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汀是农业大县,全县人口近50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25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13万人,每年城镇新成长劳动力7000多人,高峰期全县的下岗失业人员达8000多人。为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长汀县委、县政府积极开展"一户一就业"工作,向外组织劳务输出.有力地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目前,全县向外输出和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户均1.5人,按人均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发展进程,繁荣县域经济。从潼南来看,应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潼南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推进。一、潼南县农村劳务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潼南是一个人口大县,全县有劳动力45.6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57%,可以转移劳动力近30万人。2005年我县劳动力有21.3万人在外打工,收入10多亿元,占农民纯收入的29%左右。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县的城乡人口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铜梁县现有户籍人口8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6.7万人,占全县人口82%,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1.8亩,人多地少,劳动资源丰富。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趋势日益明显。根据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对铜梁县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在新形势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增加农村、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4.
《就业与保障》2006,(11):14-15
尤溪县是朱熹的诞生地,闽中农业人口大县,土地总面积3463平方公里,辖8镇7乡250个村委会和10个居委会,全县总人口4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74万人,农村劳动力达18.76万人,已经转移就业9.6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51.6%。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和正在加速崛起的新兴工业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在全县工作大局中,意义重大、任务繁重。  相似文献   

5.
平和县地处漳州市西南部,总人口5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2万人,占90%;拥有农村劳动力25.3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11万人。近年来,尤其是2001年被列为"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试点县"以来,我县立足农产品资源丰富和传统产业优势,围绕"实施培训推动产业化,发展二、三产业促转移"的思路,突出抓好农产品、面包和服装加工及农产品营销等技术培训,实现了"传一项技术、带动一个产业、转移一批劳动力"的良好成效。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0.1万人,占应转移劳动力总数的78.2%;劳务转移收入每年可为农村增加经济收入3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2%。涌现了秀峰乡福塘村劳务输出经营面包者人年均纯收入5万元以上的致富典型。  相似文献   

6.
洪洞县地处山西南部,临汾盆地北端,是全省人口大县。辖16个乡镇,463个村委会,902个自然村,总面积15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万亩,人口73万,其中农村人口64万。近年来,我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变“就农村抓农村”的旧思路为“跳出农村抓农村”的新理念,变“精耕细作求发展”的传统做法为“劳动力转移求突破”的战略举措,变“人口负担的劣势”为“人力资源的优势”。2004年,全县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7.2万人,其中县外转移2.8万人,县内转移14.4万人,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8%,占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86%。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洪洞农民…  相似文献   

7.
为了全面摸清大田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就业地域和求职意向等基本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开展农民培训与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大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外出务工状况调查:大田县共18个乡镇、265个行政村,全县户籍人口36.8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08万人,非城镇人口27.82万人。  相似文献   

8.
地州快读     
乌恰县4万农牧民外出务工近年来,乌恰县通过抓市场、建基地、创品牌,狠抓了有组织输出,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截至目前,全县已成立协会和劳务组织13个,新建宁波服装厂、广州纺织厂、广东电子厂等20多个劳务输出基地,打造了"保安员"、"纺织工"、"保姆工"、"电子工人"等12个劳务品牌。今年以来,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918人,向疆外输出农牧区劳动力446人,向疆内输出1898人,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850人,技能培训190人,劳务创收495万余元。(周洪)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安义县紧紧围绕实现农民增收这一最大目标,始终坚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根本方向,注重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促进了全县农村劳动力与劳动时间的合理流动和投向优化。安义县属“五山一水三分田”的丘陵地区,全县耕地面积28.21万亩,农业人口192372人,农村劳力96062个(含辅助劳力)。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摸清农村残疾人劳动力状况,推进农村残疾人劳动力的素质培训和转移工作,沅陵县残联于7月11日起,组织3个小组对全县23个乡镇进行一次大走访,对农村残疾人劳动力情况进行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1.
卢富昌 《政策》2006,(10):30-30
近年来,郧西县按照“大培训、大转移、大发展、大增收”的思路,狠抓职业技能培训和服务体系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打工经济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6万人次,转移20万人。2005年,全县共转移劳动力11.3万人,实现打工收入6.3亿元,人均540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6%,打工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增效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0%和30%以上,呈现出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带富一方”的可喜局面。我们的主要作法是:——科学谋划打工经济。郧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80%,除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外,还有13万人需要转移…  相似文献   

