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察疾病的四种方法,简称“四诊”。班主任在转化差生过程8中,不妨也作一番“望、闻、问、切”.对差生作一次全方位诊断,找出差的“病”根.使转化差生工作能取得预期效果。“望”:多长几双眼睛.多观察差生的言语、.行动、表情、神态、衣着等.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对差生作一次分析。‘“闻”:多长几双耳朵.认真听取班级同学、科任教师、家长对差生的不同意见。把这些不同意见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做到心中有数。“问”:有些差生“差”的原因.或者家庭变故.或突发事件的打击.或社会某种现象…  相似文献   

2.
由于担心升初中要交纳高昂的择校费会给父母带来负担,宁夏银川市13岁的小学毕业生秀秀(化名)永远地离开了人间。她在留给父母的短短100多字的遗书里说,“我是个差生”,“我死了可以帮您节约10万元”。(《南方都市报》,7月25日)  相似文献   

3.
搞好差生转化,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减少缀学。现将我转化差生的方法简介如下。1.反思过去,认识自我认识错误是改正错误的第一步。通过班会、学习讨论会或学生座谈会,把差生组织起来,认真分析每位差生的表现,寻找差的根源,最后让学生写出自述报告,从而在思想上使学生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2.提高认识,积极引导组织差生反复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管理规则,明确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形成正确的行为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由差生讨论写出“好学生的标准”小论文,然后在班内开展讨论。3.确立目标,促进转化针对差…  相似文献   

4.
写好差生的评语虽是费动劳神之事,但我总是把它作如一次教育的契机,始终坚持一个目的,即促其由“差”变‘好”,达到良性转化。几年来,既在怎样写好差生评语方面乍了一些尝试,并有了点滴体云。一、改变人称。我一改“该生怎样”的鉴定式写法,将“谁生”改称“你”,使彼此间的心理距离拉近,好像在愉悦的气氛中相互谈心。如我给一位体育成绩好,但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写道:“你的体育成绩很好,如能将在运动场上的拚劲用到学习上,学习成绩肯定会好起来,你说是吗?我相信你c”这样写出的评语较自然不生硬,差生就乐于“听”,易于…  相似文献   

5.
2005年10初,针对当前教育界反响较强烈的“差生”问题,我们分别在太原、石家庄、湖南等地采访了部分教师、学生及家长。所谓“差生”,就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的学校似乎更细化,对学习成绩欠佳、品质出现某种偏差的学生,冠以“双差生”。一些地方学校,无视教育部三令五申的有关规定,仍然单纯地以学分为目的,以追求片面的升学率为办学宗旨,分什么“慢班”、“快班”,将“差生”安置到教室的最后,有的干脆把学生撵回家。被推向社会的“差生”,大都是中学生。他们的受教育权被剥夺了。一些被推出校门的“差生”徘徊在犯罪的边缘,往往是一念之差…  相似文献   

6.
要对差生进行“感情投资”,用“师爱”去感化学生;不要不管不问,放任自流,或者讽刺、打击、挖苦,甚至大声呵斥。要注意情感的自理平衡;不要对自我约束力差、智商较低、表现不好的差生流露厌恶感,更不要对部分差生偏爱而对部分差生唾弃。  相似文献   

