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次峰会后看二十国集团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舒  宫玉萍 《当代世界》2009,(11):51-53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二十国集团(G20)成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平台,这是发展中国家首次以平等姿态与发达国家共同参与全球治理,意义深远。G20占世界人口的2/3和全球经济总量的90%、世界贸易总额的80%,具有相当广泛的代表性。G20迄今为止已经分别在华盛顿、伦敦和匹兹堡召开了三次峰会,在推动世界经济逐步走出危机泥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匹兹堡峰会更是将G20确定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并决定每年召开一次峰会,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动荡,各国经济普遍受累,国际社会要求改革国际金融体系避免危机重演的呼声日盛,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中国、巴西等发  相似文献   

3.
由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两大重要国际金融组织以及国际金融监管体系领域均实现近年来最大改革,新兴市场国家崭露头角。但是在国际金融体系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中国应以G20为主要平台,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继续深入,加强国际监管协调,支持储备货币多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同步推进区域和双边金融合作,以真正实现全球金融安全网。  相似文献   

4.
发端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继续蔓延和深化。危机暴露了长期以来一直由美欧主宰的现行国际金融经济体系的不合理,扩大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权、发言权和决策权已势在必行。主要各方围绕金融、经济和政治权益,正在展开重大博弈。国际金融经济体系改革能否成功将取决于各方能否在平衡权益上达成妥协,找到一种新的协调合作方式,建立一种新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点击     
辽源供电公司内部职工子女招录考试中,录取5人,其中4人并列第二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  相似文献   

6.
一、二十国峰会召开 倡导改革促增长 9月5日-6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岗位。会议闭幕时,峰会发表了《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领导人宣言》。宣言指出,刺激增长和创造就业是该集团的优先任务,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6,(19)
正9月4日,中国杭州。在当天下午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致开幕辞。在致辞中,习近平说:"8年前,在国际金融危机最紧要关头,二十国集团临危受命,秉持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把正在滑向悬崖的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和复苏轨道。8年后的今天,世界经济又走到一个关键当口。"在这个关键当口,"希望杭州峰会能够为世界经济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让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  相似文献   

8.
崔天凯 《国际展望》2013,(2):I0001-I0001
回顾历史,二十国集团可谓成绩斐然。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峰会应运而生,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带领世界经济走出危机。二十国集团的成功,在于其成员涵盖了主要的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有较好的代表性,并且总体上体现了各成员平等参与、民主协商。相对于八国集团和“8+5”对话会机制,它更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协调应对世界经济领域的重大风险和挑战。这是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庞中英 《当代世界》2013,(10):15-18
二十国集团(G20)圣彼得堡峰会是全球经济治理史上的里程碑 俄罗斯担任轮值主席国的G20第八次峰会于2013年9月6日结束。如同以前的峰会,这次峰会也发表了《声明》,即《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领导人声明》。  相似文献   

10.
杨明华  李晨 《当代世界》2009,(10):37-39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到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和欧元诞生的启示,十几年来,东亚地区各国均致力于金融市场的改革和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寻求推动和完善东亚地区金融合作的途径。时隔11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东亚地区的金融安全再次面临着巨大威胁。只有进一步推动和完善东亚地区的金融合作,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金融危机对东亚地区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