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7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正式施行。该法的一个突出亮点在于引入当今国际通行的破产管理人制度,并在第三章对这一制度作出专门规定。《破产法》颁布后,人民法院受理并审理的破产案件及指定的管理人的数量逐步增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法所设计的管理人制度也出现了一些法律适用方面的困境。在此,  相似文献   

2.
《德国民法典》的发展及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德国的统一与《民法典》的产生 《德国民法典》于1896年公布,从20世纪之始起施行。19世纪70年代前,德国处于尚未统一的割据状态,在当时由普鲁士、奥地利诸候构成的所谓“神圣罗马帝国”,法律是极不统一的,在私法方面,各邦也“各自为政”。但在全德范围内,并存着罗马法和日耳曼法。自18世纪中叶,在德意志各邦中就开始了民法典的编纂活动。巴伐利亚、普鲁士、奥地利等邦在统一前均颁布了各自的民法典。而莱茵河地区在受到拿破仑的法国军队占领后,曾一度适用《拿破仑法典》。在统一前,德国曾有制定民法典的强烈呼声,但未能付诸实施,一方面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时代下,个人信息很容易出现泄露的问题,现如今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个人信息应用,一旦出现个人信息泄露就会引起纠纷.个人信息保护已经成为人们、社会关注的重点,现如今《民法典》中把个人信息保护当做独立部门,目的就是利用法律法规来保护人们的个人信息.《民法典》中提供了个人信息保护的依据,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解决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4.
5.
《企业破产法》是我国商事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依法退出市场的法律制度之一。2007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借鉴发达国家破产法律制度,总结我国审判实践的经验,创设了破产管理人(以下简称管理人)制度,这是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我国破产立法的一个历史性进步。  相似文献   

6.
本文力图阐述巴西民法典的发展史,除介绍了1916年《巴西民法典》和2002年《新巴西民法典》之外,还介绍了作为它们铺垫的弗雷塔斯的《巴西民法汇编》、《巴西民法典草案》以及其他的诸多民法典草案,论证了它们彼此的关联和背景,由此揭示出巴西内外的民法思潮的发展。最后分析了2002年《新巴西民法典》的成败得失,以期为中国民法典的制定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生活领域需要法律调整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充.近年来,我国立法机构在整合实体法规范的基础上融入了许多全新的制度规定,例如颁布的《民法典》.作为实体法,《民法典》在司法实践中的落实需要程序法即《民事诉讼法》的衔接配合.同时《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也为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的协调对接提供了契机.结合我...  相似文献   

8.
刘铁光 《当代法学》2021,35(2):24-33
《民法典》统辖知识产权单行法的逻辑基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民事权利属性统领下的权利平等保护,二是《民法典》相对于知识产权单行法所具有的“基本法”、上位法与一般法之地位.《民法典》知识产权条款整体上提升了知识产权的地位,强化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但知识产权单行法存在与《民法典》统辖之逻辑基础不契合之处.2020年修订的《专利...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响应民众法治需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民法典》在指导思想、制订过程以及制度设计等方面的法治创新彰显了其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1804年3月《法国民法典》正式颁布施行,至今已经整整200周年了。17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后,需要彻底废除以王权和等级制度为核心的封建主义法统,建立以平等自由,人民主权等新的政治理论为基础的共和体制,并以法律的形式将其体现出来。自1791年起,政府即开始民事法律的起草工作,几届政府共草拟了3部民法典草案,结果均未被通过。拿破仑执政后,于1800年任命了4人成立起草委员会,以4个月的高速度拿出了《法国民法典》草案初稿。拿破仑是个十分重视法制建设的统治者.对法典从起草到顺利完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个人信息概念与特征阐释入手,对相关定义做出解释;并从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的意义以及个人信息安全缺乏保障的现实状况说明了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对国内外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民法典》视角下个人信息民法保护措施的路径探析,以求为我国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将习惯作为民法的一种法律渊源写入其中,这是对《立法法》的一个突破.如何正确适用习惯,成为司法实践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为私法体系中具有较强威慑及执行公法惩罚的制度,惩罚性赔偿是一种具有高额赔偿及低适用率的特殊民事责任,其所遵循的规范要素是严重损害及故意.《民法典》将散见于《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众多法律及司法解释中的惩罚性赔偿规则进行了整合,并构成了现行法秩序下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体系.本文在明确惩罚性赔偿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王若冰 《当代法学》2021,35(6):71-81
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的发布和传播,降低了个人对网络信息真伪的判断能力,也为网络虚假信息的产生提供了天然土壤.网络虚假信息具有传播的快速性、受众的盲从性,以及通过公众讨论难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等特点,网络虚假信息会造成特定受害人的重大损害,甚至严重影响到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需要私法与公法相互配合予以规制.《民法典》增加了网络平台对网络虚假信息的审核义务和责任,进一步完善了有关防范网络虚假信息传播的规则.《民法典》通过在人格权编中规定人格权请求权、禁令规则,以及更正、删除等规则,不仅与侵权责任编的规定相互配合,而且与公法规制方法相得益彰,《民法典》的贯彻实施必将在有效遏制网络虚假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方面发挥其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持《民法典》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民事权利”章的部分条文没有列举权利客体,而是规定权利主体享有何种民事权利。这回避了权利客体研究中可能存在的理论分歧,增加了民法学者理解“民事权利”章的难度。为了充分理解已经被列举的权利客体,以及合理推导出未被列举的权利客体,权利客体的概念构造旨在阐释内涵清晰、逻辑统一的权利客体概念,形成类型多样、层次分明的权利客体体系;为了解决权利客体学说相互对立、分歧不断的问题,权利客体的认定构造旨在阐释方法合理、条理清晰的权利客体认定,在界定权利客体形态的同时,关注权利客体认定中的法律价值判断问题。  相似文献   

