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瓦尔代国际研讨会是俄罗斯主要为西方各国的俄国问题专家举办的一个专业聚会。由于这一会议每次都要安排不少俄罗斯高层官员和权威学者与外国学者们交流,组织各国学者在一些重要部门和地方进行参观访问,特别是普京总统本人每年都要在百忙中亲自和与会学者们见面对话,因此,这个国际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国际俄罗斯学界了解俄罗斯最新政治经济走向,领略俄罗斯精英阶层决策构思,体验俄罗斯民风变迁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2.
世人关注的俄罗斯总统选举已尘埃落定。普京当选这件事,不单揭晓了一段时间以来萦绕于人们心头中的一个问题的谜底,即谁将继叶利钦之后、成为俄罗斯今后4年间国家发展的舵手,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认识、估量当前俄罗斯社会状况的一个切入点和信息源。不言而喻,普京之所以能够胜出,无非是他的言行较之其他候选人,更符合此刻俄罗斯老百姓的意愿。  相似文献   

3.
评析俄罗斯总统制的确立及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 993年俄罗斯通过新宪法确立的总统制,与西方总统制有明显不同。新宪法确认了俄罗斯总统更广泛的权力,而议会权力弱化,形成了民主框架下的总统集权。虽然这一结果是国家体制转换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现象,但在俄罗斯民族国家的界定范围内,这种结局的产生不是一种体制单纯的偶然性发展,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俄罗斯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地理环境和现实的政治、社会因素是导致这种体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当今俄罗斯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普京总统执政八年后,俄罗斯正面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头.新一轮的国家杜马选举以及2008年3月份的总统选举无疑是俄罗斯未来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5.
7月 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说,目前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问题正变得更加迫切,俄罗斯和美国应就这个问题积极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6.
2000年,俄罗斯是在新总统普京的领导下渡过的。这一年,俄罗斯结束了近10年的内乱.迈出了治理整顿的艰难一步。新的一年将是俄罗斯希望和困难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也是俄罗斯人在新世纪探索国家发展道路至关重要的一年。预计,集权色彩较浓的俄国式资本主义有可能成为俄未来的社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苏联解体后,在叶利钦总统时期,俄罗斯按照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原则建立了总统共和制,1993年俄罗斯联邦宪法构成俄罗斯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普京总统第一任期时,在巩固俄罗斯联邦统一国家权力体系,完善俄罗斯议会和政党制度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梅德韦杰夫总统时期,在确保国家政权稳定和推进政治民主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普京总统在新的任期内,将寻求在强大国家与人民民主间实现平衡,建设一个统一、稳定、民主、公正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现行政治体制,是在彻底否定原苏联传统政治体制的基础上建立的,也是在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改革浪潮中,以及在1992-1993年俄罗斯总统与议会激烈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现在,俄罗斯“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但存在的问题很多,也很严重,需要在今后加以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9.
2012年8月,俄罗斯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里程碑。但加入WTO以来,俄罗斯对外经贸发展并不理想,俄方设想的外资激增局面不但没有出现,反而出现较大下降。其影响因素既包括国际因素,也包括国内因素。可以预测,今后一个时期,俄罗斯在优先发展与独联体国家合作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强俄欧经贸关系,深化俄中经贸关系,推动俄美经贸关系,促进俄日经贸关系,并积极与其他国家合作,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提高国际地位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俄罗斯将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这是普京执政八年来俄重要的权力交接,将决定俄未来国家走向。随着去年12月“统一俄罗斯党”在国家杜马选举中获胜、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被推选为下届总统候选人,以及普京表示同意在梅政府中担任总理,下一届“梅一普组合”权力结构已浮出水面。大选后俄外交政策走向何方、中俄关系未来如何发展等问题已成为世人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11.
7月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前往美国缅因州滨海小镇肯纳邦克波特,与美国总统布什在其老家庄园会晤,全面讨论俄美之间近来出现的复杂关系。小布什为了显示“诚意”,甚至还拉上与普京交往甚好的其父老布什参与其中。双方“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就两国关系和国际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但从会谈结果看,真正应验了俄罗斯人讲究的办事原则:“友谊归友谊,事情归事情。”  相似文献   

12.
在普京尚未被叶利钦推举为代总统时,他发誓要使俄罗斯重新成为强国的声明,已经表明了普京新政的明确治国目标。随着普京的正式就任总统和新政府的组建,重建强国这一目标越来越具体地通过颁行各项政策、法令及各项人事与制度的安排得以体现。尽管普京新政的具体走向远未呈现清晰的轮廓,但是俄罗斯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内外环境的制约为普京新政确定了一个区间,使得人们对普京新政的观察有了一个比较可靠的视点。  相似文献   

13.
自普京走到俄罗斯政坛的前台以来,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直是个谜。普京及其班子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提出一份详细的改革计划,整个发展战略还是如“烟笼寒水月笼纱”般的朦胧。然而,从他就任总理、代总统以来发表的一系列讲话、论著和有关政策来看,他对俄罗斯的未来已有日渐明晰的构想。通过这一切,可以从中识得其治国方略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14.
在俄罗斯处理紧急状态的机制中,联邦总统居于核心地位,发挥总领导的作用。而总统针对各类突发的紧急状态所作出的政治决定得益于总统办公厅和联邦安全会议的出谋划策。在具体地执行总统发布的紧急状态令处理紧急状态的过程中,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和内务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出于缓和转轨时期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政治稳定的考虑,俄罗斯在独立之初新设立了紧急情况部,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状态造成的危害和消除其后果。成立后,紧急情况部在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商务印书馆最近出版了左凤荣教授的新著《重振俄罗斯——普京的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到普京总统卸任之时,本书正好杀青。因此,它也可以被视为对普京执政八年外交的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以及中亚五国皆效仿西方实行总统制的国家相继确立了总统制共和政体,而俄罗斯的总统制更带有议会制的特点。如何认识这些国家在民主化过程中的制度选择?本文试图从六国总统制政体的确立过程、宪法所规定的总统地位、总统的产生和任期、总统所行使的职权、总统与议会的关系等方面,通过宪法规范的比较,结合历史、文化和民族的分析,深入了解这些国家在政治体制转型中制度模式选择的相似点与差别,并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今日前苏联东欧》2008,(3):96-96,F0003
3月 2日俄罗斯原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Dmitri Medvedev)以70.2%的支持率当选俄罗斯联邦总统,就职典礼将于5月7日举行。 3日独联体(CIS)及上海合作组织(SCO)各国观察员表示俄罗斯总统选举“自由而开放”,尽管俄国内对大选中是否存在舞弊行为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现有的政党体制属于多党制,它由1993年俄罗斯宪法规定,该宪法规定俄罗斯人享有结社自由,各社会团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各政党均可依法获得参加大选的资格以及参加总统竞选。俄罗斯联邦议会实行两院制,由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组成。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新外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月12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命令,批准《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这部构想是对2000年普京主持制订的《俄罗斯外交政策构想》的“补充”和“发展”,既体现了梅、普外交战略和政策的连续性,也展现出俄在国力增强和国际形势急剧变化背景下的对外政策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1996年是俄罗斯经济转化的第五个年头,按着政府的设想,俄罗斯经济经过几年的衰退后本应在这年回升。然而这一目标最终未能实现。据官方统计,1996年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6%,降幅超过1995年;工业总产值下降5%’农业总产值下降7%。但是,1996年俄罗斯也取得了两项突出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