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遗传资源立法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阻止生物多样性的快速消失以及预防对生物资源和传统知识的不当利用,规范生物资源和传统知识的获取,确保公平分享因其利用而产生的惠益,印度于2002年制定了《生物多样性法》。目前,我国已经启动制定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法律的立法程序。由于我国与印度在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流失等方面具有类似的国情,因此,《生物多样性法》为我国制定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的法律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传统中医药知识是否需要法律保护以及如何进行专门法律保护,业已成为传统中医药知识领域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的重要问题。在传统中医药知识需要专门法律保护业已成为普遍共识的前提下,以获取和惠益分享为核心内容的传统中医药知识专门立法应是最佳选择。以《中医药法》起草为契机,传统中医药知识专门立法不仅面临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3.
赵瑾 《行政与法》2011,(1):68-71
建立遗传资源的获取管制和惠益分享法律制度是我国目前环境立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确定立法模式、规范遗传资源的获取途径及惠益分享条件和内容是难点.制定以专门立法为主、修改既有法律为辅的双层立法模式体系,并对其中的主管机构、遗传资源的获取步骤、惠益分享等制度提出具体安排,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我国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立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小勇 《法律科学》2007,25(1):142-157
当前,我国遗传资源流失的问题非常严重,现有的法律存在较多的缺陷,无法有效阻止遗传资源的流失.因此,我国有必要遵照《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要求建立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法律制度.我国应当采纳单独或专门立法的模式,未来立法应包括目标和原则、适用范围、国家主管部门、获取程序、事先知情同意和共同商定条件、惠益分享和监测机制等七个方面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5.
论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中的事先知情同意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天宝 《现代法学》2008,30(3):80-91
为了应对遗传资源利用中的"生物剽窃"现象,对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进行有效管制,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借鉴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引入了事先知情同意的程序制度,并为各国建立国家与利益相关者的双重事先知情同意制度确立了国际法框架。事先知情同意要求遗传资源获取申请者应在其生物开发活动开展之前的合理期限内寻求相关主体的同意,在这段时间内相关主体可以根据获取申请者以合理方式提供的信息做到全面知情,并以特定格式就获取申请者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安排作出明确的、肯定的授权。  相似文献   

6.
韩飞 《法制与社会》2010,(4):242-243
我国是世界上12个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而与之相对应的研发水平及创新能力却较低,这使得我国长期成为发达国家生物剽窃的对象,遏制生物剽窃刻不容缓。第三次修订的《专利法》已明确规定遗传资源来源的披露制度,原国家环保总局也在进行保护遗传资源的前期立法。然而对于我国而言,切实有效的遏制生物剽窃的首要途径就是制定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的专门法律。  相似文献   

7.
生物遗传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之一。《生物多样性公约》首次引入事先知情同意制度,有关国际公约、国际准则及其他国家的立法实践都不同程度予以采纳。我国生物遗传资源流失严重,而国内有关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保护的立法严重匮乏。我国应及早设立符合我国国情的PIC制度,完善相关申请、批准制度,保证惠益分享安排公正合理,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8.
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与惠益分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地球上物种资源的不断减少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对生物遗传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发达国家加紧对生物遗传资源的控制和掠夺,而我国生物遗传资源流失的情况严重,急待加强对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惠益分享。本文分析了我国在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惠益分享法律法规方面的不足及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完善办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地球上物种资源的不断减少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对生物遗传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发达国家加紧对生物遗传资源的控制和掠夺,而我国生物遗传资源流失的情况严重,急待加强对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惠益分享。本文分析了我国在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惠益分享法律法规方面的不足及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完善办法。  相似文献   

10.
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关知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今其保有却不断受到威胁。菲律宾不仅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规范生物勘探的法律,而且与此相适应,制定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传统知识的专门法律。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菲律宾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立法形成立体交叉模式,建立了堪称世界上最为完整的生物多样性及相关知识的法律保护体系。菲律宾经验对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立法几近空白的中国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