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成 《行政论坛》2014,(6):32-37
地方政府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角色错位:即为农民集中居住的主导者和政府自身利益的追逐者。而服务型地方政府是有限政府和公共性政府,建设服务型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能确保地方政府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扮演引导者、公共利益维护者和农民权利保护者等角色。以农民集中居住良性推进为视角,构建服务型地方政府的路径是:科学定位地方政府的角色,优化地方政府的职能结构;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能力;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强化对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相似文献   

2.
农民集中居住的利益冲突与协调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集中居住是农村宅基地经济潜能释放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利益冲突.厘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被置换农户三大利益主体的利益边界,是分析和解决利益冲突的前提.农民集中居住的主要利益冲突是地方政府自利性与公共利益和被置换农户利益的冲突.应当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遏制地方"以地生财"的利益冲动,秉承农民自愿原则,防止强拆强建,并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共享与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后生活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明 《学理论》2009,(19):125-127
集中居住作为推进沪郊人口向城镇集中的手段,上海郊区针对征地动迁农民建立了统一的动迁安置住宅小区,并实行宅基地置换试点推行集中居住。为了解农民集中居住后,居民的生活状况,对生活的满意度认可,以上海远郊金山区为例,从集中居住经济状况如何,集中居住前后家庭收入状况的变化、家庭支出的变化和前后生活幸福感比较几个方面,集中对几个典型的动迁安置住宅小区,宅基地置换试点小区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就解决集中居住后居民的三个期盼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引致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空巢老人日益增多.现行的集中居住政策有利于改善空巢老人的养老环境,据此可尝试“居住家庭+家庭供养+养老保险+社区照顾+支持系统+社会化服务”的居家养老模式.具体方略是:合理规划,设计人性化的老人居住环境;利用土地收益,完善老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动员邻里,开展社区照顾;强化政府责任,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5.
王剑  刘正良 《理论探索》2007,(4):117-119
我国特殊的户籍制度约束了农民的迁徙自由,从而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为此,有必要把公民的迁徙和居住自由权重新写入宪法,制定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户籍法律制度,废除户口登记,实行人口登记,实现农村户籍管理和城市户籍管理统一化,以从根本上保证农民迁徙自由的实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徐菊英 《民主》2014,(1):31-32
<正>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工作方兴未艾,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但好事情要真正做好,在一些细节的地方也要关注,在一些举措上还需要斟酌。目前,在一些基层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如果放任这种情况蔓延,势必带来恶劣影响,希望引起关注。一、忽视百姓原有生活方式,一律要求限时集中居住。一些地方为了完成集中居住的上级要求,无视有些特殊居民多年  相似文献   

