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加深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内容。因此,全面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对于加深理解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坚持社会主义就要摆脱贫穷,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断,从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任务(途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蕴含着社会稳定、和谐等意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治国方略,是沿着邓小平理论指引的方向继续开拓前进的必然结果,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逻辑延伸和继承发展,两者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重要理论成果,后者又因其所面临和所要解决的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而具有新特点和新创造  相似文献   

3.
从部分富裕到共同富裕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始终把共同富裕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大目标,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向。他认为社会主义实行的就是富民政策,就是要让人民都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但是在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时,邓小平同志始终同主观随意性区别开来,坚持从我国的具体历史环境和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作为评估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准,认为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实现社会主义未来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必须经过由部分富裕到共同富裕的过程才能实现。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我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坚持共同富裕和防止两极分化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他一贯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许多文章和讲话都论述到这个重要问题.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坚持共同富裕和防止两极分化的论述,对于我们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浅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是共同富裕思想的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为引导人民脱贫致富,他提出了一系列极具理论和实践价值的观点,科学地指出了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为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全面把握和正确继承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对于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其经济思想特别耀眼,为人们所瞩目。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关于改革开放促经济发展的思想;关于通过先富然后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的思想,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新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围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等主题阐发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并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此基础上,采取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加强贫困治理有效举措。从理论渊源、主要内容和时代发展三个方面阐释了邓小平的贫困治理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渐进发展过程,共同富裕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贫富差距的持续拉大.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重温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思想,就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税收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维护机会平等,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一思想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科学回答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实践进程和实现途径,正确阐明了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与允许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关系,处处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真理光芒,不仅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之际,深刻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对于更好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任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生产关系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本文从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辨证统一 ,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的有机结合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逻辑联系三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的生产关系思想  相似文献   

11.
试论邓小平非均衡发展与共同富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与共同富裕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其蕴意深刻。部分先富和先富帮后富的指导思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以及"三步走"的战备目标是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的主要内涵,而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总体目标,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宏观调控,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独具慧眼地认识到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对如何实现农民富裕,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独到的思考和探索.尽管毛泽东的探索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但其关于农民共同富裕的一系列观点,为邓小平理论中共同富裕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邓小平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理论,选择了正确的战略步骤,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观在当时的环境下不可能过多地关注农民负担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共同富裕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发展了共同富裕思想.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和逐步完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在经济发展政策上的连续性和全新性.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者,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富裕"现则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要内容精华所在.本文作者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现的缘由、基础和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发展与探索中形成的一个新的重大理论创新性成果。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形成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思考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本质概括,科学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所蕴含的制度性、人本性、渐进性等重要特征,深刻回答了中国与人类文明以及历史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的共同富裕,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逻辑,宣告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客观形成,彰显了中国共同富裕思想对人类文明的重大原创性理论贡献,主动承担着21世纪社会主义兴盛的理论使命与历史自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共同富裕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最坚定的拥护者和继承者,以共同富裕思想为理论指导,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引领人民不断探索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并提出相关思想理论,为新时代新理念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石,提供了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向强国之路的行动指南。在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如何理解共同富裕与同步富裕,对于改革进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错误地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同步富裕,认为社会主义就应该人人有饭吃,而不论对社会  相似文献   

1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我们的奋斗目标,它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分析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思想的必然性,接着介绍这一思想的创意,最后提出我们应如何贯彻先富共富思想.  相似文献   

18.
传承与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共同富裕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从理论上、实践上对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他们的共同富裕思想先后传承 ,也有伟大创新与发展。我们必须坚持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共同富裕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这样 ,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需要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来阐明其科学内涵。共同富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经济和政治的辩证统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综观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关于邓小平社会理想观的研究,国内学界对邓小平社会主义观、邓小平社会主义理想观、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邓小平理想观、邓小平共同富裕观等相近提法作了探讨,认为邓小平社会理想思想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并指出邓小平社会理想思想是走好中国道路的前进指南。国外学者研究邓小平社会理想思想,主要关注邓小平是否继承了毛泽东时代的社会理想,邓小平建设理想社会的路径是否偏离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社会理想观是否落入了平庸的实用陷阱。国内外对邓小平社会理想思想的研究,深化了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内涵,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