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前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4年,美国学者乔舒亚·雷默提出"北京共识"以来,"中国模式"一词也经常诉诸报刊,"中国模式"已成为理论界的热点问题.但是对于"中国模式"的内涵和具体内容等问题,理论界并未达成一致.鉴于目前的研究现状,笔者对于目前"中国模式"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2.
“北京共识”与中国道路的价值意蕴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共识"的价值在于它代表了当今世界某种试图寻找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努力和趋势,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改革发展的现实,并推动了中国和世界对于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研究.中国在3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探索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文章认为用"中国道路"来概括中国的经验比较恰当.当然,"中国道路"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拓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相互关联,又有明显的区别。两者的形成过程和阶段相似,主要经验相似,面临的挑战相似,都源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但二者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基本含义不同、参照系不同、对世界产生影响的角度不同。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同时加强两大研究范式之间的交流,共同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丰富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多元探索。  相似文献   

4.
“中国模式”不是雷默提出的,而是邓小平在1980年提出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模式”是由大陆模式、台湾模式和港澳模式组合而成的“一国三制”.“中国模式”主要是依据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设计的,在1992年初具形态,发展至今,2004年后举世瞩目,并在世界经济危机中显现了相对优势;“中国模式”仍须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中国模式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而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还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它从经济层面建构了一种崭新而高效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政治层面建构了一种全新而有效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从文化层面则建构了一种开放包容、富有活力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理论先行、上下联动、刚柔相济、增量改革是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模式”讨论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式"这个概念不是在一般的社会发展规律层面谈的,而是在具体的社会发展道路上谈的。"中国模式"无非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发展类型。因此,我们不妨暂时抛开好坏之争,把"中国模式"当做一个解释性的中性概念来使用。"中国模式"无疑突出了"中国特色"的分量,它意味着"中国特色"从消极表述转变为积极表述。"中国模式"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条件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发展类型,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价值,所以"中国模式"具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7.
日前,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主办的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道路与发展模式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委党校召开。来自中央党校的王怀超教授、清华大学的肖贵清教授、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包心鉴教授、上海社科院的胡键研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历史任务,必然在于追随世界现代化进程,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为迎接全球化时代递出了一份答卷。正是在转移到现代化建设道路之后,中国在面对全球化形势时,有着从容的精神准备和一定的物质基础。而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立场是什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景如何,将是全球化语境下,对于当代社会主义历史命运问题的新的回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有关“中国模式”的研究和讨论逐渐兴起。深入剖析国内外对“中国模式”的研究和讨论,对于进一步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进一步深化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几种表现中国模式,意指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独特发展道路.这一话题,缘起于2004年5月美国经济学家乔舒亚·库伯·雷默发表的一份题为《北京共识》的研究报告.尽管北京共识在中国国内没有引起太大回应.但是,西方社会讨论中国发展道路和成功经验的热情并没有因此而减弱.相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化,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诞生60周年等重大节点的到来,以及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西方讨论中国模式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政党权威表征的是执政党的政治向心力或政治认同感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至少要区分和把握五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即政党权威与人民民主、政党权威与党内民主、政党权威与领袖权威、政党权威与政党监督以及政党权威与政党威权,等等。科学地辨析上述变量之间的共同点与异同点,才能更好地研究党的权威问题,进而有效地维系和巩固党的权威。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国出现了一种原本只有医学、商业等领域才有的怪现象——滞胀。诚然,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受到重视的同时,一系列始料未及的问题也相继而起,使得现代教育呈现一种病态现象——教育滞胀。解析我国的教育滞胀,不得不提到教育目的,特别是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目的是使其逐步具有可操作性。因为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教育质量又和我国目前的教育滞胀存在密切关系,所以对教育目的的研究对缓解我国的教育滞胀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董琦 《行政论坛》2002,(2):27-29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结构发生了整体性变迁。与此相应,政府行政模式也经历着一个重新构建的过程。实现政府行政模式的转型与重构,应该把握与行政模式相关的基本生态要素的影响与作用,构建以服务、有限、引导、公开、满意为特征的全新行政模式。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1,(1)
中国道路是观察和认识当代中国的一条重要线索。要深刻理解中国道路,必须基于中国国情,结合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以及正在进行的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道路"的一系列论述,指明了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向,深化了我们对道路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实现"中国梦"的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16.
西周以后的古代中国宗教观念较为淡薄,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古代在宗教发展尚不完备的情况下较早地出现了理性化思潮、无神论观念,儒家思想的成熟与完美为人们提供了终极关怀的最高哲学,先人而后神的人本主义文化传统大大降低了神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祖先崇拜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对其它神灵的信仰与崇拜,皇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古代中国人注重现实的功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7.
任晖 《学理论》2010,(15):105-107
著作权是知识产权中涉及面最大的权利之一。知识产权所涵盖的范围较广,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指的是通过智力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网络传播中的著作权问题是近年来知识产权中的一个新的迫切需要面对的课题。以中国现阶段网络传播的著作权现状切入,着重讨论现状表现的、正在解决的、尚待认识的等方面问题,以期引起对网络传播著作权问题更高程度的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8.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特征的均衡性分析--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价一个行政区域内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是否均衡发展是解决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均衡性互动这一视角入手,比较西安市三次产业从业人员份额与三次产业产值份额,计算三次产业就业吸纳弹性、偏离度与三次产业偏离数、分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等三个就业结构产业特征指标,描述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的偏差以及由此导致的问题,提出优化就业结构使之与产业结构达到均衡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治理形势的复杂化与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影响,智慧城市的治理问题关乎其效能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智慧城市治理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与VOS viewer,对2010-2020年间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演进趋势、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国内对于智慧城市治理的研究可分为三阶段,从关注智慧城市新形态到研究城市主体的应用实践,再到探索智慧城市的全局规划;第二,国内智慧城市治理的研究内容可分为智慧城市的建设途径、技术支撑以及实践应用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新型智慧城市、城市治理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公共安全管理智慧化等未来研究方向,为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John Cadigan 《Public Choice》2005,123(1-2):197-216
Citizen candidate models represent a significant advance in the analysis of public choice. They provide added realism to models of endogenous policy formation, relate the number of candidates to the benefits and costs associated with electoral competition and support equilibria with differentiated candidate positions, even with a multidimensional policy space. In this paper, experimental methods are utilized to test two of the model’s equilibrium predictions.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prediction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net benefits to winning an election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citizens entering electoral contests. When the net benefits to winning an election are low,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prediction that the only candidate has the median preference. Furthe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when net benefits are high, two members of the electorate with preferences close to and symmetric about the median enter the election, although convergence to this equilibrium takes time. Because entry is costly, having multiple candidates lowers group payoffs and may be seen as ineffici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