7.
未来10年西安将进入一个城市化加速发展期,更多在西安生活、工作的农民工将会转变为西安市民.如何使他们在西安安居乐业,融入西安,已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过程中必须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西安市区农民工居住现状、存在问题的调研,认为应当坚持近期措施和长远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分类、分层次、分阶段地推进农民工居住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王岩 《学理论》2012,(33):89-90
寻求制定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权的专门法律,呼吁将公民迁徙自由权写入宪法,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借鉴美国的平权措施实现对农村教育的补偿性正义,逐步建立完善的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之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将有更多的农民居住在现代化的公寓里,过上城镇生活。本文重点探讨关于实现城镇化后的农村失地老人的主观幸福感这一问题,并以成都市四个安置房小区中的老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居住地客观环境与居住地人际交往环境这两个层面因素对农村失地老人幸福感的影响,通过对数据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这两个层面的因素与农村失地老人的幸福感指数有显著的因果关系。同时,从问卷的反馈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村失地老人的幸福感普遍偏低。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应该提高对农村失地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并结合居住环境的两个层面因素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和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农村失地老人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伊刚  吕天驰 《学理论》2013,(15):50-52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农民的市民化,而农民市民化的核心则在于良好的社会融入。结合社会融入理论的分析以及对苏州市集中居住社区居民的实地访谈,笔者认为当前苏州失地农民在社会融入方面尤其是文化融入层面存在一些问题,必须从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三个层面上进行管理与服务创新,增强居民的社会认同感,实现失地农民真正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11.
最近,浙江省临海市大田镇创立了现代农民读书社,较好地解诀了政府整合能力减弱后的农民教育问题。 在目前农村大力推行的“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整治社会风气、整治居住环境”活动中,干部群众现代化意识明显增强,同时也感到科技知识的缺乏,自身素质的滞后。特别是面对加入WTO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的形势,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引导农民追求健康向上的文化精神生活,大田镇以“面向新世纪、传授新知识、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大田”为宗旨,倡导党员干部带头,吸纳群众广泛参与,外聘农技专家,内联企业基地,创…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10,(35)
<正> 针对当前城市建设用地紧张而农村建设用地大量闲置的矛盾,许多地方政府积极运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文章"。但原本理应"双赢"的政策,由于横亘其间的利益扭曲而变味:无论是"宅基地换房"还是"土地换社保",一些地方政府专注于谋地的多,着眼于农民利益的少。在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小产权房"能否合法交易争议不断。出现"小产权房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行宪法未赋予公民迁徙自由权、住房制度改革存在死角和城市化发展模式畸形等。所以,应该通过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商品化、开征城乡统一机制的物业税并将帮助公民"集资建房"列入地方政府的法定职责等途径,依法解决"小产权房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些地方的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拖欠税费,指责农民“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形象地反映了一些农村干群之间的矛盾冲突。革开放20年来,农村的经济迅猛发展,农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农村的变化与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因此,群众对基层干部是拥护的,干部与群众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但是,在农村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干群关系冲突的事在农村一些地方时有发生。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愤地说干部“不像话”…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改革和新农村示范建设的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新型社区不断涌现,农村居住方式的改变,打破了基层治理的原有格局,凸显出社区管理的难题,崇州市在农村集中居住区治理方面进行探索,对于建立农村新型社区的有效管理模式,推动农村基层的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常听到农民反映,现在中央和省上的一些兴农政策被一些干部给“截留”、“贪污”了,他们希望对那些搞“政策贪污”的干部以一定的“惩治”.对于农村和农民问题,从中央  相似文献   

17.
●费改税:农民有“六盼” ●中国股市迈开市场化步伐 ●中文域名管理权争夺战拉开帷幕 ●启动农村市场怎样加力 ●西部旅游业如何利用海内外资金 在费改税即将在全国农村推开时,笔者到农村调研,发现广大农民对农村“费改税”有“六盼”。 一盼全面了解“费改税”政策的内容。农民群众反映,他们从报纸、电视、广播中虽然了解到一些有关农村“费改税”政策的内容,但还不全面、系统、翔实,他们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能把中央和地方有关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精神和主要内容,及时向农民进行深入广泛地宣传,最好能印制一些通俗易懂的小册子,…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随着市场化、工业化的推进,现代城市开始兴起并成为社会结构变迁的主导力量。在城市化扩张和乡村城镇化过程中,社区概念经历了滕氏理想社区、传统村落社区、现代农村社区三次重大演变,农村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因被引入城市经受城市文明的洗礼而具有了农业工业化、村落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自治社区化等一系列现代特征.从而构成了当前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行政论坛》2017,(4):53-59
族裔居住隔离严重阻碍了社会群体间的良性互动,容易固化和放大种族对立,因此,一直被视为社会稳定的严重威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广州市开放程度提升,大量外籍人口特别是非洲裔黑人移民广州,非洲裔黑人聚居区出现,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居住空间分布格局、政府管理能力还是社会分层现状,都具有避免族裔居住隔离形成的优势。有鉴于此,应围绕"以服务促管理"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治理和疏导对策,避免广州的非洲裔黑人聚集区由居住分异固化、沉淀为居住隔离。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城镇和城市的高房价,阻碍了农民从农村向城市的固定性和永久性转移,而且,农民进城的就业和收入状况又不如东亚;又不似印度和拉美,可以居住在贫民窟中与家人团聚和减少流动。中国在农民进城居住方式、人口流动和财产及收入分配方面,可能表现为以下“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