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问题、分析与建议"北京市中小学学生(IC)卡"(简称"学生卡")是由北京市教委发行的,普通中小学学生统一使用的电子身份证件,目前仅具有证件卡、学籍卡的功能。借鉴大学校园里已实施的"校园一卡通"经验,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我建议在学生卡目前基础功能上拓展以下三个附加功能,让这张卡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学校安全责任保险卡2007年5月24日,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这是国家根据目前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因财力不同而导致学校安全责任险落实不平衡的情况而制定的。《意见》的第12条明确提出:"所有的学校都要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意外伤  相似文献   

2.
在校青少年学生品行不良,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甚至会危害社会治安,有触犯法律的行为。广州是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开放城市,在校青少年学生日益受到商品经济观念和西方不良文化的冲击,不少意志薄弱、心理素质差的青少年学生深受其影响,使得在校品行不良的青少年学生人数增多,危害性增大。以往,在校青少年学生中,品行不良的表现大多是小偷小摸,打架生事之类的问题;近些年来,则出现了伤害、抢劫、盗窃、赌博、传播淫秽物品、甚至吸毒等较为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欺负行为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现实问题,近年来呈现跨文化研究的趋势。但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不同,研究者对"欺负"有不同的表述。采用各国研究者共同参与制定的欺负术语,并运用HBSC①(即Health Behavior of School-aged Children的英文简称,意为在校青少年健康行为)研究中有关欺负行为的研究结果,研究2009/2010年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中207,334名在校青少年欺负行为与身心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不同国家受欺负青少年的比例差异较大,年龄、性别、家庭富裕程度对青少年受欺负的程度有较大影响。受欺负青少年每周会出现身体症状(头痛、胃痛、背痛、头晕)和心理症状(坏脾气、感觉恍惚、情绪低落、难以入睡、早上疲倦、感觉被排斥、寂寞、无助),43个国家和地区中青少年的12个身心症状与欺负行为之间有着持续而强有力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性与生殖健康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与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澳门既是开放的国际化城市,也是"社团文化"浓厚的社会,加上新一代的青少年是伴随发达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成长的,他们的性态度及性相关行为是如何受到这些因素影响而相互作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于澳门继续保持"健康城市"的发展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收集了1338份问卷数据,通过构建模型分析青少年性相关行为的形成机制,发现当前澳门青少年的性相关行为主要涉及自慰性行为及边缘性行为,性知识相对欠缺。基于知信行理论框架分析,本研究认为在一定的个人社会背景因素影响下,性态度作为性知识与性相关行为的中介变量,受知识获取渠道调节并对性相关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互联网渠道作为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能增强青少年避孕态度对性相关行为的正相关影响;而从学校及父母渠道获取性知识很大可能会出现态度与行为背离的"知行不一"的情况。要正确引导青少年性相关行为,保护青少年性及生殖健康,教育者应关注青少年性知识水平、性态度的变化特点以及不同知识渠道的传播对性相关行为的影响力差别。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06,(9):50-50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对部分城市5169位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进行了调查,发现意外伤害、吸烟、喝酒和性行为、不良饮食习惯等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正呈不断上升之势,已经危害到了青少年的健康。有关专家特别提醒,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很多发生在我们周围和见诸媒体的青年大学生失联、受骗上当、意外伤害、心理或身体上受伤受累等安全事件,仔细分析可见,都与这些同学缺乏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以及存在着不正确的安全观有关。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受致公党中央的安排,多次参加致公党中央支持的中学生课外夏令营"模拟政协活动",参与部分活动策划、当专家评委。人大附  相似文献   

7.
维护青年合法权益是共青团的主要职能之一,青少年保护工作是共青团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了解我市共青团干部对青少年保护知识掌握的情况,日前,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对112位来自广州市各行各业的共青团干部,进行了一项关于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以及青少年保护基本知识熟悉程度的  相似文献   

8.
正暑假往往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候。"逃脱"了老师严格管理,"摆脱"了家长严密监管,这让他们的安全处于一种特别危险的环境。最新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中国意外伤害占儿童死因总数的26.1%,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小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认知能力不及成年人,因此,学生伤害事故多发生在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其中包括因学校设备、设施小符合安全使用规定造成的伤害;因教职员工故意或过失的违法行为造成的伤害;因学校对学生疏于管理,学生之间在游戏中或互殴造成的人身伤害等。  相似文献   

10.
一、目前中小学学生安全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中小学学生安全保护存在的问题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校园安全事故的多发期。国家儿童少年“安康计划”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不法伤害、自杀导致非正常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教学班在消失。可见,采取措施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刻不容缓。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交通事故、溺水、治安事故、中毒等是当前中小学生伤亡事故的主要因素。学生在校园内存在的不安全隐患主要集中于:安全措施不完备的学习设施和危险建筑,如学校危房意外倒塌引起的伤害;食物中毒、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