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庭内外》2010,(9):F0002-F0002
最高法院:建立执行联动机制攻克“执行难” 长期以来“执行难”一直是困扰中国法院的重要问题,最高人民法院7月20日向社会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19个部门联合会签的《关于建立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若干问题的意见》。该意见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国家层面的执行联动机制正式建立。有关专家指出,这个联动机制将大大压缩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的“老赖”的社会生存空间,对被执行人产生威慑作用,车  相似文献   

2.
法院"执行难"一直是困扰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难题,为解决"执行难",2005年中央政法委下发了《关于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通知》,根据该通知各地建立了党政齐抓共管、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执行协调联动机制。本文就建立执行联动机制的原因背景,对其内涵和构成进行分析,解读其价值;同时,针对协调联动机制之不足之处,提出了完善执行协调联动机制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19个部门联合会签的《关于建立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若干问题的意见》近日向社会公布,这标志着国家层面的以人民法院为主、各部门协作联动的执行联动机制正式建立。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俞灵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为依法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立,确保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依法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有效化解执行难,促进我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我国自上而下建立了法院执行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蔡鸿明 《法制与社会》2011,(14):134-136
解决执行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建立联动机制、需要建立社会诚信评价体系等多种方法,笔者认为,更需要执行人员能动司法,主动反规避执行.本文结合执行实践从能动司法的基本内涵入手,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执行实践中能动执行的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刘源 《法制与社会》2013,(26):35-36,46
执行联动机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执行工作上的一些问题,但仍有很多短板。契约原本是私法概念,近年来已被引入至行政法等公法领域。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契约理念引入执行联动机制的可行性,从权力部门、市场主体、市民三方面探索契约理念对执行联动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检察机关执行监督工作,就执行联动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了简要的论述和分析,以期对探索执行联动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近来,最高人民法院等20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若干问题的意见》,这在法学界和实务界都产生积极反响。许多专家学者和知名律师一致认为这一机制的建立十分必要,有助于从根本上破解执行难。  相似文献   

9.
财产刑执行难等问题长期困扰司法实践。罪犯执行财产义务与减刑、假释审理联动机制,即为破解上述困境而创设。作为一项崭新的制度,"联动机制"有其现实基础、政策指引、规范依据和法理根基。但实践表明,该机制仍存在以下问题:功能定位存在偏差、犯罪执行能力审查机制混乱。因此,归正"联动机制"的功能定位、完善罪犯执行能力的审查制度等乃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10.
钟砷当前执行联动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安区人民法院通过完善相关立法规定、强化党委在执行联动工作中‘颂头羊”地位、健全科技化信息共享机制以及设立以财政保障为依托咆执行救助机制等措施建设起了科学有效的执行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刑罚交付执行是法院生效裁判得以最终实现的关键。司法实践中,刑罚执行中存在看所守拒收罪犯、社区矫正机关拒收矫正对象等问题,损害了司法公正和权威,也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完善刑罚交付执行的立法及司法解释、建立沟通联动机制、人员转变理念对于执行问题的解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评说速览     
1回应现实司法在进步最高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建立国家执行联动机制。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检察机关试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开展查办渎职犯罪的专项行动,建立行贿档案查询制度,实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录音录像……在3月10  相似文献   

13.
李华斌  赵洋图 《中国审判》2010,(8):F0003-F0003
2010年7月20,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19个部门联合会签的《关于建立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4.
法院执行难问题严重困扰着我国的法治建设.针对形成该问题的诸因素,本文从提高司法公信力、健全联动机制和社会信用系、建立社会救助等角度入手,探索具体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5.
刘奕君 《法制与社会》2012,(29):287-288
民事“执行难”一直是我司法实践中一个棘手的问题,长期以来影响着我国法治化的进程,它不仅是对司法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对社会公平、公正理念的阻碍.然而,造成民事执行难的原因错综复杂,本文就执行难中出现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进一步改进联动机制、建立全国居民资产申报联网系统、社区介入调解、知情人员举报等.  相似文献   

16.
侦查监督部门与公诉部门实行捕诉联动的工作机制,有利于形成办案合力,提高法律监督效率与打击犯罪的力度。然而,捕诉联动机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不能回避的问题。基于此,我们对上海市各级检察机关实施捕诉联动工作的情况展开调查,实事求是地归纳总结捕诉联动机制在执行中产生的操作障碍与困惑,并提出改变相关不合理现状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优化捕诉联动机制,不断强化法律监督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人民司法》2012,(5):7-10
在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的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和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中,江苏法院立足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建机制、攻难点、谋突破"的工作思路,以执行创新为抓手,建立健全反规避执行工作机制、财产查控机制、执行监督管理机制、执行联动机制等各项执行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执行工作的全面提升和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8.
侦捕诉联动机制,是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为了增强打击犯罪的合力,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节约司法资源,强化相互配合制约,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追求司法公正,以“检察引导侦查”为主要内容的两机关之间及其内设相关部门间彼此互动的工作机制。在我国建立侦捕诉联动机制,既有法律依据,又切实可行。侦捕诉联动机制的建立,能有效弥补现行侦捕诉分离制度的缺  相似文献   

19.
钱均荣 《法制与社会》2012,(23):152-153
修改后的刑诉法赋予了检察机关职务犯罪的技术侦查权,其权力配置核心在于决定权与执行权的相对分离.两权分离虽然体现了权利制衡的制度深意,但工作中的衔接不畅、效率低下、有碍保密等“短板”现象仍然不可避免.对此,如执行联动机制、应急执行机制、执行监督机制、长期协作机制等需要相关配套机制跟进,以成为司法实务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裁判难、执行难已成为影响司法权威的重要因素。对这一问题将采取什么措施?高考上线人数已由全市前两位退到后三位,请问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现象频发,如何强化这一工作?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协调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强化行政审判协调机制,依靠执行联动机制形成解决裁判难、执行难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