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转换过程.不同文化有着其特有的文化意象.如何在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中对这些文化意象进行处理,是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转换过程.不同文化有着其特有的文化意象.如何在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中对这些文化意象进行处理,是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熊荣敏 《世纪桥》2008,(11):88-89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转换过程。不同文化有着其特有的文化意象。如何在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中对这些文化意象进行处理,是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凤花 《世纪桥》2007,(11):137-138
成语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首先要追根求源,区分不同情况,以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要认真考虑风俗、文化背景等诸多差异,要注意互译的对等性,还要考虑翻译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成语的翻译是翻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望广大翻译工作者致力于成语翻译,以增强语言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5.
何明霞  朱雅莉 《世纪桥》2010,(9):138-139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实际上就是在特定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密切相关。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提高文化应变能力和商务文化素养,从更深层次掌握语言和语言的使用,并且在实践交流中有效化解冲突,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通畅进行。  相似文献   

6.
刘喜玲 《世纪桥》2009,(19):144-145
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间的交流。而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障碍往往会导致译文信息的失真。传统的“以语言转换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文化因素,加强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以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文化为切入点,并辅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对文化的敏锐性的尝试将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文化障碍,实现语言间的顺利转换。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嫁接——谈广告文体中的文化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新 《世纪桥》2008,(2):88-89
广告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是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的媒介方式。广告翻译是融语言翻译和文化翻译为一体的。文化的嫁接是从文化翻译的角度对广告翻译作一些探讨,强调在广告翻译的实践中,应对译入语的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心理文化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中国与西方跨文化的交流也随之不断扩展。这样的形势也就逐步凸显了汉英两种不同文化间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而作为跨文化交际主要途径的跨文化交际翻译应运而生产,以适应日益发达的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在文化载体的语言方面,不同文化借由不同语言途径,实现跨文化间的信息传递。它既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又是一种异文化的认知过程。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则会导致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两种语言的不对等性,也即是在翻译时所存在的"不可译性"。在原文作者在创作时无意识省略的文化内容,在翻译时由于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文化的不对等性,进而产生了"文化缺省"。本文在探讨翻译中文化的重要性和关联性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由于文化的不对等性所产生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缺省"。并且以汉译英翻译实践《京剧:东方艺术璀璨的明珠》为例,来进一步验证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中文特有的京剧文化文本在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颇多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缺省现象,强调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准确把握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言内与言外)、以及文化缺省现象的难度所在,进而为进一步研究和提出适当的中文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办法和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9.
丁风岭 《学习月刊》2011,(22):116-117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李玉林 《求实》2007,(2):80-83
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不同文化彼此了解及相互作用的桥梁。文化通过交流联系起来,相互借鉴,推动创新,增强活力,防范偏执、僵化和专权。建设先进文化,文化交流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既要重视与不同民族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外部文化交流,又要重视我们文化内部的各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相互交流并在交流中有效地实现交流的目的,需要具备主客观方面的条件,并且还要缜密地策划和运筹。  相似文献   

11.
试论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建昌 《理论学刊》2001,(4):118-120
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是比较文学研究中一个具有独特研究价值的课题。从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入手 ,最能够深入到比较文化研究的新层面。创造性叛逆应当是一种增殖翻译 ,增殖的必要条件就是创造性。只有依据不同社会及文化的特点实现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才有助于各国文化的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中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取决于翻译过程中语言之间的“对等语”或表达方式是否存在。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特征、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不可译的现象在翻译中就在所难免。本文主要从语言特征和文化两个层面对翻译中的不可译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时代,英语普及的趋势有目共睹.英语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的"语言霸权"特征和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对中华本土语言和民族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如何顺应"全球化",保护"本土化",在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自觉"正确看待英语普及的现象,寻求语言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已成为当前值得研究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时代,英语普及的趋势有目共睹.英语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的"语言霸权"特征和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对中华本土语言和民族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如何顺应"全球化",保护"本土化".在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自觉"正确看待英语普及的现象,寻求语言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已成为当前值得研究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及存在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语言交际理论,关联理论揭示了单元文化内语言交际的本质属性,但它对跨文化交际翻译的解释显得力不从心。文章从关联理论本身,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与关联理论在解释翻译时的局限性等三个方面讨论了关联理论与翻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诗歌翻译中的文化传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希玲 《理论学刊》2003,(3):145-146
诗歌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浓缩,诗歌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向译语读者进行不同文化意境的传递.诗歌翻译应注意文化词和诗歌整体韵味的处理,采用异化策略,充分传达它的文化意境.  相似文献   

17.
张磊 《世纪桥》2012,(11):106-108
中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自然及人文景观的旅游资源。中国特有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大批国外游客来中国旅游观光。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旅游业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阶段。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其中旅游资料是重要的宣传手段之一。图此,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我们要尽量融合这种差异,追求两种语言之间最贴切的对等,让旅游者感受异域文化的独特色彩和韵味。旅游翻译是一种涉及文化、语言和思维的极为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的内容不是语言符号本身,而是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文化。文化差异处理得好坏是旅游翻译准确与否的关键。本文从中西文化的差异入手,分析了文化差异对旅游翻译的影响,提出了有效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从而实现旅游文本的交际目的,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怡红  吴淑华 《世纪桥》2010,(15):135-137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是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翻译活动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揭示了文化的差异存在可译性。为了两个民族之间思想的沟通,必须了解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中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宗教文化背景、国际背景和文化结构以及习语的差异。当文化差异现象在翻译中需要保留或无法求同时,可以采用直译、意译、音译、解释或注释、加词或减词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吕京 《世纪桥》2008,(11):92-93
在全球化时代,英语普及的趋势有目共睹。英语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的“语言霸权”特征和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对中华本土语言和民族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如何顺应“全球化”,保护“本土化”,在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自觉”正确看待英语普及的现象,寻求语言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已成为当前值得研究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翻译中的文化转向要求译者要更加关注翻译中的文化传播与交流,译者在翻译时要有敏锐的文化意识。在进行陶瓷文化术语英汉翻译中,译者也要时刻牢记这一原则,以期能够更好地传播中国陶瓷文化,并为促进世界陶瓷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