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监管,先问谁来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华琳 《南风窗》2007,(4):22-23
在我国各级药品监管系统中,相当多的官员有着在医药企业或医药管理部门供职多年的经历,和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去年至今,在齐二药、欣弗、郑筱萸……等一系列关键词的“加热”作用下,药品监管成为了一个不断升温的公共论题。对我国药品监管的制度变革历程,有必要加以客观的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孙思元  安伟达 《法制博览》2023,(33):145-14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在“双碳”目标下面临着巨大的碳排放管理挑战。当前我国碳排放管理法律体系存在一定不足,出现了缺乏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处罚力度不足、执法监管存在漏洞、缺乏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等问题。因此,加强对于碳排放管理的法治化是当务之急。本文围绕“建立健全碳排放交易机制”“加强对于碳排放量的监测和评估”“加强对于碳排放管理的执法监管”三个关键路径展开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旨在推动我国碳排放管理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药品安全问题已经是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保证药品质量既是企业的义务也是责任。然而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系列药品安全事件深刻反映出了部分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这不仅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利。因此应深入分析企业违法原因,从企业、政府、社会三层面着手,规范企业行为。  相似文献   

4.
瞿炳强 《法制博览》2023,(24):21-23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为适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制止资本无序扩张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在2022年进行了首次修订,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权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但由于机构改革比较频繁,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效用没有充分发挥,在具体执法工作中面临人员不足、执法不灵活、缺乏监管等问题。所以,国家需要从人员配置、执法方式、监管方式等方面对反垄断执法机构执法进行路径优化,更好发挥反垄断法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双周·观点     
《南风窗》2001,(14)
警惕“执法产业”在某些地方,以案件为资源,靠出卖法律法规和政策来创收的“执法产业”已成为主体产业,除了公检法这些执法大户,工商、环保、审计、土地等部门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某县一个交警大队的执法收入,远远超过一个乡的财政收入;某县政府给干部职工发工资,竟需向当地工商局借钱。而要纠偏除弊,就必须改变执法部门多“创收”就能多“返利”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监管码乱象     
南关前 《南风窗》2011,(18):60-63
在推广各种电子监管码时,各部门无不以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为由,称电子监管码是加强信息化监管的一种手段。然而,中国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频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制假造假者的违法成本过低,推行电子监管并没有抬高违法成本,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生产企业的守法成本。  相似文献   

7.
林淼枬 《法制博览》2023,(2):139-141
药品安全事故在最近几年有着较高的发生率,警示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存在不足,例如不完善的法律体系、不明确的监管部门权责等,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其展开探讨。本文以新《药品管理法》为基础,对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以期能够健全药品监督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是用来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产品,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药品检验工作直接关系着药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因此,药品检验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保证药品检验的质量,就必然要求从事该工作的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本文从药品检验工作的进展角度来解析该职业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推行"放管服"改革大背景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制度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地震安全性评价成为涉及安全的强制性评估,不再属于行政审批事项,更多行政资源将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监管执法也将从事前向事中事后转换.本文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变革之路和变革前后监管执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就所出现的问题与难点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田磊 《南风窗》2007,(4):18-21
被金钱收买的,不仅仅是一群官员,更是整个国家历时8年、重金打造的药品监管体制。处置贪官,不仅仅是整顿吏治,更触发了整个行业的动荡与不安,这在中国反腐败的历史上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