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之歌     
《正气》2000,(7)
踏着冬天的残迹 ,你庄严地走进我的心里 ,用那无边的温馨 ,揩去我那寒冷的记忆。呵 ,春是这样妩媚、和煦 ,苏醒的心能不为之颤栗!小雨飘洒起感激的泪滴 ,嫩绿倾吐着爱情的消息 ,我要化作纯美的鲜花 ,春天有多么情深 ,我就有多么热烈、多么艳丽!春之歌  相似文献   

2.
利令智昏     
有人说,贪官并非笨蛋,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聪明着呢,只是没有把聪明用到正地方.这话我信.福建省建阳市原市委副书记李兵就是这么一个人.特剐是他那关于"埋地雷"的比喻,就足以作为他聪明智慧的佐证.他说:"领导干部违法就如同给自己埋地雷,有的是定时的,有的是不定时的,埋得多了,自己都不知道埋在哪里、埋了多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一颗会被引爆……"这比喻,多么形象,多么富有哲理,又多么耐人寻味!你能说他这个市委副书记不聪明、没水平吗?  相似文献   

3.
<正>家,多么温暖的名字。家里有疼爱你、呵护你、养育你的亲人。家是你吹了风、淋了雨、受了委屈疗伤的地方。这样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我们没有理由不爱它、不守护它。爱家,我们义无反顾。曾经我以为,让我奋不顾身爱着的,是那个有着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的家。直到2005年,机缘巧合让我从塔城来到了一六六团,那个曾经满目苍凉,道路泥泞,黄沙漫天的团场。看到这一幕,我满眼嫌弃。那时候的我,是多么地怀念我的家,我的那个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3,(3):110-111
【求助记录】《美国社会学评论》最近刊发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现代人真正的朋友越来越少了,1/4接受调查的人甚至认为没有任何人值得信任。我是一个职场新人,看了上面的报告感到很迷茫。在公司,每个人都面临着生存、竞争、发展的压力,像我这样阅世不深的从业者多么渴望有几个要好的朋友,能够相互帮扶。请“三T公司”的职场专家告诉我,什么样的朋友值得交?  相似文献   

5.
缺憾之美     
盛丽秀 《党课》2021,(2):108-109
很久以前读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农夫汤姆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可是有件事让他感到有些遗憾——他的羊群里还有一只黑羊。汤姆盘算着要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  相似文献   

6.
漫天的白雪,呼啸的北风,摇摆的枝条,构成了一幅冬的图画。有人说,冬天冷漠,太孤寂,没有生机,使人绝望。但我却不这样认为。冬是春的前奏,是春的希望,他孕育生机。  相似文献   

7.
哲学故事     
《学习导报》2014,(17):45-45
古希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人外出忘了带钱,便向他的邻居借。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不还钱,邻居便向他讨债。这个人坦然地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当初借钱的我。”赖账不还,邻居发了脾气,一怒之下就挥手打了他。赖账人要去见官告状,这位邻居对他说:“你去吧,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当初打你的我了。  相似文献   

8.
郭庆晨 《前线》2010,(4):55-55
<正>见过这样的党员干部,动辄就标榜自己多么多么有本事,有能耐,有才气,仿佛别人处处不如他,似乎他事事都比别人强,整日陶醉于自我欣赏中。你若让他承认技不如人、艺不如人、才不如人,那是万万不可的。其实,即便再有本事的人,也未必是万事通、无人能及的全才。孔夫子如何?他被尊为圣人,但并不认为自己已经穷尽一切。这方面,《论语·  相似文献   

9.
架子     
正一个人在高位上久了,就会有架子。我得,好像是某大的一次校,某台著名主持人去了。他青春的身影在舞台上出,下面的生高了,狂呼他的名字。他却突然不高了,色沉地看着台下。生很快他的呼有,而喊他老,他笑了。我在机前看到一幕,很不解,生直接喊他的名字,多么切,他怎么就不高了呢?又一次,我看到某个官直接喊他名字的人面目狰、出怒,我才明白,一个人在某个高位上久了,就有架子。  相似文献   

10.
正在这暴风雨的时代里,我往往禁不住为自己悲观了:第一是身体太坏,第二是感情过重。身体坏使我少做许多事,长期的跋山涉水我都干不来;感情重使我容易兴奋,容易生气,也容易伤心。在不兴奋、不伤心,心平气和的时候,我往往幻想着自己将要参加种种生活,是多么的美丽,多么的英雄,多么  相似文献   

