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格尔讲过,哲学是最敌视抽象的,只讲抽象的大道理,不与具体情况结合,不符合真正哲学的要求。还说,健康的人类理性趋向具体的东西,不讲抽象的道理。(参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第29页)哲人的话是有深刻道理的。决策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把一般的抽象理论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的过程。因此,决策带有比较浓厚的思维具体性,正是这种思维具体性决定了决策能够成为离实践最近的认识环节。然而,决策所指向的具体内容既应是原来现存世界所没有的,又应是符合客观规律和具体现实可能的。因此,对于主体来说,作出正确决策,实现有效“转换”,需要付出艰辛的创造性劳动。例如,领导者将上级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在群体  相似文献   

2.
传统逻辑理论虽然抽象自实际思维,但二者之间并非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传统逻辑并没有涵盖、穷尽人类思维的一切逻辑形式,它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因此,将思维实际与传统逻辑机械“套入式”的应用观是错误的。另一方面,传统逻辑具有对人的大脑的训练作用,具有健脑操的功能,具体的逻辑理论能够应用到什么程度是次要的,而借助它们达到从逻辑意义上保健大脑的目的才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3.
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一种务实性的职业教育,突出的特点和核心所在就是需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讲求实效,重点是在会计人员急需的知识更新、技能补充、思维变革、观念转化、心理调整等方面。对于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教学要因人施教。笔者认为,会计人员的层次划分,不应以学历为标准,而应以会计工作职责定位为依据。理由是: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后期 ,随着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凸显 ,人类对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理性的呼声日益高涨 ,体现出人类理性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与此相应的各种学科概念如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同时涌现。概念的混乱 ,对学科发展是不利的 ,它必然会给理论思维造成障碍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和澄清。“人文科学”与“人文学科”是含义相同、名称不同的概念在几种不同出版地、出版时间、出版者的汉英词典中词条“人文科学” ,译作“humanities”。而在几种不同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的英汉词典中 ,hu manities译为“人文学科。”《不…  相似文献   

5.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具有优化人的政治意识的功能,是人们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政治信念、理想的思想基础;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具有优化人的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功能,是人们树立高尚精神风貌的最深层力量;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它具有优化人的理论思维的功能,是人们发展和训练理论思维的理想阵地;作为改造世  相似文献   

6.
人的需求,就其基本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两大类。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一种高级的需求。人的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向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转移,必须以发展精神文化为基础。人的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低层次的维持生存需要的物质需求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①它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才形成的产物。它的社会前提是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以及社会分工的出现。作为人的个体来说,也是个体发育或发展到相当成熟程度的产  相似文献   

7.
在生态伦理研究中,有着不同的学术路向,尤其是“唯科学主义” 和“人类中心论”的两厢对峙,使得对于生态伦理实质的看法更是 截然不同。本文认为,对于生态伦理实质的揭示,应当置于可持续 发展观的框架之中,正是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现实与未来的 需要,才有可能在日益严峻的现代生态环境危机中寻求人与自然 及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但这种和谐关系的实现并不主张人类对自 然有直接的伦理责任,而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于现代生态形势 才直接嵌入人与人的关系中,因此生态伦理的实质仍然是人类利 益冲突在生态领域中的利益调整问题,木质上是人与人的利益关 系问题。  相似文献   

8.
试论人类社会系统的跳跃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社会系统的发展表现为采业、农业、工业和科业社会四个层次演进阶段,同时,这四个阶段各自还包括若干具体的发展时期;跳跃转型即是相对落后的文明系统通过对先进文明的积极扬弃,实现对某一文明阶段发展过程的缩短,或没有经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阶段所包括的某些具体发展时期,直接进入更高的文明发展时期或阶段;人类社会系统的跳跃转型具有普遍性,它根源于不同文明系统间的竞争与互动,是特定的内外部条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思维规律的正确阐述,对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争取解放道路的科学说明以及一百多年来它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伟大胜利,不仅从根本上动摇着资本主义制度,而且震撼了整个西方思想界。马克思逝世以来,一些原已基本定型、或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纷纷以各种名义与马克思主义挂起钩来,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或思潮。诸如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  相似文献   

