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中央情报局毒品恩怨内幕马啸毒品问题本来与美国中央情报局无缘,然而在世界性的毒品走私及全球毒品贸易的复杂政治背景中,却又不能不涉及到中央情报局。中央情报局与毒品问题到底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恐怕要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来考察。在与毒品问题有关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2.
1990年8月,韩国海关获得了缉查毒品、逮捕毒品走私犯和没收走私毒品的权力。1990年韩国海关成立情报部,负责协调、计划和支持全国各地海关的反毒品行动,并通过外国海关收集海外情报,提高调查技术。1993年2月,韩国海关成立了毒品走私专门调查组;1993年4月在金浦海关成立毒品调查部,以有效对付机场内不断增加的毒品走私活动。1996年7月,情报部更名为专门调查部。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毒品走私,韩国海关建立了43个毒品调查小组,并在汉城、釜山、仁)!;、大邱、光州和水原等6个地区成立了6个特殊拦截行动小组。韩国还正在建立自动情报管…  相似文献   

3.
何维保 《美国研究》2023,(3):70-90+6-7
美菲两国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适用范围问题上长期存在分歧。在特朗普政府之前,美国为实现其总体的对外政策目标,在该条约是否适用于南海的问题上刻意保持模糊性,没有明确宣布该条约适用于南海,同时美国拒绝将菲律宾提出主权要求的南海争议岛礁纳入该条约的适用范围。特朗普上任之后,随着美国的对华战略和南海政策发生重大改变,特朗普政府不仅明确宣布《美菲共同防御条约》适用于南海地区,而且试图把中国的两个岛礁美济礁和仁爱礁也变相纳入《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适用范围。特朗普政府的这种政策调整被拜登政府继承。美国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适用范围问题上的政策调整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威胁了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4.
奥巴马政府积极推动美古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动因是,通过改善美古关系恢复美国在西半球的领导地位,进而推进"维持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这一战略目标。奥巴马政府的对古政策得益于古巴裔美国人在美古关系问题上的立场分化,顺应了美国国内的主流民意。为启动美古关系正常化进程,奥巴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新的对古政策和外交举措,直至美国与古巴正式恢复外交关系。然而,美古关系要实现全面正常化,还面临诸多障碍:美国尚未解除对古巴的经济制裁;美古两国相互没收的资产尚未归还对方;美国仍然占据古巴的关塔那摩湾;古巴移民问题和美国关注的古巴民主与人权问题依然存在。短时期内,克服这些障碍的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伊朗核问题的出现为美俄的战略争斗提供了新的内容.美俄围绕伊朗的弃核问题展开激烈的竞争和有限的合作.美俄双方在伊朗核问题上的表现和作用最终取决于美俄伊战略关系.美伊敌对和美俄的战略冲突是主导这个战略三角的基本要素.由于美国在核问题上需要俄罗斯的支持,而伊朗需要把俄罗斯作为屏障来防范美国的压力,从而使得俄罗斯在这个战略三角中处在两边谋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22日,日本《读卖新闻》曝光了日美琉球"核问题",这在日本政界和日美关系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本文认为,美日在琉球核问题上的立场与琉球行政权移交问题紧密相关,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而且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后者实现的时间和条件。而琉球行政权移交问题又离不开当时的国际形势、美国对日战略,以及日本自身的变化。在美国统治琉球的27年中,美国对琉球的政策始终是变化的,但是其基本的宗旨一直是维护、巩固和发展美日同盟,将日本培养成在远东对抗共产主义的桥头堡。远东形势,特别是日本本身的变化,是美国对琉球政策包括对琉球核武器问题的立场发生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越南向毒品走私开战周在群早在80年代初,越南北部山区就曾有组织地种植罂粟和生产鸦片。那时的官营鸦片生产由当局操纵,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动员,具体指导和收购。由于贩卖鸦片不失为一条财路,当时的越南边民还被怂恿越境向邻国走私贩运。越南北部的河宣省同文县是较早...  相似文献   

8.
原敬以"时势论"和"实力论"的政治理念为基础,通过访美考察,形成对美认识,这种认识对于原敬的日美关系认识产生重要影响,以其对美认识为前提,原敬指出,在对外关系中要特别重视日美关系。针对日俄战争后日美关系之恶化,原敬强调要缓和日美关系,尤其是"满洲"政策要认真考虑美国因素之重要影响。一战期间,原敬以其政治理念,进一步阐释日美关系,强调日美间要避免战争,认为日本要解决中国问题,日英同盟或其他同盟均无助益,必须要取得美国谅解,与美国保持亲密关系,进而提出日美协调外交构想,并期望通过与美国共同出兵符拉迪沃斯托克开启两国合作之开端。原敬并非是无条件实现日美协调,而是在维护日本国家利益,即日本在华传统权益,尤其是所谓"满洲"权益的基础上,以美国承认日本之特殊地位为前提。原敬的日美协调外交构想作为其对美外交政策的思想基础,促使原敬内阁成立后确立以日美协调为核心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9.
1996年4月17日,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与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东京签署《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1997年9月,日美签署《日美防卫合作新指针》,1999年4月27日日本众议院辩论通过新指针相关三法案,5月24日日本参议院也通过了三法案,至此,日美构建的亚洲新的安全体制的法律框架基本敲定。从美方来看,基本实现了《东亚安全战略报告》的战略构想,是美国二战以后在亚洲战略目的的延续,既要利用日本作为称霸亚太的基石,又要牵制日本,从日方来看,是日本创建新的政治体制、国防体制、外交体制、法律体制的重要契机,是日…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上来看,美菲同盟经历了从休眠到恢复再到强化的过程,美国对南海问题的关注和介入程度也不断加深,但是美国仍然拒绝在协防南沙问题上作出明确的安全承诺,并严格限制菲律宾对《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进行扩大化解释。在不同历史时段,美国政策背后的利益考量有所不同。美国的模糊表态使得它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维持美菲同盟的存在,同时形成对中国的威慑。杜特尔特时期,美菲同盟会继续存在,特朗普政府也不会放弃对南海航行自由的关注,但是中菲关系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中国和菲律宾手中。  相似文献   