11.
肖德安 《新长征》2011,(4):64-64
某单位一领导对其下属说:“我这个人有点不拘小节……”言外之意,他的大节还是不错的,他的小节无损于他的大节,希望大家都能理解他、体谅他。 “小节无损于大节”——一、事实会是这样的吗?  相似文献   

12.
档案工作是一项平淡的事业、平静的岗位、平凡的工作,没有打动人、震撼人的热点和亮点,甚至引不起大家的关注。但档案人长年累月地工作在这样平凡的岗位上,用平凡的工作和不平凡的业绩诠释着"坚守"的含义:坚守平凡就是崇高。让我深受触动的有这样一件事。那年,一位叫何俊良的独臂老人来到我们档案馆,他说:"我把一条胳膊丢在  相似文献   

13.
正虽然我和老公是自由恋爱,但是真正了解老公,还是在结婚以后。老公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所以生活中极少听到他的甜言蜜语。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如果真到了那么一天,希望你走在我前面……"我一时有些懵得不能接受,他接着说:"你不要误解,我没有别的意思,走在前面的人是幸福的,可以得到另一个人的无微不至的照顾,而另一个人却会独自承受孤独……"他还在说着什么,但我已经听不下去了,悄悄转过头,感动  相似文献   

14.
感念那块土地韩石山我感念那块土地,这感念是和一个人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我知道他的名字,可从没有叫过,无论是当面还是背后,都称他韦主任。就是在别人不清楚我说哪个韦主任的时候,我也只是轻轻地说一声他的名字,然后高声说;"就是这个韦主任么!"不是他的职务多么...  相似文献   

15.
1991年3月30日,父亲程子华安详地躺在灵柩里,像睡熟了一样.我握着父亲那双冰冷伤残的手,千呼万唤,多么希望能够唤醒他.我不愿相信,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隔开了我们.泪眼望着礼兵们抬着父亲的灵柩缓缓走出总后礼堂,我的思绪却好像随着父亲最后的人生历程漂移,追忆着父亲的一生.父亲的一生,可以说是中国革命史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据报载:武汉石油化工厂供电车间工人熊志华省吃俭用,先后捐款上万元,帮助20余名病残特困者。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人活着不能光顾自己,还应多帮助别人。我每月收入二三百元,月月用不完。我想做个‘精神万元户’,让病残特困者过得好一些,这比我一个人吃好、穿好更有意义。” 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啊!在一些人由于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的影响,正在不择手段地拼命为自己捞钱的时候,熊志华却追求做个“精神万元户”,这不能不令人赞叹。 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人除了衣食温饱,还有更高的追求,这就是高尚的精神方面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孜孜追求到永远早在学生时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就经常在我的脑海中回荡,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信念执著的追求、至死不渝的革命精神,时时在鼓舞着我、激励着我。中国共产党──我是多么希望成为这个伟大群体中的一员!师范毕业后,组织安排我到一个交...  相似文献   

18.
“打工仔”     
远夫 《党员文摘》2007,(3):25-25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似乎从来没有快乐过:倒霉的日子一天接着一天,糟糕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烦恼无休无止,终日忧心忡忡.愤怒、暴躁影响着亲情、友情。多么讨厌、多么残酷的生活!如果恰巧你就是这样的人,请别气馁,你能改变这一切,如果你了解并熟练运用“90比10法则”的话!  相似文献   

19.
一柽 《前线》2009,(8):60-60
季羡林先生在《风风雨雨一百年》里,谈了自己如何出文集——他不愿如有些人那样,“悔其少作,竭力掩盖自己幼年挂屁股帘的形象.尽量删削年轻时的文章。使自己成为一个一生一贯正确、思想感情总是前后一致的人”.而是执意要原样保留,既不删削也不撤掉.“不管现在看起来多么幼稚,甚至多么荒谬,我都不加掩饰.目的仍然是存真”。  相似文献   

20.
良知无价,10万原始股难撼记者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晴 《廉政瞭望》2007,(5):46-47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不是为名利金钱而活,而是为了良知正义而活,他们犹如黑夜里的火把。进入记者这个行当,我才知道,做这样的火把,是多么的艰难,也是多么的快意恩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