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阳 《工友》2006,(7):16-18
导读: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形成的农民工大潮中,违反劳动法规侵犯农民工权益的现象比较瞢遍,其中农民工的工资被拖欠乃至克扣成为突出问题,残酷的现实使他们成了“最容易受伤的人”。武汉市黄陂区50岁的农民工田立清。23年莆带着“盖栋楼房给老婆孩子住”的梦想加入到了打工大潮中。然而……  相似文献   

2.
《农村青年》2006,(3):50-51
2005年对众多打工者来说是个利好消息颇多的一年。全国开展大规模“清欠”工作,许多农民工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国家还采取了一系列防止企业拖欠工资的办法,使得老板恶意欠薪的难度加大,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有了更多保障;蔓延全国的“民工荒”宣告廉价劳动力取之不竭的时代已经结束,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身价”提升了,在选择职业方面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事情比以前好找了;全社会对于农民工的巨大贡献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农民工的歧视少了,改善农民工待遇的措施多了。农民进城务工的三个基本要求:找到事,挣到钱,不受气。在这三方面,2005年都有了很大改观。在新的一年,农民工当然希望在这三个基本方面的好势头能够继续下去,同时,在农民工最终完成城市化的过程中,还会不断有新的要求提出来。这其中最重要的要求有两个:一是农民工要能在城市稳得住,不是临时性的打短工,而是相对稳定地在一个岗位上长期工作。  相似文献   

3.
打工风向标     
《农村青年》2006,(9):50-51
北京:汽车维修行业市场前景看好;民俗旅游服务成为京郊农民就业新门路;三匹“黑马”火上海;天津市:四大行业今年好找工作;重庆三类销售人才缺口超3万;福州最需要四类人才;江西:护理人才紧缺营销人才过剩;宁波高技能人才紧缺;昆明出版物发行员年薪过9万元;青岛:工资翻番难请服务员;山东:下半年三类人最吃香;沈阳:话务人员成热门;农民工成为中远船务主力军;新娘秘书;“私车保姆”;蜜月保姆。  相似文献   

4.
今年4月,石首市大垸镇工会联合会在全省率先组建村级联合工会和农民工维权服务站,并在21个大、中城市分别建立工会小组、设立农民工维权服务分站,建立农民工双向维权机制,较好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工会建在村一级,维权维到打工地”上的做法,被石首市委、市政府确立为“大  相似文献   

5.
罗伟 《工友》2010,(1):38-40
为养家糊口到煤矿谋生的农民工能够做出多大的事业?从鄂西北大山里走出来的一位汉子,不仅通过挖煤改变了命运,还成功带领家乡1000多人外出打工,让乡亲们集体脱贫致富。他,就是被誉为“打工皇帝”的湖北郧县籍企业家张兴良。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问题作为“农民问题”、“农村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此相反,农民工问题作为“工人问题”和“工人阶级的问题”,却没有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和研究。笔者将农民工问题作为“工人问题”和“工人阶级的问题”进行考察,对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和大量存在的农民工问题对党的阶级基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一些剖析,以求引起各方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高度重视,达到巩固党的阶级基础的目的。一、农民工已经成为党的阶级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作为进城务工人员中的弱势群体,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的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最近,我们针对农民工权益维护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工面临着的工资拖欠和由于身份歧视导致的“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同工不同时”的现状十分普遍,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刘真  卫华 《工友》2010,(10):17-19
本指望能出国淘金,哪想不仅没有领到一分钱,还因没有合法签证差点遭遇人身危险。黄石市67名农民工在俄罗斯胆战心惊地度过了3个月,回乡的路极不平坦。  相似文献   

9.
来稿摘登     
《中国工运》2006,(8):56-57
浅谈对农民工概念的理解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副主席崔明龙撰文,对“农民工”概念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从工会学的角度看,根据农民工的本质特征,“农民工”一词应指户籍仍在农村牧区的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户籍仍在农村牧区”是其本质特征之一,如果农民工的户籍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开封县人大常委会任命13名农民工担任人民陪审员,引起了社会上的许多议论。有人担心农民工素质偏低;农民工当陪审员,参与审理有关农民工的案件,有可能会戴上为农民工代言的“有色眼镜”,有违“审判中立”,将会引起某种新的“司法不公”。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通常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并拥有农村户籍的进城务工或经商青年。新生代农民工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城市,但现存的制度和政策依然将他们挡在了城市边缘。他们迫切希望从农民工转变成工人,转变为城市居民。工厂专制和拆分型劳动力生产体制限制了新生代职业和积极公民意识的发展,加之新生代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使他们对城市生活尚不能产生未来认同。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凸显了农民工问题的新特征以及探讨和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的迫切性.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话语权明显处于弱势.新生代农民工话语权建构与选择,是他们融入城市的基础,各级部门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政府层面解决话语权“支撑点”问题;在社会层面解决话语权“外环境”问题;在主体层面解决“源动力”问题;在社区层面解决话语权“落脚点”问题,用制度与机制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话语权实现.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中国客观上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农民工自力维权组织,表明了农民工对维权“组织性力量”的需要.自力维权是农民工解决纠纷或冲突的一种有效方式,以“老乡会”形式组成的民工帮、“民间工会”等自力维权组织采用“潜规则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形成了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农民工自力维权中的“尴尬”不仅仅是法律意识问题,而应研究其更深层...  相似文献   

