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犏牛和黄牛的瓣胃阻塞、真胃阻塞、真胃阻塞并发瓣胃阻塞,虽然发病没有前胃弛缓多,但治愈率低,死亡率高,损失较大,而有关这类疾病的病因、病理、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等论述所见不多,特别是瓣胃和真胃阻塞时瘤胃的临床病理学(包括瘤胃运动机能的扰乱程度、胃内容物理化性质的改变以及积水等)相关变化的研究更属少见。本文就笔者4年间(1975、1979、1981,1982)在甘肃武威地区通过临床综合检查、手术探查或剖检确诊的10例瓣胃阻塞、14例真胃阻塞、21例真胃阻塞并发瓣胃阻塞和5例真胃阻塞并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发病后瘤胃机能状态作概括报道,以期为开展役用牛胃肠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笔者采用胃管内穿铁丝推送治疗牛胸段食道阻塞多例,疗效甚佳。 操作方法 取牛用胃导管1根和长于胃导管的8号铁丝1根。将铁丝插入胃导管内量取长度,一般应短于胃导管插入端2cm左右,并于胃导管游离端将铁丝弯钩为标记。在铁丝的插入端缠上胶布。先将胃管由鼻孔插入食道,至阻塞部位时,顺胃管先注入2%盐酸普鲁卡因10ml、再注入石蜡油100~200ml,然后  相似文献   

3.
某养狐场的 2只蓝狐 (雌、雄各 1只 )曾患过慢性胃肠炎 ,后突然不食、不排粪 ,要求诊治。临床症状 病狐精神沉郁 ,食欲废绝 ,有明显的腹痛表现 ,不时回顾腹部 ;不断努责而排不出粪便。其中雄性病狐腹部臌气 ,腹围增大 ,触诊腹部肠道内有串珠状的干硬粪球 ,遂诊断为直肠便秘。治疗 为软化并促进干硬宿粪排出 ,灌服植物油 10—15mL ,3 0min后再灌服大黄苏打 75 0mg、酚酞 3 0 0mg ,每日 1次。为缓解疼痛、促进循环 ,肌肉注射安痛定注射液 2mL ,10 0 g/L 安钠咖注射液 2mL ,每日 1— 2次。连续用药 2d后 ,病狐排出少量干硬粪…  相似文献   

4.
笔者先后在陕西、西藏共收治28例牛的真胃性阻塞病例,均以轻质氧化镁进行治疗,获较好效果。具体治疗方法 ①轻质氧化镁300~500g加常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1978年以来使用高渗盐水和液体石蜡从直肠直接向秘结点内注射的方法,治疗胃状膨大部阻塞32例,全部治愈。 方法是将患畜用六柱栏保定,经直检确诊为胃状膨大部阻塞后,用16号或18号静脉注射针头,接上一米左右的输液胶管,手握针头进入直肠内。将针头刺入阻塞的胃状膨大部秘结点,胶管的另一端留在体外。助  相似文献   

6.
1970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兽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牛真胃疾病34例(其中真胃炎 23例、真胃炎伴有溃疡出血的6例、继发真胃扩张而造成阻塞的2例、继发肠炎的3例),治愈率达85%。  相似文献   

7.
笔者用马白散(马钱子、白术)治疗慢性脊髓炎和顽固性前胃弛缓患牛5例,收效显著。 药方组成及炮制方法 马钱子100克,白术500克(一头成牛用量)。先将马钱子用开水浸泡,待柔软后剥弃其外皮烧掉或掩埋,以防畜禽食啄中毒,再用香油或其他植物油炸至焦黄,捞出沥油,研末,其余油不可食用,再将白术土炒后研末,二药混合拌匀装瓶备用,须妥善保管以免引起人畜中毒。 用药方法 每日1~2次内服,每次3~5克,如无异常反应可服到痊愈为止。 病例1 太康县清集乡兽医站,1985年10月住院2岁母牛一头,卧地半月余,经用抗风湿、活血止痛中  相似文献   

8.
笔者多年曾以食物疗法治愈32例初生驹胎粪难下的病例,效果良好。 自拟处方及用法 蜂蜜50~80克,食盐1~2克,香油50~100克。以温开水将蜂蜜、食盐溶化后再加入香油,用吸水球或胃管一次投服。本方适用于经反服灌肠无效的胎粪难下病例,也适于幼驹粪便干燥排粪困难的病例。 病例 1986年7月13日,商庄乡王某一自养驴驹生后当日患胎粪难下症,反复灌肠无效果,患驹不定时卧地抱胸翻滚,结膜深红,舌干燥,心博增数,呼吸粗历,停止吃奶,有时作排粪姿势。内服蜂蜜50克,食盐1.5克,香油50克,服药后由畜主按摩腹部,半小时后腹痛停止,二小时排出多量干硬粟色粪球,幼驹排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拟“油归苏枳汤”治疗马重症便秘和怀孕便秘35例,同时对牛瘤胄积食、瓣胃阻塞均获得良好效果。 方剂及用法 全当归200~300g,苏子100~150g,枳壳60g,枳实60g,青皮45g,陈皮45g,玉片15g,  相似文献   

10.
过去治疗牛原发性四胃阻塞,大都以峻泻为主,效果不佳。近年来,我们用“归芸汤”治疗14例患牛,治愈12头,治愈率达93%。 治疗方剂 刘寄奴80克、桃仁30克、当归120克、大芸60克、山棱60克、莪术60克、麻仁100克、办芍30克、枳壳80克、醇香附50克、石斛50克、葛根15克、红花30克、李仁30克。体温过高者加生地50克,并重用赤芍。文火煎汤去渣至2500毫升左右,候温灌服。  相似文献   

