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特殊性格、富于传奇色彩的我军高级将领许世友,当年在延安曾被囚禁受审过。关于这段史实,说法很大,真情到底如何?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对许世友将军在延安被囚禁的那段历史以及被囚禁的来龙去脉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慕安 《世纪桥》2005,(11):58-60
具有特殊性格、富于传奇色彩的 我军高级将领许世友,当年在延安曾 被囚禁受审。关于这段史实说法很多, 真情到底如何?曾经在许世友身边工 作过十几年的李永春向笔者说出了秘 密,李老曾多次聆听许将军对自己在 延安被囚禁那段历史的回忆。  相似文献   

3.
富于传奇色彩的许世友将军,当年在延安曾被囚禁受审过。关于这段历史,说法很多,真情到底如何?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对那段历史的来龙去脉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在共和国将帅中,许世友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将军。他个性鲜明,奇特,爱憎分明,情感世界丰富、深沉,特别是他忠孝两全的性情,构成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拥兵自重,率红四方面军南下,另立"中央",致使四方面军遭受重大损失。1937年3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彻底清算张国焘的错误。在"批张运动"中,由于一些极左的做法,把四方面军的许多一般官兵也牵连进去。几十年后重提这桩历史公案,许世友回忆道:"到延安以后,有人说张国焘如何长如何短,我也不作声,只要你不说到我头上我就不管。以后西路军失败,  相似文献   

5.
许世友蒙冤大骂毛泽东,有人提出枪毙他。面对这位冒死顶撞的红军虎将,毛泽东动情地说:他有错,我也有错…… 1936年底,中共中央在延安开展了对张国焘长征途中阴谋分裂党、分裂红军的批判运动。由于这场运动采用了极"左"的做法,激起了原红四方面军官兵的强烈不满。血气方刚的许世友第一个站了出来,并串连了一批在红大学习的原红四方面军的高中级指挥员,秘密商定于1937年4月4日午夜后从北门城墙脚下的水沟爬出去,重返大巴山打游击。事情泄露后,中央大为震惊。中央保卫局局长周兴亲率中央警卫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红大,将许世友…  相似文献   

6.
《党史纵览》2001,(4):54
1936年底,中共中央在延安开展了对张国焘长征途中阴谋分裂党、分裂红军的批判运动。由于这场运动采用了极“左”的做法,激起了原红四方面军官兵的强烈不满。血气方刚的许世友第一个站了出来,并串连了一批在红大学习的原红四方面军的高中级指挥员,秘密商定于1937年4月4日午夜后从北门城墙脚下的水沟爬出去,重返大巴山打游击。事情泄露后,中央大为震惊。中央保卫局局长周兴亲率中央警卫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红大,将许世友、詹才芳、洪学智、陈再道、陈锡联等30余人一起抓去,投入大牢。 作为“反革命武装集团”的首犯,许世友受到了最严厉的惩罚。在大牢中,他被带上手铐,后又被加上了脚镣;每餐吃的是很差的饭菜,原本每天必喝的酒也给断了。  相似文献   

7.
1935年秋,张国焘宣布成立临时中央,遭到朱德、刘伯承等一大批红二、四方面军领导的反对。为了铲除不同政见,杀一儆百,张国焘决计要对朱德和刘伯承下毒手。关于执行人选,他反复和自己的心腹参谋长李特商量,最后把这个特别的机密任务交给红四军军长许世友具体执行。许世友手下有一个警卫手枪营,闻名红四方面军,个个都是神枪手,百发百中。 于是,张国焘命令李特把许世友叫来,深夜面谈。  相似文献   

8.
1937年,中央开始清算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在批斗中,一些人搞扩大化,把张国焘和红四方面军的干部战士捆在一起,作为红四军骑兵司令的许世友自然在劫难逃,  相似文献   

9.
许世友将军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的我军高级将领,在他的生平史册上写下了难以数计并富有传奇色彩的篇章.许世友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曾入少林寺习武8年.他的一身“少林绝技”,使得他的革命生涯熠熠生辉.1926年9月,许世友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投身于革命事业.战争年代,他8次负伤……从战士到上将,忠实地为党和人民戎马奋斗一生.我们三人曾先后在将军身边工作过几十年(任秘书、警卫).1971年10月许世友将军曾给我们讲过他与张国焘的恩恩怨怨,我们记录下这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使广大读者对许世友将军的一生有个更全面的、多方位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程美东 《党史文汇》2000,(10):21-23
(一 )1936年 7月初 ,从湖南北上的红 2和红 6军团到达甘孜 ,与红四方面军会师。这两个军团的领导人贺龙、关向应、任弼时以及随左路军行动的朱德、刘伯承等都坚决要求北上 ,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也希望北上。曾和张国焘长期工作过、被其视为密友的共产国际代表林育英自19 35年 11月来到陕北后 ,也多次电告张国焘 ,指出“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同时为顾全大局 ,逐渐消弭张对中央的对抗 ,林育英还建议张国焘“成立西南局 ,直属代表团 ,兄等对中央的原则上的争论 ,可以提交国际解决”。在内外交困的处境下 ,张国焘被迫答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