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无因管理的类型化及类型化无因管理的法律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学军  潘洪杰 《探索》2003,(1):142-144
无因管理制度是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 ,该项制度的创设内含道德的、经济的、法律的多层面的价值考量。无因管理制度由无因管理法律事实和无因管理法律效果构成。文章从比较法的视角研析了无因管理的类型化和类型化无因管理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2.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问题是法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针对当前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笔者以反思的视角切入,从法哲学的高度予以审视,从而着重论述了道德和法律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抑制的关系,同时提出了我国法治化过程中制度建设的若干建设。  相似文献   

3.
刘云林 《探索》2003,(5):68-70
伦理学研究应该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这种转型具体表现为在伦理行为主体的确定上,不仅应将个体作为道德行为的主体,社会也应该成为道德行为的主体;在个人和社会的互动中,个体应该积极履行社会所规定的道德义务,社会也应竭诚赋予履行道德义务的个体以相应的道德权利;在道德的功能定位上,既要充分发挥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功能,同时又不应忽视道德对行为主体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物权法>草案有关拾金不昧者享有"报酬请求权"的规定,本文从拾金不昧在我国道德和法律上的地位及现实状况入手,分析说明<物权法>草案做出此规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指出道德软化的原因和我国<民法通则>有关"拾金不昧"规定的缺陷,强调在社会生产力基础上建立道德回报机制,明确否定了"报酬请求权"会滋长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王喜明 《学习论坛》2008,24(11):52-55
人类的行政模式经历了从统治行政到管理行政再到服务行政的演进.当前,我们正致力于建构服务行政模式.在一切行政模式中,权力都是行政人员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统治行政中的权力是一种直接的压迫力量.管理行政中的权力虽然在理论上包含着对公民权利予以尊重的内容,而在实践中,也同样是一种支配和控制力量.服务行政与它们不同,服务行政是一种包含着伦理规定和道德内涵的行政,其中,行政人员的义务观念就是服务行政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交往方式的变革与网络主体的伦理倾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社会的网络化引发了人类交往方式的革命。从哲学的层面来考量,网络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工具,其本质是中性的,并无善恶之分。然而,由于互联网络这种交往工具的特殊性,其对道德主体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规范的形成和改变具有普遍而深刻的路径依赖作用。本文试图从网络交往的特点、网络主体的特征入手,探析网络主体伦理倾向的成因以及网络主体在网络交往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使网络成为提升主体道德境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康德与马克思的道德思想截然不同,虽然两者都明确地将人作为道德的主体,并围绕着人来进行道德体系建构,但由于二者对人的理解的不同,导致他们的道德思想呈现出鲜明的差异。在先验哲学中,康德将人看作是同时生活在感性世界和知性世界的二元的有限存在物,并为人的认识能力规定了界限。因此,康德将道德律作为一条绝对命令而颁布给人,将道德标准作为先天的知识而赋予人。与此不同,马克思从现实的感性活动的人出发,从人的活动中、阶级社会中、阶级利益中考察道德的产生、存在和变化,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伪善,揭示了人类社会道德的本质,描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的道德样态,实现了对康德道德哲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在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思想领域的崛起和兴盛,改变了传统认识化的单一理性内容.其中无意识的非理性主义观点尤其值得注意.从哲学的角度看,非理性的无意识问题包含着涉及哲学基本问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例如无意识本身是否具有反映论的性质,无意识产生的本体论基础是什么,无意识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如此等等.这些都是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所必须予以回答的,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才能真正彻底地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道德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从哲学上看,这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原理的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建设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道德建设不是抽象的,它要落实到个人、群体的行为中,要内化为每个人、每个企业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0.
无因管理中的损害赔偿问题是无因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该问题的研究需要对无因管理制度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制度渊源、制度价值以及利益衡量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1.
《理论研究》2007,(3):14-16
当前,市场经济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渗入中国农村,造成了农村道德控制的软弱、道德作用的乏力。道德赏罚——这一在农村道德建设中未得到足够重视的道德调控手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只有运用经济、制度、舆论等方式加强道德赏罚,对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予以奖赏、对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予以惩罚,才能在农村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树立起道德的权威,促进道德的内化。  相似文献   