11.
真胃变位是牛的常发病,我校附属兽医院仅1984年3月至1985年2月2日的11个月内,就先后确诊奶牛真胃变位9例,其中5例为右方变位(顺时针),4例为左方变位。9例均经剖腹探查验证,其中手术治愈6例,死亡3例(右方变位2例,左方变位1例)。 (一)真胃右方变位 1.发病情况:5例患牛系3~7岁黑白花奶牛,其中2例妊娠6~7个月,1例正常  相似文献   

12.
奶牛真胃变位在临床上分为左方移位和右方变位。左方移位是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腹腔的右侧移至腹腔的左侧,置于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真胃仍在右侧腹腔,只是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位(即向前或向后转位),称为真胃扭转。近年来,由于集约化饲养,真胃变位有明显增多的趋势。1984年以来,笔者遇奶牛真胃移位27例,经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一)症状 真胃左方移位发生较缓慢,症状缓和。高产母牛分娩后发病较多。病牛食欲减少,粪便量少呈稀糊状,有时便秘或拉稀,并带有粘液。产奶量随食欲减少而降低。体温、脉搏、呼吸无明显异常。两侧肷窝下陷,左侧特别明显,在左肷窝触压瘤胃,往往不易触摸到,且感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有间隙,瘤胃蠕动音弱而短。在左侧肘突与肩关节水平延长线上倒数1~3肋间听诊并同时叩诊,可听到类似敲击钢管的音响。病状较剧者,左  相似文献   

13.
笔者应用中药生化汤加大戟治疗山羊和牛胎衣不下各5例,除一例灌后24小时以后胎衣才脱落外,其余均在5~10小时内自动脱落。方剂为:当归、川芎、桃仁、大戟、炮姜、益母草、香附。其中,大戟羊10~15克,牛30~45克,其余各药均按常规用量。服药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我们用自制红花注射液治疗牛的前胃驰缓病23例;其中单用本方治疗的15例,应用其他中西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改用本方治疗的5例,配合其他药物治疗的3例,均取得较满意效果。 方法是取红花50克,加水适量浸泡半小时(水量以浸透红花为宜),用文火煎煮。以三层消毒纱布压挤过滤,滤出液应在100毫升左右。若药液过多,可继续文火浓缩。待冷却后即可使用。用注射器吸取配制好的红花液20~30毫升,于左侧或左右两侧耳后凹陷处做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15.
我在临床治疗中曾遇到马食道梗塞3例,其中一例已7天滴水没入,经检查左侧颈中部食道内有粗约4厘米、长约8厘米的坚硬阻塞物,用胃管探诊未能将其送入胃内。这3例均用盐酸普鲁卡因治愈。方法是用3%盐酸普鲁卡因40毫升,对梗塞物食道周围分点注射,深达食道附近,一般注射后1小时梗塞物即后移。  相似文献   

16.
黄牛,雄,26日龄。主诉:1988年4月12日发病,病犊吃奶减少,有努责表现,排出少量稀软粪便,不见排尿。当地兽医用磺胺药物治疗,并给于补液,至翌日病犊精神沉郁,频频举尾,只排出粥样粪便,仍无尿,继用上述药物治疗2天无效,于4月15日来兽医院求治。 临床检查 病犊站立时,四肢伸直,不时磨牙;行走时步态蹒跚,表现痛苦;腹围增大,触诊有波动  相似文献   

17.
1985年10月,某养牛户一头母牛的胸部食道发生阻塞,经用自制装有二股10号铁丝的牛胃导管,涂少许液体石蜡送入食道,将其阻塞物推下,几小时后牛只即恢复正常。 制作及使用 将一根比胃导管长2倍的10号铁丝,折成二股,折头用钳子夹紧,然后拧成麻花状。插入胃导管后要距头端8cm,后端固定在胃导管末端。使用前要检查管内铁丝是否过长,插入时要慢、用力均匀,让铁丝和胃导管同步进出,以防发生意外。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西安蔬菜区遇到猪食黄瓜蔓中毒8例,治愈2例,死亡6例。一般在进食后1小时左右发病,严重的5小时左右死亡。其主要症状是不安、呻吟、眼结膜潮红、流泪。气喘、口吐白沫,排黄绿色水样粪便。继而全身发青,鼻耳发凉,大小便失禁,四肢抽搐,瞳孔散大而死亡。  相似文献   

19.
真胃积食是临沂地区几个平原县牛的常发病之一。对于本病的治疗,我们从1964年以来曾用过各种药物疗法、真胃抬杠或按摩疗法、经肠按压法、瓣胃和真胃注射法、右肷部切开真胃上部注射结合按压疗法、真胃切开手术疗法等,有些方法虽曾获得一定疗效,但治愈率总计不到20%。其中灌服盐油泻剂多无明显效果,盐类泻剂还常会促进机体脱水,加速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20.
盲肠和胃状膨大部阻塞是马属动物常发病,笔者采用验方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方剂 党参、黄芪各120g,柴胡、升麻、五味子各90g,腹痛者加乳香、没药、元胡各30g,腹胀者加莱菔子、木香、厚朴各30g,小便不利者加木通、滑石各30g,研末,开水冲泡候温灌服,每日1剂,2~3剂为一个疗程,多数病例1剂、少数病例2~3剂奏效,治愈率达95%以上。病例 李某病骡6d前发病,兽医站诊断为胃状膨大部阻塞,用大承气汤、生物软化法治疗无效转来我校治疗,经直肠检查诊断结果一致,遂用党参、黄芪各120g,柴胡、升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