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989年3月2日,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中央编译局、中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北京国际共运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中国人民大学国政系、北京大学国政系、中央党校国际工运史教研室、中国工运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行了“纪念共产国际成立70周年学术报告会”.100多名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参加了会议。现将报告会的主要观点述要如下:  相似文献   

2.
1988年10月10日至20日,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中央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所、中央党校国际工运史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聊城师院共产国际研究室、安徽大学等单位在合肥联合举办了“共产国际第三次学术研讨会”。来自16个省市的70多名专家、  相似文献   

3.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5):F0003-F0003
陈元中(1956-),男,湖北蕲春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院长、政治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政治学一级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治学学会理事、广西国际共运史学会会长。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述要范玉传前不久,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在河南郑州召开“纪念恩格斯逝世一百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现将研讨的主要问题述要如下。1、关于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大家普遍认为,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  相似文献   

5.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对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今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经中宣部批准,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今社会主义实践”学术讨论会,于2004年10月15日—19日在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云南省社科联、省科学社会  相似文献   

6.
5月18—23日,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中央编译局、中央党校国际工运史教研室、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等八个单位在南京联合召开“全国纪念第二国际成立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共110人出席了会议。现将与会同志提交的论文和讨论的观点概述如下: 一、关于第二国际的下限 在第二国际研究中,第二国际史的下限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会上有三种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恩格斯诞辰170周年、列宁诞辰120周年,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中央编译局和广西社会科学院等九单位于10月26日至31日,在桂林举行了“恩格斯、列宁与国际共运”学术讨论会。现根据提交会议的论文和大会发言,将论及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1993年10月13—17日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1993年年会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学术讨论会在山东青岛召开,92名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现综述如下: 一、关于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问题 与会学者认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但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呈现出一些新  相似文献   

9.
1989年1月21日至24日,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当代世界共运中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课题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光明日报》理论部在中央党校联合召开了“关于斯大林问题”学术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有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国际共运史专家以及中青年理论工作者50余人。中央党校林利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央党校副校长邢贲思教授致欢迎辞并作了专题讲话。高放、江流、王兴斌、荣植等著名的专家教授  相似文献   

10.
1989年9月26日,中央党校国际工人运动史教研室举行了“回顾国际共运史学科发展40年”座谈会。现将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与会同志认为,国际共运史这门课是50年代建立起来的,学科创立初期以“联共(布)党史”为教材,以后以这本书为蓝本移植、模仿苏联其他书籍,逐步扩充内容。虽然照搬照抄的情况多,盲目性较大,但毕竟使此学科从无到有,内容由贫乏到丰富,逐步建立起  相似文献   

11.
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会、北京晚报主办的“学术百年暨国际共运史学年会”最近在北京召开,来自中联部、中央编译局、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的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同志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现将主要观点概述如下。一、国际共运史学百年历程的回顾及其前景适逢世纪之交,回顾百年来国际共运史研究的成绩与不足,不仅有利于这一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而且有利于我们从新的历史高度进行反思,在更高的层面上总结国际共运的教训。会议首先对该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同志一致…  相似文献   

12.
高放文集<国际共产主义主义运动别史>第三本书(另两本为<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纵览世界风云>),近日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作者高放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际共运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是国内公认的国际共运史学科带头人.全书收录了文稿145篇,是作者长期从事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教学与研究的成果.其中大部分是1979年以后发表的.作者之所以把本书取名为"别史",主要是认为本书继承了我国史学的别史传统(古代把正史与杂史之间的史书称为别史),又有别于正式的共运史教科书,所以称"别史"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3.
1992年10月11—17日,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在石家庄举行年会暨学术讨论会。117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以“苏联解体的教训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心议题,展开了广泛的学术交流。现将主要论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研究苏联解体的思想方法问题 与会者普遍认为,苏联解体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科学地总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当代共产党人的责任。会议分析了前一时期学术界存在的思想方法问题,清理了片面性观点:①“外因论”,把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看作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②“个  相似文献   

14.
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与苏东剧变后欧洲共产党新的理论探索进行比较分析,是对国际共运中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的一个促进,是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探讨的一种新的视角,对于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际共运史的角度,探寻了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渊源,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民族史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1月5日至10日在广西桂林召开。来自全国部分科研、出版、民委等机构及高校、党校的专家学者80余人出席了会议。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苏联的成立对国际共运史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它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然而,经过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等几代苏共领导人领导的改革,使苏联逐渐走向解体。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本文对其解体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中央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所、中央党校国际工运史教研室、湖南岳阳大学、山东聊城师院共产国际研究室在湖南省岳阳市联合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共产国际学术讨论会。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及其观点综述如下: 一、共产国际的是非功过 与会同志肯定了以往三次会议对于共产国际历史功过的评价和分析,同时指出,随着形势的变化,要注意站在新的思想认识的高度上,努力使对共产国际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相似文献   

18.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交织着高潮和低潮、成功和挫折。根据国际共运史的经验,共产党人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妥善地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才能转化矛盾,走出低潮,争取革命高潮的早日到来,推动国际共运的发展。(1)要加强共产党对运动的领导,(2)要善于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探索和解决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新问题。(3)必须依靠和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展望21世纪,社会主义定将再度出现新的高涨,重现繁荣与辉煌。这是客观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国际共运史的实践经验 ,它不仅在每个方面都具有新的深刻的内涵 ,而且每个方面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揭示了治党和治国的内在联系 ,形成了一个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认识的新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级干部要重视学习历史的号召,本刊自2013年第3期起开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题讲座"专栏,约请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高放先生撰稿。他根据自己65年来教学实践经验和积累的丰富史料、思考的深层问题,把170年来国际共运史归纳为20个专题讲解。连同本期,本刊已经连载6个专题6篇文稿,每篇都有3、4万字,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