12.
康德道德哲学的出发点是自由,而其政治哲学是以其道德哲学为基础的,自由在其哲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其政治哲学的本质特征。正义作为外在自由准则,为个人自由规定了界限,并且他关于政治与道德的统一在其正义学说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道德重建与法制建设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维红 《探索》2003,(4):100-103
道德重建要在法制建设中进行 ,而法制建设又必须以道德重建为基础。这是本文对我国市场经济中道德的重建和法制建设复杂关系的一点新探讨。文章从我国传统出发并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 ,阐述了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古代法制与现代法制的本质区别 ,以期在改造和借鉴传统道德、借助西方法制文化传统进行现代道德和法制建设中 ,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德法并举 ,并大力发挥道德在我国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4.
如何推动创新社会管理,因社会管理的多层面、多层次、多因素而呈多路径选择,从社会道德建设切入就是其中之一. 一、道德建设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道德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对社会具有积极的规范、教育、导向作用.道德建设是社会生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既为社会管理提供坚实的文化、价值基础,又是社会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王军魁 《世纪桥》2010,(7):70-71
传统道德泛化对政治、经济及整个社会都是有害的。要确保现代社会道德的健康运行,加强现代社会道德的建设,就必须对道德予以科学的社会定位,正确认识和确定道德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存在和发挥其作用的根据和理由、范围和限度、层次和要求、角色和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诚如作者所说,近些年来,人们思想异常活跃,学术观点纷呈杂陈,其中一种观点主张“无立场”哲学、“无立场”道德。对此应当怎么看,由此涉及到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西方的一些哲学和伦理学观点,如何建立和发展我们的哲学、伦理学,北京大学魏英敏教授在本文中谈了自己的看法。现予刊发,仅供读者思考。  相似文献   

17.
道德被马克思称之为"实践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如果道德不能进入人的实践领域,化为人的具体实践,它的价值和意义就无从谈起.基于道德的这个属性,如果德育不能实现"知"与"行"的互动,仅仅是停留在让受教育者知德的水平上,那么毋庸置疑,德育的最终产品将会是一群有道德知识而无实际道德品质的人,德育的价值和意义也将无从谈起.德育贵在知行统一,只有将道德贯彻到人们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去,德育的价值才能够充分实现.然而,当前道德生活中存在的种种知行脱节的现象,却不得不让我们对德育中的几个问题予以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18.
"价值"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相符合、相一致的范畴,是主客体之间需要和满足需要的一种关系。价值具有属人性。而道德价值则是哲学一般意义上的价值范畴在道德领域的反映,价值的主体性特性决定了主体性是道德价值关系中的一种规定,认清道德价值及其主体性对我们正确认识道德价值以及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兴良 《求实》2001,1(5):9-11
本文试图从现代化的宏大背景和哲学的深层次上来认识和把握江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认为一是要重视以道德为基础的价值理性,使之与科学理性统一起来;二是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以德治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种宝贵资源;三是要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人人讲道德的舆论环境和精神氛围,使之为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提供道德支持,铺垫精神底蕴.  相似文献   

20.
赵卫东 《理论学刊》2005,(12):38-42
在"科玄论战"时期,由于深受西方生命哲学的影响,张君劢在道德与知识关系问题上,表现出反理智主义倾向.但他很快由生命哲学回溯康德,运用康德现象与物自身二分的理论模式,提出"由新理智以达新道德"的命题,主张道德与知识并重并行.虽然张先生曾试图融贯道德与知识,但由于未能超越康德哲学的理论弊端,所以最终也没有打通道德与知识之间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