7.
差生的期盼     
成为差生不是我的选择,如果可以选择,我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做一名优生。我也渴望拥有优生那样的“幸福”,但,因为我是差生,所以,我背负了那不情愿的“苦涩”。后排位置,差生的专座?明天,老师就要按成绩排座位了,那是差生苦涩、凄凉的日子。差生们多么渴望今天的太阳永远不要下山,这样明天的太阳就永远不会升起——但是这只不过是差生的渴望而已。地球不会因为他们而停止转动,太阳也不会因为他们而停止升起,夕阳西下的规律,每天终究要来临,位置终究要换。走进教室,放眼望去,后两排坐的全部是差生,他们的头俯得好低、好低。虽然他们知道老师根…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条处理师生关系的原则,即对待学生应: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挚友;“管如严父”,即对学生有严格的和坚持不渝的要求。应严格按照教育方针和思想品德的教育任务,对学生严加管理,一发现“越轨”行为,便应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爱如慈母”,即施以慈母般的爱心,去热爱每一个学生,用春风化雨般的态度去全面关心学生,将自己的一腔情感全部倾注到学生身上,以爱的雨露去滋润、转化每一位差生,对差生尤应厚受。“亲如挚友”,即师生间差立起挚友般的关系,做学生护哈心人。对学生应以心换心,U成对诚,在心理上相通相容,…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到南昌市少年管教所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少年犯罪分子中75%以上是当年中学的“差生”,由于在校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而走上犯罪的道路。通过调查研究,结合近几年教学实践,我感到抓好以下几方面,是开展对差生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这对于差生的转变是很重要的。一、正确理解差生心理,是开展对差生教育的前提我们看到,一般中学生具有的感情、思想、心理变化、生理发育,差生也有。他们很  相似文献   

10.
文廷海  丁光泮 《求索》2008,(7):226-229
苏辙在集解《春秋》时,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春秋》的思想进行解读。政治思想,首先从“尊王命”、“正周班”、“尊王官”、“尊王人”、“王者无敌”、“天子无出”、“天子不会”第一次对《春秋》“尊王”之义进行全面的解说,这是苏辙《春秋集解》的重要贡献。此外,夷夏之防、“轻刑慎杀”等政治思想,也阐发新的见解。伦理思想,以“隆君父”为说,强调《春秋》的政治教化意义和“诛心”的作用。史学思想,说经以《左传》史实为本,标举《春秋》“书实”的思想,对春秋时代作“通变”性的历史考察,灌注了自觉的史学意识。苏辙《春秋集解》阐发思想内容丰富,对当时“以意说经”的《春秋》学风有所矫正。  相似文献   

11.
打开关于“唐僧”的网页,实在惊诧不已。绝没想到,人们对这位亦人亦神的和尚竟然如此感兴趣。当然,大多是拿他当“话耍子”来搞笑,来开涮的,什么“唐僧办教育”“唐僧的隐私”“唐僧评先进”……数不胜数,光是杜撰唐僧的著作,就有《家书》、《日记》、《回忆录》、《密信》、《遗言》、《自述》、《报告》、《废话》等许多种,关于从学术方面进行研究、探讨的却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12.
吴绪成 《世纪行》2006,(12):15-16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和谐文化源远流妊、蹲大精深。关于“和”与“谐”,距今1900多年的《说文解字》解释“和”,是“相应也。从口,禾声。”形声字。《广韵》进一步解释“相应”是“声相应”,与声音和语言有关;《说文解字》解释“谐”,是“从言,皆声”,也是形声字,与声音和语言有关;《广雅》和《玉篇》对“和谐”二字的解释一致,都可以同义互文,都与声音和语言有关。  相似文献   

13.
黄河 《半月谈》2004,(7):64-64
“差生”这个词,纯粹是为了话题讨论之便不得已而用之,实际上,我们认为正在成长的孩子更多的只是存在个体上的差异,而不能单纯地以学习成绩来判定他们的优劣。但是,  相似文献   

