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立足于自己的发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不受制于人,才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赢得世界的尊重。毛泽东同志历来强调,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也讲道:"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我国发展对世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提高,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也不  相似文献   

2.
赵启正 《党政论坛》2009,(22):51-51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中国已经走到了世界的舞台中心,随着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曰益强大,中国发生的事情随时会成为世界的舆论主题,中国有必要以公共外交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毛志浩 《求知》2014,(10):10-12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得到了迅猛发展,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的经济结构、运行机制、社会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期。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具有内在与外部的一致性,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启现代化进程,推动社会转型,实现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但是,进入21世纪后,由发展带来的各种生态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等也开始  相似文献   

4.
李洁 《瞭望》2008,(35)
和谐世界在向地区发展,首先的指向就是和谐周边——区域发展中要与每个国家保持友好的关系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展现出了一种创造性的轨迹:和平,发展,合作,和谐,共赢,这些关键词定位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种变革引来的发展,对周边国家产生了特殊的吸引力。和平的稳定器和经济的引擎,是对当前中国在亚太地区所担当角色的一种描述,也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与和谐世界理念,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结构的层面分析,中国的改革开放如果要继续向纵深推进,就必须闯过“结构”关,才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为把中国改革开放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更高的阶段,为中国赢得21世纪打下坚实基础。社会结构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国模式:世界共同的话题、不同的理解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的深刻变化,西方不少人预测:21世纪是亚洲和太平洋世纪,亚洲太平洋时代正在降临。从那时起,世界关注的焦点就逐渐向亚太地区聚集,特别是中国这个被称为“睡狮”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走向和变化更是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7.
一、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加入 WTO 后的机遇和挑战,工会要着力提高依法治会的水平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犹如滔滔逝水,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国历经15年艰苦谈判最终加入 WTO,其目的就是在世界经济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背景下,努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良性互动,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方向发展,使整个国民经济在遵循国际市场经济基本准则的前提下获得稳健高效地运行,使整  相似文献   

8.
王军 《瞭望》2010,(10)
经过持续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国民经济正面临以转型促发展的战略格局。中国业已掀动的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将在这个过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未来二十年,随着超生一代的老去,中国的人口红利不再,这迫使中国必须完成由世界工厂向现代服务业全面升级的任务。在这一时期,巨大的房地产需求仍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钢筋混凝土消耗量最大的地区,城镇化仍将以较大规模推进。但二十年后,随着人口的老化,房地产需求的缩减,中国城镇化或将历史性地告一段落。这二十年,可能是中国城镇化保持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50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作用日益增强。1964年核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核大国之一。1971年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80年代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力大增,在国际舞台上地位日显重要。一、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中国是独立的一“极”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以来近20年的变化,世界格局呈多极化趋势。“极”是指对世界的经济、政治、军事能产生全局性影响的国家、地区(国家集团)。现在世界舆论公认当今世界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五极”是:第一极是美国,它是当今世界唯一…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为我们考察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是我们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和未来的一个重要视阈。以世界历史视阈观照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可以确认: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只有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才能更好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郑懿  黄阔 《学理论》2009,(17):25-26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重大贡献。在整体低潮的大背景下,因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绩效依据、理论范武、参考模式和话语平台。  相似文献   

12.
陆栋 《团结》2010,(3):20-21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得到广泛深入的贯彻落实,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公民社会正在世界东方崛起。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社会变化最深刻的不仅仅在经济领域,更体现在政治领域。中国正在由权力政治向权利政治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化道路与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历史上,重要历史事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十分巨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现代化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影响着21世纪的中国历史,自此以后,中国开始了向现代化的整体推进,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在这个过程中,经过32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以年均接近10%的持续增长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带来经济社会全方位的变化,同时引发了有关中国模式的争论。  相似文献   

14.
高荣伟 《侨园》2012,(4):46-49
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前期,中、法、俄三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一位彪炳千秋、威震四方、文韬武略兼备的封建帝王.他们分别是中国的康熙大帝、法国的路易十四和俄国的彼得一世.他们三人都以其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和显赫的政绩,在本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王英文 《学理论》2013,(13):10-11
当今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四处兜售其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念,给世界带来的不是和平与稳定,而是动荡与不安。从当今世界发展现状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出发,阐述了中国发展模式的正确性以及对世界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30年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为人类奉献的能力提高了,贡献更多了,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场救国救民的伟大革命,是中国人民谋生存求发展的顽强搏斗,是被逼出来的,没有退路。改革开放不但更新了中华民族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使中华文明重振活力,而且对世界发展和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战略影响。改革开放使中国融入了当今世界体系和国际秩序。中国不  相似文献   

17.
“下个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还在十多年前,世界面对中国义无反顾的改革开放和不同寻常的经济增长,就有人以这样勿庸置疑的口吻断言.1988年,美国一个享有声誉的政府委员会在正式的年度报告中也预测:20年后中国的经济将会仅次于美国.然而,任何外来的“断言”和“预测”在给我们这个虚弱了一个世纪的民族注入信心和自尊的同时,也让我们听到了压抑在那预言者内心深处的忧虑.历史不会忘记,本世纪过去一半的时候,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挣脱帝国主义的强权和侵略,真正象人一样站起来,而今天,果真人人都希望中国巨龙在东方腾飞、在世界腾飞?  相似文献   

18.
深圳经济特区的酝酿、创办与建设几乎和我国改革开放同步进行。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向世界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地域性的民族史向整体性的世界历史转化既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所揭示的客观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际遇和现实境遇。以世界历史眼光来审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所蕴含的理论逻辑和历史价值,是关乎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中国参与推进世界历史进程自觉性,开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场域中的真理之路的重大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20.
杜辉 《学理论》2008,(21):38-41
1949年,毛泽东同志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决议,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向世界宣布,中国向现代化开始新的长征。以1978年为界,前30年中国负重前行,后30年的中国,展示了惊人的经济腾飞。马克思曾经说过,近代大工业如同法术一样,一下子从地底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