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政声人去后     
杨贵是“人工天河”、“人间奇迹”——红旗渠工程的主要决策者和组织指挥者。在他任河南省林县县委书记期间,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战天斗地,修建贯穿全县、全长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彻底改变林县“水贵如油”的局面,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政声人去后     
杨贵是当年“人工天河”———红旗渠工程的主要决策者和组织指挥者。他任河南省林县县委书记期间,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战天斗地,修建了贯穿全县、全长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彻底改变了林县“水贵如油”的局面,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河南省委、省政府曾特邀杨贵参加了在林县召开的一次会议,当大会主持人念到杨贵的名字时,全场掌声雷动。散会后,等候在那里的几千名群众蜂拥而上,众星捧月般地把杨贵围在中间,抢着与他握手。一位古稀老人满含热泪地说:“老杨,那些年你受苦了,你是我们的恩人呐!”年轻人则在外围有节奏地鼓掌,喊着:“杨贵!…  相似文献   

3.
政声人去后     
报载,在新世纪到来之时,党中央一道令牌,时任大连市委书记、市长的薄熙来同志,被调往辽宁省担任一省之长,顷刻之间,大连这个东北美丽的海港城市沸腾了,广大老百姓议论着,为他担任新的要职而高兴,祝贺他将开辟更广阔的天地,同时也难舍他离开大连,离开与他共同奋斗多年的千万百姓们。当薄熙来同志启程赴任之时,大连上万市民自发走上街头有的手捧鲜花,有的打着横幅标语:“薄市长永远是我们的好朋友”、“祝您在新的岗位上做得更好”、“薄市长,请你常回家看看”。潮水般的群众把薄熙来围得挪不动,这位已过天命之年的高大汉子只…  相似文献   

4.
政声人去后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这幅普普通通的楹联,却表达了一个朴素的人间哲理,在岁月洗尽铅华之后,这个哲理越发显得深刻。在卢叨同志诞辰100周年、谢世20周年之际。不知为何,我的脑海里总盘旋着这句话。作为闽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领导人之一、省政协原副主席、原省委党史征委会副主任卢叨,  相似文献   

5.
政声人去后     
换届选举,人事更替,迎新送老的掌声,让人想起政声。 政声,就是人们对官员为政的评价。常言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任何从政者,无论官职高低,是正职还是副职,都有政声,无非是政声有好有差。不管你想不想,愿不愿,政声都会像命运一样罩在你的头上,也落在你为过官的地方。政声是官员的足迹,凡涉足之处必  相似文献   

6.
政声人去后     
政声人去后忠言据《辞源》解释,“政声:官吏的政治声誉。”《后汉书·杜根传》,“位至巴郡太守,政甚有声。”乃是政声的最早出处。唐代诗人杜荀鹤的《唐风集》中写有“惟凭野老口,不立政声碑”则是对政声这一名词的最早规范。但凡为官吏者,都有政声之说。所不同仅在...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组织工作会提出,建立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在考察识别干部时,要重视“政声人去后”。  相似文献   

8.
政声人去前     
中国有句古话,叫“政声人去后”,意思是对一个为官者的评价是在其去任之后。其实,有时候人们对一个为官者的评价还表现在其赴任之前。春秋时期便有这样一个例子。当时孔子将要出任鲁国司寇(即国家的最高司法官),消息传出后,许多为非作歹、哄骗欺诈,搞歪门斜道的人,有的赶快改正,有的停止作恶,有的连忙逃走,这是为什么呢?《礼记·哀公问》曾经记载了鲁哀公与孔子的一段对话,从中可见一斑。鲁哀公问孔子:“敢问何为政?”孔子答道:“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从这一段对话中,我们便可找…  相似文献   

