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民主社会主义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潮。通过鼓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上写的是民主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观点,妄图模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扰乱理想信念,解除思想防线,引导社会主义内部分化。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不动摇,历经曲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了中国进步,改变了中国面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坚定了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和看待民主社会主义,应本着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划清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界限。划清界限必须要理清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概念及其发展;现阶段很多学者赞成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成因;同时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置于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形成的科学理论、辉煌成绩、优越制度中进行批判,对于当下统一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真理与价值相统一是唯物史观的根本方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研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中国化运用;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不断扩大,我国出现了一些支持在中国进行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声音,并声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民主社会主义,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搞清楚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特别是要划请两者的本质区别,并在实践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同时,在我们的改革实践中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彰显科学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吸收其合理的有价值的因素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6.
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是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根本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创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伟大历史进程,揭示的是无产阶级自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社会生产力理论,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其确立的生产力标准思想,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一)东欧剧变使一些民族独立国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前途产生动摇和失望, “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进一步增强。 在东欧剧变的猛烈冲击下,一些民族独立国家对社会主义感到茫然和失望,对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方向产生动摇,这种情况在非洲一些奉行“科学社会主义”的国家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协商民主应被视作中国政治文明的创造,是一种与我国基本制度特别是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民主形式、民主机制。它的形成基于唯物史观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于人民民主的现代国家理论,基于中国国情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领导工人运动、创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权力控制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权力控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权力监督,他们所主张的权力监督主要是指人民群众自下而上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和推崇直接民主的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证了人民监督国家权力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权力监督思想对以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督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可以说,社会主义国家监督制度的理论源泉就来自他们的权力监督思想。  相似文献   

11.
王超 《工会论坛》2011,17(1):155-15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伟大贡献。为何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取得如此重大突破,其原因就是: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性相结合,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并且深刻汲取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大胆借鉴资本主义文明。  相似文献   

12.
试论社会主义和民主初雪社会主义和民主的关系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民主包含国家制度和工作作风两方面的含义。本文试图就前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生在现实中国场域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特性是"现实性",这是科学社会主义有别于空想社会主义,并能够指导现实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底色。围绕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性展开,科学社会主义是兼具科学性、变革性、民族性、人民性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的现实社会主义,以科学性为理论之智、以变革性为理论之魂、以民族性为理论之根、以人民性为理论之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践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包含着对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并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在“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 ,此一概括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础本质与价值本质辨证地统一起来 ,体现了彻底的唯物史观 ,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的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张维忠 ,男 ,汉族 ,陕西礼泉县人。 1953年 9月生 ,1978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 ,毕业后留校任共运史教研室教员 ,1984年 10月调入西安政治学院科社教研室任教。现为基础部政治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讲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著作选读、中国政治思想史、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邓小平理论等课程 ,主编、参编专著、教材 10余部 ,发表论文 40余篇。主要有 :《科学社会主义教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问题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辅导读本》《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全面发展。那么 ,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全面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呢?由江流主编、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书(青岛出版社出版 ,约90万字) ,通过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 ,充分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全面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这对激励我们在新世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全面的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取…  相似文献   

17.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这一重大命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唯物史观,站在人类历史和全球发展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作出的重大创造,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理论内涵,对当代世界民主发展具有重大的思想引领意义。从历史层面看,这一命题揭示了民主成为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历史发展在其特定阶段即现代社会兴起的产物;从理论层面看,这一命题揭示了民主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权利,现代社会民主实现的道路和形式必然是多元多样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民主的成功形态,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为21世纪人类民主发展和政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8.
政治文明范畴的提出 ,丰富与拓展了人类文明观的内涵 ,对社会主义是全面进步的社会作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诠释。它是对唯物史观的发展与创新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互相作用、互相推动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澄清人们在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关系上的模糊认识,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及将来的影响进行学术探讨,海南省委党校最近召开了“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拓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说一个新的理论视域,即在宏观文明进步、现代文明成果积累的观察与分析框架中说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民主政治问题.这一观察与分析框架的建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命题的形成开辟了理论路径.这一观察与分析框架是邓小平关于中国政治发展长期探索的基本理论线索.由此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基本看法现代政治文明成果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对政治解放的扬弃不等于排斥对政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利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得国家政权不等于政治文明问题的全部解决;在历史哲学中完成对政治解放的批判不等于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说的理论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