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世亮 《奋斗》2012,(11):41-43
正当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入关键期之时,党的十八大已欣然临近。亿万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憧憬和期待。9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论及十八大会议时连续五处提到“全面”、六次提到“人民”。比如,“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和“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等关键词。从字里行间透视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施政方略会更加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目前情况下,我们既要坚信党中央致力于走共同富裕之路的目标和决心,也要看到分配制度改革取得的积极进展,还要看到人民群众对缩小收入差距充满新期待,亟待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人民群众主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是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60年的基本经验.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已进入一个十分特殊、十分关键的历史阶段,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的根本性、决定性意义和要求更加突出.在当前形势下,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关键的是要高度关注民生,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最根本的就是要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真正解决好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执掌政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回顾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其中最为宝贵的一条经验,就是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将党和群众的关系,比之如鱼水,喻之为血肉,视之为种子与土地。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都是通过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取得的。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就在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太原市委、市政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开展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活动为抓手,以此树立起党和政府服务群众的"品牌",动员全市上下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让人民群众更多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5.
人民立场是《论联合政府》的基本价值遵循。顺应人民对"建设新中国"的基本要求并坚持"走团结和民主的路线",实现全国力量的动员,这是毛泽东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反思中国抗战的曲折历史,并对抗战以来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分析审视后得出的结论。同时,毛泽东在该文中强调,要制定"一个互相同意的共同纲领",建立"一支彻底站在人民立场上的军队","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解决民主民生问题,保持"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等举措,指明了坚持人民立场的途径,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更大胜利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6.
语丝     
《当代党员》2014,(9):2-2
我们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7.
李抒望 《党课》2011,(9):10-1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回顾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其中最为宝贵的一条经验,就是必须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90年来,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路线、群众利益,  相似文献   

8.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共产党同历史上一切政党的显著区别之一,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们党的长期历史之中.进入21世纪,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扬了"永远代表人民利益"的旗帜.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08,(10):8-12
我们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关键在于两条:一条是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另一条就是切实抓好反腐倡廉,确保我们党永不变质、永不脱离群众。古今中外的经验教训都证明,如果经济搞不上去,人民群众的生活得不到改善和提高,就会失信于民,最终会垮台;  相似文献   

10.
宁夏军区某给水团1974年组建以来,一代代官兵始终把我军宗旨牢记心中,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为民找水打井1600多眼,受到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的褒奖和鼓励,赢得各族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被誉为"大漠水神"。他们服务人民的伟大实践,彰显了对党忠诚、舍己为民、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从深层次挖掘和剖析,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因水而贫的特殊民情,催生了某给水团服务人民之责。社情民情关乎党的执政理念,体现国家工作重心。某给水团38年如一日,始终为人民利益而战,最主要的一条,就是他们始终  相似文献   

11.
梁新 《学习月刊》2012,(16):1-1
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具体体现。拿什么检验改革发展成果?那就是民意更加受到尊敬,民生在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上升,群众的满意度越来越高,群众更具有安全感。  相似文献   

12.
新闻秘书     
《当代贵州》2011,(5):8
贵州看点[新动向]人民群众安全感连续4年提升2010年贵州全省人民群众安全感达86.98%,比2009年上升2.61个百分点,连续4年持续提升。[新成绩]贵阳"鸟巢"完工  相似文献   

13.
善于倾听民声,就是要广开社情民意表达渠道,走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中间,了解基层需求,明白群众真实意愿。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当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善于倾听群众呼声。  相似文献   

14.
坚定地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是我党反腐败斗争的一条基本历史经验,也是新时期反腐败斗争中党中央反复强调的一条基本原则.深入分析当前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的现状,系统探讨人民群众有效参与反腐败的具体机制,对于顺应民心民意、发挥民智民力,深入推进铜陵反腐倡廉,有效保障“四个之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开展了土地制度改革运动,积极发展解放区的生产,加强统一战线工作,认真搞好整党运动,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最后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战争的历史证明,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坚持这条成功的经验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静 《奋斗》2011,(8):45-47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总结了90年来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宝贵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其根本正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重要判断既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和执政宗旨的强调和继承,又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内涵深刻、意义重大,需要我们认真理解和领会。  相似文献   

17.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坚持把社区管理和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扎实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让党旗在街道社区高高飘扬。"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兰州市积极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具有西部省会城市特点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永远为人民而奋斗”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贯穿的一条主线.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从我们党面临的几个危险来看,说到底,都是脱离人民群众的问题,这是最大的危险。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需要在抓好正规化与职业化建设的同时,更加凸显检察机关的人民性与群众性。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期待和新要求。两年来,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检察院多措并举,在"关注民生,走近群众"主题实践活动中,努力探索破解民生难题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取得了实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与赞扬。  相似文献   

20.
正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抗日武装力量。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且没有稳固的后方根据地和必要的给养,东北抗日联军的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然而,他们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始终战斗在抗击日寇的最前线。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写在旗帜上抗联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把抗日与工农群众日常经济政治斗争密切联系起来,并把民族革命战争提高到土地革命阶段,作为当时的中心任务。1937年7月,东北抗日联军入队誓约书把爱护同胞人民作为誓约第二条内容,即:"我必定要爱护同胞人民,决不敢倚仗势力,利用机会欺侮人民,或营私作弊。对于同胞妇女和劳苦兄弟,特别尊敬和保护他们。"这个誓约只有三条,第一条讲忠实抗日救国,第三条讲遵守纪律,保守机密。由此可以看出,打击敌人和保护人民是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