9.
王一化  张建华 《奋斗》2001,(4):55-56
古人云:“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说到“政声人去后”,已是老生常谈的题目了。但笔者读了长篇通讯《好官薄熙来》后,颇有所感,老生再谈。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3,(4):61-61
领导干部要想真正在群众心目中留下一点"影"、留下一点"声"、留下一点印象,就要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努力为人民多作贡献,而绝不能靠作秀、取宠、讨巧,博取一些廉价的掌声。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这个岗位上,这是对我们的信任,是赋予我们的责任,是给我们为党分忧、为国效力、为民尽责的机会。"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为"官"  相似文献   

11.
看了2010年第1期《当代党员》报道忠县水务局干部王永才的事迹,深有感触。王永才以王进喜式的作为,形象验证了“政声人去后”这句名言。  相似文献   

12.
政声人走后     
虎城不是城,是重庆市梁平县最偏远的山区小镇。邓平寿,就是这个小镇的党委书记。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一身布衣、沾着泥巴的胶鞋、洗得泛白的军用挎包和从不离身的笔记本,是他在当地群众心目中的“标准照”。他的胶鞋,曾丈量过梁平县虎城镇几乎所有的土地;他的挎包里,装满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解放前,特别是两三千年的封建社会,旧中国多讲“政声人去后”,因为爱国爱民的屈原等忠臣,众多改革家大都不得善终。改革家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江陵人),死后被抄家、掘坟暴尸便是一例。人去,讲的是为官者某时离开某地后的政声,更多讲的是人死“盖棺定论”后。少讲或者不讲“政声人在时”。这似乎成了中国的一个传统,法国人乃至欧洲敢为打胜仗的活人建凯旋门,而中国少有。  相似文献   

14.
去年10月 ,运城地区石刻研究会和运城市博物馆联合举办了“河东百通碑刻拓本展览”活动 ,在当地引起轰动。我们在观瞻、流连之际 ,被德政类《垣曲县丞张君去思碣铭》一文深深打动。读此碑文 ,首先令人深受感动的是垣曲县丞张君清廉自守、质朴俭约、超乎寻常的过人品格。嘉靖四年腊月 ,张君廷相“捧檄来垣曲。下车即淬砺牧民之志节”。对众发誓曰 :“廷相莅官 ,受人一钱 ,神毋令还乡。”既而又在衙门上贴出告示 :“敢有以一米一菜私馈者 ,罪之如法。”以至于一个堂堂县丞 ,有时也不免“釜不给炊 ,身无完衣” ,而他却“处之裕如” ,整天与贤…  相似文献   

15.
程潜将军跨越了两个不同的历史时代,他先后在湖南秉政4次,而最长的一次是建国以后的1954年直至逝世的1968年,总共14个春秋。这是近80年中执掌湖南政务任期最长的一人。  相似文献   

16.
17.
政声人去后 民心刻丰碑──记中共晋中地委书记、党的好干部裴庆生同志高厚1994年11月13日,大雪纷飞,铺天盖地,中共晋中地委书记裴庆生同志突发疾病,以身殉职。消息传遍晋中大地,人们都惊呆了!人们难以置信,他们的好书记就这样去了。玉树银花,冰天雪地,...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2月26日,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对外经济战线、科技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中共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党组副书记方毅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方毅同志  相似文献   

19.
1920年夏,准备去法留学的陈为人,到上海后,因经费困难,流浪街头,幸遇江华籍青年李启汉,被介绍到外国语学社学习,与刘少奇同学。不久,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为十月革命后,不带护照去苏俄学习的中国先进青年中最早的一员,也是湖南去苏俄学习的  相似文献   

20.
人往哪里去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与城市失业、待业相对应的是,农村也积淀了十分庞大的农业剩余人口.据测算,我国现有的农业劳动力约有1/3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农业剩余劳动力总数达1.2-1.5亿人;并且,在2000-2005年间,由于农用耕地的减少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每年还要产生600万个剩余劳动力.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首先就要解决剩余劳动力"往哪里去"的问题.实践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解决隐性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