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关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它为  相似文献   

2.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名称,科社界曾经有过讨论,基本上都约定俗成地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这个名称。从广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从狭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一个单一性质的科学,而是一门综合性的政治理论学科,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其综合性显现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3.
针对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中的重要地位,分析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理应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核心内容加以重视。这是构建强有力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学术集成创新的关键,并以此带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质量、科研水平、教师理论素养的整体性提升。  相似文献   

4.
赵曜 《党政论坛》2014,(23):4-6
科学社会主义也称科学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是同义语,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把他们创造的“新理论”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列宁也曾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现实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马武一、继承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恩格斯在马克思去世后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两大重要贡献──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这种贡献既是辩证唯物主义这个基础理论的运用结果,也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正科学社会主义也称科学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是同义语,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把他们创造的"新理论"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列宁也曾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7.
由天津师大马列主义教研室、北京帅大马列主义研究所和华中师大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发起的“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体系学术讨论会”,于四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的近八十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工作者和教师参加了会议。大家怀着对学科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发表了许多新的见解。这次会议起到了打开思路,促进思考,交流成果,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许月  代红凯  陈睿芸 《学理论》2010,(13):57-58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实践予以必要的审视和反思,对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与社会主义方向,以及正视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并在其中居于核心地位。对此,恩格斯和列宁都有过明确的论述。毫无疑问,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重要内容。建国以来,在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中,都包括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一些高等学校和各级党校曾经开设的“马列主义基础”课程,就是讲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广大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在这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没有把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建立起来,或者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替代了科学社会主义,或者在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一些早已定论成为基本常识的问题,遇到新的“挑战”,成为理论界争论的新课题,这是理论发展史上常见的情形。比如:马克思主义有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前两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但是最近有的同志连续发表文章,认为剩余价值学说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应“包含剩余价值学说的内容”(见《光明月报》1584年7月16日、1985年3月4日《科学社会主义》专刊李延明同志的文章)。李延明同志的观点涉及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结构、剩余价值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与作  相似文献   

11.
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它既指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又指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作为思想体系的科学社会主义,从广义上说,是指整个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独立的社会科学。可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理论工作者中间,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近几年来,在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文章和已经公开出版的几本不同体系结构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教材,都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结晶。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从事科学社会主义教学和理论研究的同志,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总结新经验,提出新问题,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短短几年间,出现一批又一批科研成果,出版一本又一本新编教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出现了初步繁荣的景象。由周琳、王定邦同志主编,重  相似文献   

13.
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解放条件的学说,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如恩格斯所指出:“这里所涉及的仅仅是我所主张的一个核心问题的表述。”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胜利旗帜。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的历史,就是它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一、政治学与科学社会主义是对象和性质都不相同的两门科学政治学与科学社会主义这两门科学同现实生活联系很密切。科学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的指导思想,是指引全世界走向社会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科学。但政治学与科学社  相似文献   

15.
“一国两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往会主义总构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实践中一个新成果。科学社会主义在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在发展着.我们不会由科学社会主义退回到空想社会主义,也不会让马克思主义停留在几十年或一百多年前的个别结论上.所以,我们反复说,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办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指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不仅是解决香港、台湾问题总的战略构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一门很重要的独立学科。可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没有把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建设,没有系统地开展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也没有在高等学校和干部理论教育中开设科学社会主义这门课程,致使一些干部不懂得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不了解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对社会主义社会缺乏思想理论准备,因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犯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教训。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一九七七年,胡耀邦同志主持中央党校工作,倡议设置科学社会主义课程,开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在他的倡议下,首先是各级党校和军  相似文献   

17.
一、科学社会主义有广狭义的划分吗? 按照现今流行的各种版本《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和小册子的一致说法,科学社会主义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划分。所谓“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全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所谓“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并列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主要包括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今年七月十六日光明日报《科学社会主义》专刊发表的李延明同志的文章,向这一传统观点提出“挑战”,认为剩余价值学说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只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部分内容。这一观点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卞秋华 《学理论》2013,(16):67-68
劳动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核心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对于劳动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劳动本质论、劳动价值论以及劳动解放论,这三大观点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重要领域,并且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  相似文献   

20.
正《科学社会主义》由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主办,是重点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专业性学术刊物,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创刊近40年来,本刊已成为中国理论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社会主义发展史、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等相关领域问题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