12.
农民增收问题,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城乡经济的互动,牟定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行业转移,劳务输出已逐步成为了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仅2004年全县就组织向外输出富余劳动力6688人,全年共实现劳务收入5400多万元,农民人均务工收入达290元。劳务输出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资源得到开发利用,使千家万户走上了致富之路。据调查统计,截至2005年8月底,牟定县在外务工人员已达24488人(其中:长年在外的13150人、季节性外出的10978人),分别占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4万人)及全县农业总人口的6…  相似文献   

13.
王自红 《创造》2003,(12):37-38
陆良县是一个农业县,城市化水平不高,农民占了全县总人口的83%以上,很多农民还不富裕。全县现有农村劳动力30万,按当前的生产科技水平来算,约8万劳力即可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大量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因此,转移农民,搞农民劳务输出应当作为陆良县当前的中心工作之一。一、陆良县劳务输出的现状目前,劳务输出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劳务输出人数少、比重小,临时性务工多,常年性务工较少,多数人的收入不高。据统计,全县在外搞劳务的人员约7万,尚有15万劳动力滞留在农村。200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工资性收入占32.6%,云…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农村劳务经济是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尤其是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理性选择。以泰兴为例,通过近几年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万人培训工程,建立近百家劳务中介、劳务派遣机构,编印《进城务工必读》手册,开展外出劳务人员跟踪维权服务等措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泰兴55.43万农村劳动力中,向非农产业转移输出的劳动力已达30.03万人,占总数的66.85%。其中,就地转移15.6万人,市外输出就业21.43万人。纵观苏中、苏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依然艰巨。从需要转移的劳动力看,各地还有部分农村青壮  相似文献   

15.
转移之战     
农村人口居多,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地处闽东南沿海中部仙游县的县情。如何把农村实有劳动力56.58万人迅速转型,提高收入?仙游县的决策者及职能部门,把目光瞄向了劳务输出,他们借助各方力量,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速度,打出了一场漂亮的“转移之战”。据初步统计,至今共转移农村劳动力37万多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1万多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和劳务经济的和谐发展。今年4月,该县被劳动保障部授予“第二批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6.
吴海涛 《政策》2007,(6):38-39
黄梅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也是劳力资源大县。全县现有耕地面积66.56万亩,乡村人口74.7万人,农村劳动力34.63万人。按现在的耕作水平,农村从事种植业仅需14万劳动力,富余劳动力近21万人。  相似文献   

17.
李佑才 《政策》2006,(6):16-17
目前,宜昌市农村共有劳动力147万人,第一产业可容纳约80万人,另有富余劳动力67万人左右。 "十一五"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批农民因项目建设用地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 全市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3一万人。到2010年全市至少有富余劳动力75万人,除去已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20万人,还需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于55万人。  相似文献   

18.
梁群 《今日浙江》2007,(17):19-20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要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这是对浙江20多年改革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也是实现浙江新一轮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海盐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富民强县为要求,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着力推进农民自主创业,塑造新型农民,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县域经济得到了提升发展.2006年末,全县共有农村劳动力16.63万人,其中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就业劳动力总数的70.1%;在已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实现自主创业人数达1.1万余人(不包括在各类企业打工人员).2006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432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41元,连续5年位居嘉兴市第一.  相似文献   

19.
刘平 《江西政报》2007,(21):43-44
近年来,上高县立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积极探索劳动力资源与企业用工有机对接的机制,收到了农民转移致富与企业用工基本满足的效果。目前,该县已转移农村劳动力7万余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61.8%;其中,就近转移到工业园区2.8万余人,园区竣工投产的112户企业全部用工充足。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坚持适度有序合理加强引导服务管理──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万先勇(一)最近,我们对安义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从调查掌握的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已开始向非农产业大量转移。安义县现有农业人口19.2万人,农村男女劳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