14.
《农村青年》2007,(1):54-54
农民工长期离家外出,工作压力大,生活条件差,这方面的需求通常难以得到解决。卫生部公布数字称:我国有80%的外来农民工都处于性饥渴状态。另有人作过一项调查:有21%的男性农民工选择“找小姐”来释放性压抑,有18%的男性农民工性压抑时“整夜睡不着觉”,有18%的男性农民工通过喝醉酒来麻醉自己,进而忘却性压抑;还有25%的男性农民工通过“看黄色录像”、“讲黄色笑话”或“性幻想”来满足性要求,有5%的男性农民工性压抑时选择“强忍着”。有19%的女性农民工通过拼命干活来发泄性压抑。按照这项调查推算,全国有2.5亿农民工,其中就有5000多万人会经常或偶尔“找小姐”来解闷,艾滋病要在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中蔓延开来,那可乖乖不得了!  相似文献   

15.
慧心  若兰 《农村青年》2009,(8):45-47
从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打工妹,到成为全国首个农民工人大代表,胡小燕实现了自己人生历程中最重要的一次跨越。和千千万万个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一样,乍一进城的胡小燕当初也曾彷徨和无助,如今也面临着女儿在外地上学难、社保不能转移等一系列难题。  相似文献   

16.
《农村青年》2006,(2):50-51
本刊举办的2005年农民工关注的10件大事日前揭晓。读者从本刊去年12期刊登的25件候选事件中选出了位居前10名的10件大事。这10件大事是:1.全国大规模开展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清欠”行动。2.各地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预存制度和实行农民工工资“按月支付”  相似文献   

17.
这段时间,农民工成了“香饽饽”。东南、华南等地的企业带着“高薪”、开着大巴。长途跋涉奔赴安徽、江苏、河南、湖北等地迎接农民工。而在这些劳务输出大省,政府和企业出台多重措施“挽留”农民工。据说,西部重庆的官员更是肩负重任:“设法把那些回家过年的农民工截留一部分,能留多少就留多少”。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大理州总工会积极为农民工搭好“两个平台”、构筑“三个机制”、抓实“四个一样”,把“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工作落到实处的经验。1.搭建“两个平台”,为农民工做好服务。一是营造关心农民工工作生活平台。各级工会组织深入企业吸纳农民工入会,努力做到政治上相信依靠、工作上一视同仁、生活上热情关心、活动上丰富多彩。二是提供农民工施展聪明才智平台。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文体活动来增强农民工的志气、朝气和士气,使农民工的靓丽风采得到充分展示。2.构筑“三个机制”,为农民工做好维权。一是建立源头参与机制;二是建立劳动争议调处机制;三是健全困难农民工帮扶救助机制。3.抓实“四个一样”,为农民工做好帮扶。一是政治上一样平等;二是在权利上一样维护;三是生活上一样关心;四是技能上一样帮带。大理州总工会把关爱农民工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尽力为农民工办实事、做好事,有效地保护、调动和发挥了农民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促进大理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一是关注农民工安全教育。为采掘一线农民工拍摄“全家福”照片,征集“安全寄语”,送“安全祝福”。二是关注农民工技能提高。以组织岗位练兵、技能大赛等方式,提高农民工的业务素质。三是关注农民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对农民工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是中国特定的体制下对进城务工农民身份的一种描述。虽然农民对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农民工仍是城市的边缘人,在城市里处处受歧视,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农民工权利的缺失是产生农民工问题的直接原因,它不仅造成了农民工社会地位低下、进城就业难度加大、生活和工作条件恶劣、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加剧,而且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正常转移,延缓了城市化进程,甚至容易引发城乡矛盾,削弱工农联盟,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农民工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