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声》2015,(3)
<正>首名女学员下潜且归来1月10日,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执行下潜科考任务,中国首名女潜航员学员张奕搭乘"蛟龙"号下潜,接受实践操作培训。图为张奕出"蛟龙"号载人舱。中国"科学"号再赴探"海山"中国最先进的海洋科考船"科学"号于1月7日结束对雅浦岛弧海山生态系统的海山第一航次调查任务。1月10日,修整后的"科学"号从厦门港再度启程,赴西太平洋雅浦海山海域执行第二航次科考任务。  相似文献   

2.
蔡如鹏 《今日广西》2008,(10):76-79
4月15目,“雷龙”号抵达上海。随着这艘极地科考船的返航,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也落下帷幕。 在这次科考中,有17个人最为弓1人注目。由他们组成的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继2005年1月侣目中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地面到达南极最高点“冰穹A”之后,再一次成功登上南极内陆的“冰盖之巅”。  相似文献   

3.
图片新闻     
正完成中国大洋49航次科考任务"向阳红10"返航8月12日,"向阳红10"科考船历时250天,航程29821海里,顺利完成中国大洋49航次科考任务后返航浙江舟山。本航次主要作业区域在印度洋,以落实"蛟龙探海"工程为核心,具有任务综合化、资源环境并重、调查  相似文献   

4.
图说两岸     
《台声》2016,(16)
正大熊猫诞崽首只已满月8月9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基地"诞生的首只大熊猫宝宝满月了。初到世界的粉嫩"小肉团",如今已换上经典的"黑白装"。它的妈妈是大熊猫"帼帼",1996年9月14日出生于卧龙,外婆为赠港大熊猫"佳佳"。科考船归来获珍贵数据8月12日,中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及万米深潜作业的工作母船"探索一号"科考船首航归来,返回三亚母港。"探索一号"于6月22日从三亚出发执行科考任务,取得一大批珍贵的样品和数据。  相似文献   

5.
《半月谈》2005,(7):84-84
4月2日.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在青岛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这次环球大洋科考的总体目标是对相关的大洋中脊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对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生物资源和相关环境开展调查,为人类探索和认识大洋.为人类和平利用大洋资源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趋势     
《今日海南》2013,(11):6-6
“大洋一号”起航奔赴南海海试 10月18日,“大洋一号”船驶离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团岛码头,前往南海进行2013年“大洋一号”船南海综合海试。“大洋一号”船预计将于11月26日从海南三亚正式起航执行中国大洋30航次科学考察任务?本航次预计历时180天,分为4个航段执行,计划于2014年5月中旬返川青岛。航次主要任务是在印度洋开展多金属硫化物、生物资源和环境基线调查,同时兼顾相关科学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李希文 《群众》2008,(11):38-39
今年的9月20日,是苏州极地科普馆开馆的日子。这个极地科普馆建在苏州市沧浪区吴门桥街道润达社区居委会的三楼,是全国第一个建在社区内的极地科普馆。隆重而简短的开馆仪式后,闻讯而来的居民们鱼贯走进300平方米的展馆内,倘佯在帝企鹅、阿德雷食鹅、贼鸥标本,南极石、南极水、南极地衣等实物以及“雪龙”号科考船和船载科考直升机模型之间,驻足于生动详实的图文展板及影像资料前,细细解读着这个陌生而神秘的南北极世界,了解我国开展极地科考事业25年来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资讯     
中国规模最大远洋科考开始 中国大洋科学考察主力船舶“大洋一号”将奔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执行中国大洋第22航次科学考察任务。本航次大洋科考计划时间376天,航程约45万海里。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远洋科学考察,也是中国深海深测史上第三次环球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7,(23)
<正>"蛟龙号"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是世界上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可以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海域自由行动。2017年6月23日,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96名科考队员的"向阳红09"号船结束了中国大洋38航次,在青岛国家深海基地码头靠岸。历时138天,航行18302海里。此次"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8航次)安全圆满地完成了计划的科考任务,同  相似文献   

10.
科技动态     
《时事报告》2005,(6):61-62
我国自主研发“龙芯二号”达到“奔3”水平;南极科考填补国际空白;我国成功发射第30颗国外卫星;美国开始研制“太空飞机”;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