10.
“需要层次论”是著名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一个理论观点。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类似本能的潜能和基本需要。人人都要求充分实现自己的潜能。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生理的需要。这是人类最基本最原始并赖以生存繁衍的需要,它位于金字塔底座,包括:衣、食、住、行、性、水、空气等需要。由人体内神经化学机制所控制。第二层次是安全的需要。它包括:职业保障、生产安全、福利设施、良好而有秩序的环境等。第三层次是社交的需要。这包括:友谊、良好的人际关系、希望团体接纳、与组织一致等。第四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关注人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发展需要以及需要的不同层次,逐步解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不同群体对主流价值的认同与信仰问题,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2.
《探索》2016,(3)
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实质民主的定义操作化及方法论问题。作者强调,对于测量层次问题,指标设计者需要慎重的态度,否则指标就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信度和效度问题,其结果是在经验分析中会出现严重的偏误。对于罗纳德·英格尔哈特和克里斯蒂安·魏泽尔提出的有效民主的概念,作者进行了测量。在英格尔哈特和魏泽尔的现代化理论中,两人已经从经验上进行过多次检验该理论假设。而检验的结果,也进一步支持了两人的理论观点。对于英格尔哈特和魏泽尔追求的"实质民主"而不是"形式民主"的观点,作者表示支持。然而,对于两人使用的具体测量方法,作者认为它有一些理论和指标分布的偏误,使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也是具有误导性的。实证分析也表明,这一指标设计是有偏误的,它产生了偏向于西方富裕国家的分析结果。作者认为,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说,这种测量方法可能会导致虚假推理。  相似文献   

13.
人的素质是历史与文化的产物。所谓文化,就其广义来说,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分为精神的、行为的、物质的文化。精神文化是内层,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本质所在,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是外层,它们都是精神文化的具体显现或物化形态,人的精神文化素质结构由四大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思维方式理所当然地要受到关注,因为思维方式深居文化底层,对于文化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中国传统思维是整体性思维,与西方的逻辑思维有本质的差别。具体到《周易》来说,其思维方式尤其特别。《周易》思维的特别,主要体现在它的占筮当中,本文即由此入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中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既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是具体与抽象的统一,是现实感性的肉体的个人与超现实超感性的无人身的类总体的统一。认识到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具有个人与类的双重存在方式,这正是马克思辩证历史观的科学性之所在,同时也是马克思与一切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历史观之间的一个根本分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诉求的循环经济模式既是人类学思维范式发展的直接结果,同时也是人类学思维范式在当代社会的彰显.人类学思维范式是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研究的首要问题与逻辑前提,基于此视角,循环经济首要的生态伦理价值在于彻底还原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本质,更为重要的是内在地凸显了循环经济的文化底蕴.对于循环经济而言,人类学思维范式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有助于我们超越这种技术范式的生产方式层面而使得循环经济成为人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甄宏君 《求实》2006,(Z1):251-252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含义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文科学、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成为个人的人格修养,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人的文化素养,人文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成长过程中,扬弃人性消极的一面,使人成为有品德、有学识、有进取心的人。二是人的思维完善,人的思维形成受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方面文化的影响,科学教育加强人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而人文教育使人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得到发展。三是人的情感和意志的培养,保证人的情感和意志的自由,是发挥人的激情、热情…  相似文献   

18.
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角度看,人的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人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意义和作用,它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部分.但是人的价值还具有手段与目的的意义,人的价值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在其实现过程中是互为目的、互为手段的辩证统一关系.从发展的角度看,人类发展的历史正是目的与手段相互交织所构成的人的价值的动态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19.
李吉平 《奋斗》2011,(9):44-44
细节是平凡的、具体的、零散的,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会面……细节很小,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它的作用不可估量。对个人来说。细节决定着素质;对部门来说,细节代表着形象;对事业来说,细节决定着成败。注重细节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或政令规定,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长期去培养和发展。作为一名宣传部门的领导,知识、责任心和态度是注重细节做好事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近30多年来,发展哲学研究在中国兴起,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包括两大层次:一是本质、规律层次上的,如唯物史观,它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规律。二是实证、决策层次上的,它要研究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具体条件、方法和途径,研究如何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加速社会的发展等问题,为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提供具体理论指导。学界认为,作为建设中的发展理论,它还有很多基本问题需要探讨。例如,发展的含义及其合理性,发展与现代化,发展与代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