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立足于两岸实际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系统提出了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战略框架,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党的“和平统一”理论,产生了积极的现实效应。笔者梳理了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的历史基础、现实维度与基本框架,对深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我国对台的一项基本政策,有效地回应了长期割裂的两岸关系现实。它为完成中国现代化任务以及海峡两岸和平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政治环境;它是和平共处原则在处理台湾问题的灵活运用和新的创举:它为海峡两岸提供了政治整合以及政治权力分配的思维路径;它体现了两种不同民主制度共存的可行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它为两岸政治秩序提供了和平发展的构建模式。“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为构建两岸和谐发展和统一关系,将继续发挥重大的框架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是同根生的两岸人民在经历了完全隔绝联系到2001年的“小三通”直到目前的“大三通”,几十年的漫漫历程彰显了两岸人民割舍不断的血缘、亲情和努力,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要实现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实现统一大业的艰巨和复杂。总结这段历史历程,展望和平统一的未来,最终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和繁荣富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周“一国两制”的方式来解决中国统一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理论创新与发展。“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证明它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模式,为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自1979年以来,大陆领导人不断推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进程。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不断深入,两岸和平协议的签署进入了两岸交流议程。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两岸应商谈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和协商两岸和平协议。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也对两岸和平协议问题做出最新的回应。两岸和平协议签署的法理基础是主权和治权可以处于分离状态,两岸分裂属于治权的分离。和平协议签署过程中存在的政治障碍在于台湾地区领导人提出暂缓政治谈判的主张,法律障碍在于台湾地区"公民投票法"导致的和平协议被否则的后果。和平协议的性质和使命应得到重新认识,"一个中国"的解读更应具有灵活性,同时台湾地区"公民投票法"的修订应得到关注。  相似文献   

6.
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使命,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有力地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现在,香港已回到祖国怀抱,澳门回归也即在眼前,海峡两岸关系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令人注目了。 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立场和政治主张。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周恩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推动海峡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促进祖国和平发展和平统一出发,阐述了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在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中的责任、能力和作用,提出了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应当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成工作优势,把隐性优势转化成现实优势,把优势转化成工作动力的倡议。  相似文献   

8.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我党对台和平统一政策的确立,两岸从此进入和平统一的新阶段。30年来,我党的对台方针政策取得了重大发展。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以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制定,奠定了新时期我党对台工作的理论基石;江泽民提出的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不断完善了我党对台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原则;进入新世纪,胡锦涛提出了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主张,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新理念、创造了新契机,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旅游作为一种低阶性政治活动,能够超越两岸关系结构性矛盾的边界,衍生出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层面连动的大格局。海峡两岸双方基于旅游发展所进行的合作与互动,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具有机制建构、利益联结、文化整合及社会融合等政治功能。正确认识观光旅游在两岸互动中的角色与功能,对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了海峡两岸往来法律冲突的特点,适用解决海峡两岸往来法律冲突的理论和基本原则,提出了解决冲突的途径.同时对大陆与港澳地区的法律冲突问题也作了必要论述.观点较为新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与“和平崛起”都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党和政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它们不仅具有理论创新意义,还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典型范例。它们都体现了邓小平的和平战略思想,是一种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只要继续牢固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就一定能够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12.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所形成的伟大战略构想。用一国两制的方式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证明它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模式,为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经过努力,两岸正式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预示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将更加深化,两岸政治谈判、文化交流也将逐步展开。,本文主要就《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后的两岸关系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对台湾问题的论述,明确了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共十七大报告延续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确立了今后对台工作纲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以海峡两岸人民"命运共同体"为出发点,彰显"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并从法理层面坚决遏制"台独"。中共十七大报告是现阶段对台方针的纲领性文件,对今后我党处理海峡两岸的关系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已经20多年了 ,然而台湾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目前台湾民进党当权后两岸关系将会怎样呢?通过对造成两岸关系的历史原因、美国原因、岛内原因的分析寻求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是用和平方式 ,二是用武力方式。希望两岸人民团结起来 ,化干戈为玉帛 ,变“危机”为“转机”,促使祖国和平统一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和平解放台湾”思想,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政治影响。使一度中断的海峡两岸联系得以恢复,挫败了蒋介石“反攻大陆”以及美国妄图使台湾独立,分裂中国的图谋。为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八大报告科学地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之间的辩证关系,阐释了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目的,指明了深化两岸政治互信的方向和破解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难题的路径,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祖国统一大业的关系,从而坚定了我们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两岸融合发展是习近平国家统一思想的重要政策主张.两岸融合发展可视为大陆发展两岸关系的政策工具.两岸融合发展的范围涉及个体、群体和整体三个层次,涉及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层面.两岸融合发展政策实施的挑战和障碍涉及两岸排斥、模式因素和政治因素.推进两岸融合发展,要加强舆论宣传,加强理论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管理创新,加强平台建设,把握阶段特征,加强法制建设,建设评估体系.两岸融合发展可以为两岸关系由和平发展走向和平统一创造条件,但并不能保证两岸必然沿着这一道路走向统一.推动两岸走向和平统一还应及早在两岸融合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寻求推进和平统一的替代思路和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政治伦理是研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道德准则、政治与道德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本文从政治伦理的角度解读、分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及相关理论。建构两岸关系的价值目标体系与两岸交往伦理、互动规范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中的两大政治伦理创新。探索两岸关系的政治伦理问题,对于深入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精神实质、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国共两党关系史和海峡两岸关系史”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暨“两岸关系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目前在武汉举行,会议围绕国共关系和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