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羽田在短信里解释说,“没有人会在日本的公车上大声说话的,不信你看看。”  相似文献   

2.
朱建华 《今日广西》2012,(12):14-15
儿子从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考入华中师大一附中读高中,他每天发手机短信与儿子交流。3年里,他累计发短信10万字,平均每大发送近70字;儿子今秋上大学后,他整理出这些短信发到了网上。他就是云梦县网友“黑皮蔓”,是当地一位郑姓公务员。他的“拇指上的父爱”感动了众多网友。  相似文献   

3.
刘波 《当代广西》2008,(24):40-41
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自治区宣传系统组织开展“我和广西”短文、短信、网络FLASH动漫作品征集大赛活动。在一个多月时间里,社会各界成千上万应征者,通过短文和短信等形式,以百姓视角,生动记述“我”对广西的真情实感、所见所闻。作为短信作品的评委,笔者在评审之间,与他们共同感受着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共同分享50年辉煌成就的喜悦,共同展望广西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短信生态     
"短信息发送成功"已经成了每天出现在你眼前最频繁的几个字.汽车上、办公室、商场里……满耳听到的都是接收短信的提示音;满眼都是对着手机屏幕较劲的男男女女.一条短信才一角钱,就这样不经意间2003年春节国内短信发送量超过70亿条,短信已被看作继互联网后的又一新兴媒体.  相似文献   

5.
短信,被人们称为“拇指媒体”。它既带来了“拇指经济”,也滋生了“拇指文化”。同时,短信还可能引火上身,成为侮辱,诽谤他人的工具。 短信传播速度之快,问题之新,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6.
有一种情感,在他血管里流淌,有一种情感,永藏于他的心间。 这种情感,是他对党的情感,是他对事业的情感,是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案例:“同志,如果有人向我发淫秽的短信,你们管不管?”这是保安员碰到的一件新鲜事,正在保安室值班的周海峰刚刚上岗,事情就来了。原来是小区里的胡女士,经常收到邻居发来的淫秽短信,到最后实在忍受不  相似文献   

8.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息在英国沃特丰的CSM网络上通过PC、移动电话发送成功。1999年后,短信才开始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国,并呈持续爆炸性的增长趋势,据世界GSM协会统计,2001年世界范围内手机短信总量为2560亿条。到了2005年,单单中国人发送的短信就达到了3040亿条。于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手机,有手机的地方就有短信。不知不觉中,短信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春节,读者赵先生给本报打来热线说,他在今年的发拜年短信热潮中发现一个新的现象,许多人都在短信的最后注明“这条短信是我原创”的意思,他一上午收到的12条拜年短信中有四条都有这样的内容。他问过几个朋友,都表示收到过类似的拜年短信。赵先生认为,这说明人们在拜年短信中注重原创精神,而不是像往常那样一味地转发。  相似文献   

10.
杨越 《时事报告》2004,(4):30-32
手机短信的年发送量至今已达2000亿条之多。我国15~25岁的年轻人是短信的主要使用群体,每人每天平均要发送短信5.2条。中国短信市场只花了4年功夫,走过了西方5~8年的市场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利用GSM短信传输报警信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短信的基本原理、实现过程;并将短信这种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和其它无线通信方式相对比,概括总结出利用短信作为报警信号传输通道的优势和不足;最后例举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在广州建立的GPS/GSM移动目标报警服务系统,说明短信报警业务平台的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12.
我为廉政啄新泥——普陀区图书馆打造廉政文化平台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之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知为昏,变恩为惨,染沽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舟山市普陀港务局办公室主任王立群的手机里,至今还保留着普陀区图书馆发来的这条短信,收到短信时间是2008年的12月18日。一年多过去了,王立群一直没把它删除。“这些廉政短信写得很好,文雅又实在。空闲时翻开读读,让人神清气爽。”  相似文献   

13.
掘金新经济     
如今,手机短信息就像春天里被风吹散的蒲公英,铺天盖地地沾在了人们身上。据统计,2002年,我国手机用户共收发短信900亿条。以目前短信基本资费每条0.1元(中国移动0.15元)来计算,这900亿条就意味着短信业务给我国的电信部门带来不下90亿元的总收入。拇指经济名副其实。2003年上半年,仅中国移动一家短信发送量就达到280亿条。据业内人士估计,中国移动今年光凭短信就能获得50亿元以上的收入。狂赚百亿的原因,一是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多,基数大(目前已超过2亿);二是中国手机话费高昂,而短信价廉,老百姓用的多。二者相乘,于是就便宜了电信部门。日本…  相似文献   

14.
短信自产生以来,这样的表述总困扰着我们:“这是一条来自古埃及的咒语,将它发给您的五位好友,你就会幸福一生……,否则就会……”还有总会不期而遇的“黄段子”,几乎每一个手机用户都收到过。笔者曾在(《新民晚报》上看到一篇(《红色短信暖了党员心》的文章,大体是说静安区的党员服务中心在现今党员流动频繁、教育管理不便的情况下,通过短信的方式,沟通、联系、服务党员,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凝聚力,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而这种短信被党员们称为。红色”短信。  相似文献   

15.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从此短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在我国开通手机短信业务则是在1998年。短短几年的时间,短信由纯文本的形式逐步向融声音、图片、文字为一体的多媒体形式转变。其发展变化之快.着实令人叹为观止。据调查,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3年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而全球每年大约有3600多亿条短信在无线的空中传送。可以说,短信文化的历史不长.但是当今的使用率极高。  相似文献   

16.
刘培标 《青年论坛》2009,(5):144-147
无线营销时代已经来临,短信广告是其主要形式之一。研究发现,国内与国外的受众对短信广告的接受度有所不同,国内受众仅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短信广告这一新兴形式;最适合通过短信传播的商品或服务是文娱活动,其次为日用品;最适合的广告类别是促销广告;解决受众在信息供求方面的矛盾是提高短信广告效果的关键。上述研究结论可以为营销部门提高短信广告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无线营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13年9月11日《检察日报》刊登陈怀瑜的文章,文中指出这两天,很多湖南邵阳市民接到一条短信:“邵阳人要说邵阳好,家乡才能真的好。”短信是邵阳市综治办发来的,短信称,请接到省里民意调查电话,同时给出了客观公正、积极评价的市民,凭通话记录每人可领取误工补贴300元。  相似文献   

18.
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它在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S做斯基说:“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思想政治课教学,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这就要求政治教师更应在教学中注入情感,改变学生情感情绪的活动性质,变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良好的情感在教育教…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0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吴纶卿的文章,文中指出垃圾短信“换了马甲”便可大行其道,其畅通无阻的通行证正是来自电信运营商。在禁止、杜绝垃圾短信方面,处在垄断地位的几大电信运营商“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这其中的奥秘也许就是垃圾短信给电信运营商带来的巨大收益。  相似文献   

20.
《民主与法制》2013,(31):54-55
一条庆祝短信被误认为营销类短信,曹丽律师的手机莫名被锁定。费尽几番周折找到答案,协商电信单位开通短信功能未果,2013年8月28日,曹丽律师一怒之下将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黑龙江ON"大庆市电信分公司和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诉至法院,要求恢复短信功能,赔礼道歉,并赔偿当事人损失1元钱。该律师表示:“我不仅是在为自己维权,也是为广大电信手机用户维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