16.
自然人姓名问题涉及不同的法律领域。2020年我国《民法典》第四编第三章为自然人姓名问题提供了最新的实体法保护规则。早在11年前,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就已对自然人姓名问题作出了规定。在国际私法中,个人姓名面临的基本问题是法院地国应适用何种连结点以确定涉外个人姓名的准据法。我国《法律适用法》第15条和第46条分别对涉外姓名确定和变更问题、涉外姓名侵权问题规定了法律选择规则,同时第5条对涉外姓名法律选择设立了不得违反我国公共秩序的最低界限。然而,我国对姓名国际私法规则采取“归并”的立法模式,没有对跨国姓名权法律选择和其他涉外人格权法律选择进行区别处理,未回应我国《民法典》姓名权在人格权领域的特殊性,而且忽略了《民法典》第1056条婚后夫妻姓名的平等价值和第1112条允许灵活选择被收养儿童姓名的立法意旨。虽然我国《法律适用法》姓名国际私法规则与《民法典》姓名实体法规则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二者互为补充。我国《法律适用法》有必要随着《民法典》的实施而对涉外姓名国际私法规则予以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民法典》是我国重要的法律,随着《民法典》的正式实施,如何才能准确应用《民法典》中的相关条款,这成为法律工作者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民法典》是当前规范我国民事行为的最高法律准则,但是在法律实践中很多人都存在不能准确应用法律条文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结合对《民法典》立法精神主要内容以及规范性质等方面的介绍,探讨...  相似文献   

18.
胡晟 《中国律师》2010,(8):46-48
破产管理人是链接破产程序的各个阶段、参与主体的主线,在整个破产程序中特别是破产财产管理这一关键环节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我国新《破产法》对于破产管理人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定得比较原则性,同时存在着缺陷和不足,不利于司法实践中操作运用。笔者认为,认真分析破产管理人民事责任制度的法律规制,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政法学刊》2017,(5):5-12
法国大革命后,作为民事宪法的《民法典》仍付诸阙如。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世而制,拿破仑组成四人委员会,决心从制订民法典着手,重塑法兰西的公序良俗。他亲自参与法典讨论,为完成卓越事业提供了坚定的意志,同时破除种种干扰和分歧,运用强力使民法典得以顺畅通过,以其在法律制度上的创造实现了历史上的永恒。历经两个世纪的《法国民法典》是拿破仑的第一光荣业绩,并被广为借鉴和移植。因为起草民法典,特隆歇等三位法学家加入到法国先贤祠的入祠伟人之列,成为法兰西文化和精神的象征人物。杰出人物在立法过程中的作用是《法国民法典》的重要经验之一,值得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20.
生态损害赔偿是旨在救济环境公益的公法责任,与传统侵权存在理论和实践不适应性。从“公法责任”角度看,《民法典》“生态损害赔偿条款”不是私法规范,而是基于特殊原因规定在《民法典》中的公法规范。就表述内容来看,该条款也不是单一的具体制度规范,而是针对整个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的基础规范,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行政恢复责任制度的共通基础,能够为它们确立统一的制度框架、基本规则和行使规范。具体内容须因地制宜,结合具体情形作不同解读,通过环境立法进行明确、细化和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