14.
《诗》是孔子所编订的文本之一,在后来儒家的传统中形成了一种“诗教”传统。在此就需要讨论一个问题,孔子的《诗》教何以成为一种教化。这里核心在于《诗》的本质与教化是否一致。教化是这样一个过程,即是化单一为普遍的过程。而就《诗》而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情”,即诗咏情;二是“言”,所谓“不学《诗》,无以言”;三是“思”,即是《诗经》中所蕴含的“微言大义”。在诗之“情”中,有作为单一物的“情欲”“情绪”,以及作为普遍物的真情。《诗》通过对情欲和情绪的扬弃,使学者对“天涯共此情”的真情进行把握,从而化掉了单一的方面,获得了普遍性的规定。就“言”的方面,《诗》通过优美的语言促使单一的对象从个体之域走向公共之域,成为普遍物。而“思”则是以“喻”的方式,主要是主体的领悟和阐释,使得“道”向主体自身敞开,这就使得处于幽暗的直接性之中的“道”走向了现实的普遍性,在主体的“思”中澄明和彰显。由此可以看出《诗》本身就具有教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改变世界》、《永不言败》、《心灵巨人》、《关注“十一五”》……走进北京图书大厦,“优秀出版物回顾展和学习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图书专架”迎面而立,两百余种新书赫然入目。“不灭的精神”,“曾经的岁月”,“时代的辉煌”,仿佛凝成一幅幅图画,牵引着人们的目光,让人强烈感受到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独特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6.
雷永强 《前沿》2011,(16):10-14
乐教在先秦为儒家所重,其与《诗》《书》《礼》《易》《春秋》并称为六经。“广博易良”四字从动机论、知识论、方法论以及价值论四个维度切实、全面地体现了儒家乐教的内在特征。“广”即“广其志意”,表现了先秦儒家乐教的“尚志”趣向;“博”即“博学于文”,展示出儒家乐教的致知进路;“易”,取之于“易则易知,简则易从”,表现了先秦儒家乐教的教化之方;“良者,善也”,它真实地反映了儒家乐教以“成德”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郭莉 《公民导刊》2007,(5):44-45
口齿不清的牛顿,全校倒数第一的丘吉尔,被赶出学校的爱因斯坦,逃学为读书的三毛……曾经都是老师眼里的“笨蛋”,和不可造就的“废品”,可他们偏偏得到历史的认可,成了当之无愧的杰出人物。这是对教育的嘲讽,还是对教育的启示?——作为新兴英语培训学校的一名年轻老师,我常常“遭遇”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差生”,也常常用这样的问题警醒自己。  相似文献   

18.
《桂海论丛》2013,(1):2+133-F0002
孙春晨,男,江苏省扬中市人,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兼任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道德与文明》杂志副主编,主要从事伦理学理论、应用伦理学的研究工作。出版《市场经济伦理研究》、《生死论》、《伦理新视点》、《人生幸福论》等专著,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道德与文明》、《人民论坛》、《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面向生活世界的伦理人类学》、《符号消费与身份伦理》、《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穷人经济伦理问题》、《经济伦理学:从构建体系走向问题意识》、《“人情”伦理与市场经济秩序》等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伦理新视点》(合著)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专著类”二等奖、《人生幸福论》(合著)获国家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人情”伦理与市场经济秩序》获“中国伦理学会首届学术奖”论文类二等奖。  相似文献   

19.
每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成绩优良,但差生却客观存在着。如何转变差生,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这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也是搞好班级工作的关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对待差生要有爱心、耐心和信心。一、向差生献爱心班主任没有不喜欢优生的,可对待差生,有的班主任却不能正确对待。比如:差生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班主任就动辄发火、训斥乃至体罚,甚至清差生回家把家长叫到学校来,使差生对班主任又恨又怕,以致厌学,加重自卑感。同学们的嘲笑、老师的冷落使他们失去信心,往往造成恶性循环,使他们破罐破摔…  相似文献   

20.
陈良中 《求索》2007,(12):218-222
朱子认为王安石《尚书新义》伤于“凿”,苏轼《书传》伤于“简”,林之奇《尚书全解》伤于“繁”,吕祖谦《书说》伤于“巧”,他对宋代具有影响的四家《书》说给予了一字评,结合四家著作可见朱子的评价是精当的。对四家《书》解利弊的总结,奠定了朱子阙疑、废序解《书》、反对注脚成文的注释《尚书》的基本原则,形成了他对蔡沈作《书集传》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