了流转81.8%。占土地承包总面积的70.6%,有22%的农村劳动力转入第二、三产业。从而有利力推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关于湖南农村土地流转几种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行农村土地流转是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世纪新阶段搞好农村经济的科学方式。为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不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需要对湖南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胡宗芳 《学理论》2010,(17):25-26
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社会保障性优先于财产性,由于保证社会保障公平性之需要,也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成员权的性质,加之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可能致使某些农地制度规定形同虚设,并致使家庭承包地进一步细碎化,故而我国不应开禁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  相似文献   

19.
香港问题的正式谈判是从1982年开始的。从小平同志在当年9月与撒切尔夫人的第一次会谈为标志,到1984年9月双方达成协议,12月撒切尔正式签字,实际上谈了整整两年。开头8轮谈判的中方团长是姚广,我在幕后。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论中所体现出的基本原则及其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规则,对新时期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基于此,对需要构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配套法律制度的内容和需要完善的相关法律规范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