11.
孔晨旭 《美国研究》2007,21(4):95-105
在冷战初期美国对日政策逆转之后,为把日本纳入西方冷战阵营,保障美国在日本和远东的战略利益,美国军方逐步形成了对日本本土进行长期驻军的政策。但军方的主张遭到了力主对日尽早媾和的美国国务院的反对。因此,美国军方和国务院在对日本本土进行长期驻军和对日尽早媾和的问题上的分歧和妥协构成了冷战初期美对日政策的核心。这一决策初步确定的过程,不仅体现了冷战初期美国不同的决策机构和决策者对美日关系的不同认识和定位,而且还表明亚洲冷战形成时期的美国对日政策是基于一种军事优先于政治的原则。同时,它还表明,战后美对日本本土长期驻军政策与美国对日尽早媾和,以及美日结盟问题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俄美太空合作既是苏美太空合作的延续,也是双方太空发展需求的产物。冷战结束后,俄美关系缓和为双边太空合作开创了新局面,两国在火箭发动机、国际空间站等领域加强合作。2011年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不得不依赖俄罗斯前往国际空间站,这提升了俄罗斯在双边太空合作关系中的地位。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发生后,俄美地缘关系不断恶化,太空制裁与反制裁频发,太空合作项目接连中断。同时,两国的太空自主力量建设,尤其是美国太空商业公司技术进步,销蚀了太空合作的基础。太空政策理念冲突也阻碍了俄美太空合作的持续。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波及俄美太空合作,太空关系安全化态势逐渐显现。俄美太空军事力量建设加剧了太空军备竞赛,恶化了太空安全环境,为太空治理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13.
在第一次印支战争期间,围绕着战争目标和各自利益问题,美法双边关系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1949年以前,美国基本采取观望态度,法国独自作战: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逐步插手印支事务,对法实行经济军事援助,美法关系比较密切;1954年,随着战争结局的明朗,美国渐有取代法国之势,法国对美离心倾向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4.
乌克兰危机是后冷战时代美欧与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地缘博弈的继续,是俄罗斯与美欧在欧盟东扩问题上的矛盾的集中体现。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部门实施了数轮制裁,制裁的力度和时间受美欧各国各自的利益和立场、企业游说、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最终目标等多重因素影响。美俄两国对独联体地区的战略目标和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美欧对俄的制裁较为有限。美欧对俄能源制裁有望推动中俄之间重要油气合同的签署,扩大两国的油气合作范围,促进两国的金融合作和货币国际化合作。  相似文献   

15.
美非之间的科技合作起步较早,至今已有60余年的时间。美国对非科技合作主要是依靠立法、援助和经贸三种方式得以展开,双边合作的领域较为广阔。通过对美非之间科技合作的历程及内容的详细考察,我们发现,美国对非科技合作具有法制化、援助化与市场化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反倾销法之"非市场经济"规则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力 《美国研究》2006,20(3):77-92
美国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规则是中国出口商在应对美国反倾销诉讼时最为关切和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本文认为,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概念是冷战的产物,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美国最为有效的贸易保护工具。无论是采用生产要素方法还是采用替代国方法计算产品的正常价值,美国的“非市场经济”规则都使中国输美产品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中美迄今在这一问题上似乎仍没有松动的迹象。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多年来对美贸易顺差及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美国总统对反倾销这种贸易救济措施难以施加影响,以及美国商务部裁量权过大等。  相似文献   

17.
美日两国对二战期间一些历史问题的定性一直没有取得共识,原有的分歧在当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再度表面化,尤其是两国围绕慰安妇和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的争端已经对美日关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虽然价值因素在美国外交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美国国内的主流思潮一直主张应从现实利益的角度来规划对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对策,因而采取了"积极旁观、适时介入"的原则,在努力避免成为相关方的同时,必要时也对日做出适当反应以控制局势,防止其干扰美国在亚太的整体布局。随着安倍政府追求国家正常化步伐的加快,美日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互动已影响到两国之间的互信,而美国对此的掌控能力也可能因此而下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普京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对美国提出严厉批评的国内国际背景,联系俄美关系近期出现的一些新的动向,提出了俄美关系将进入一个以矛盾和斗争为主的新阶段,主要体现在俄罗斯争取大国地位的目标与美国维护单极世界地位理念的矛盾、俄美在俄罗斯近邻周边的挤压与反挤压的斗争将趋于激烈、俄罗斯国内政治表现出的权威主义趋向已逐渐成为俄美关系最为严重的问题领域。  相似文献   

19.
日美贸易摩擦是否推动了日本国内的结构改革,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日美经济摩擦从产品摩擦过渡到体制机制摩擦之后,二者出现了一定的同步性。如,1985年市场导向的个别领域谈判与日本的扩大内需政策,1989年日美结构协议与结构调整,1993年开始的系列经济对话机制与日本规制缓和等。文章分析的结论:是日本并不是屈服美国压力,全盘接受了美国的改革建议,而是利用了美国压力推动了必要的经济结构改革,对于并不亟需或不必要的改革,日本采取了迂回或敷衍方式,实现了"息战"。  相似文献   

20.
大陆与台湾在美日市场的竞争关美宝一、中国输美玩具遥遥领先我国输美主要产品多为劳力密集的轻工业产品.1992年美国自台湾[进口]245亿3000美元,占全球进口(5243亿7140美元)的4.67%%,较1991年增长6.9%,是继1988至199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