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协商论坛》2011,(9):23-24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其内涵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对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这些问题,商丘市睢阳区政协近期组织委员对全区乡风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2.
<正>7月22日至24日,四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宣晓春带领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相关人员,对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开展调研。调研组先后到铁西区、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铁东区、双辽市的21个村镇对"五清、十建、三化"工作实地调研,并对这些村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洁、乡风文明、生态和谐的巨大变化给予充分肯定。就新农村建设,调研组强调要坚持正确方向,始终把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基本方针,抓住生产发展的根本,统筹推动城乡规划、土地确权、环境整治、项目建设、资金整合、科技带动等重点工作;要  相似文献   

3.
正屋外,初雨放晴,田园风光。屋内,欢声笑语,促膝而谈。"咱们家的房子是一点点自己装修的,墙上的粉刷活是我们自己干的,就是要靠自己的双手让日子好起来!"房县化龙堰镇高桥村何冬云高兴地坐在凳子上,和前来调研的省政协调研组拉起家常。5月31日上午,省政协"我为脱贫办实事"活动的乡风文明调研组来到房县化龙堰镇高桥村实地调研乡风文明,到何冬云家了解乡风情况。近年来,何冬云感到村子面貌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有机统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精神文明既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目标,又是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要保证,是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的根本途径,具有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5.
康永超 《传承》2010,(12):24-25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相比之下,乡风文明建设在不少地方依旧滞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生产要发展,生活要宽裕,乡风还要文明。针对乡风文明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从思想上增强对乡风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并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6.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相比之下,乡风文明建设在不少地方依旧滞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生产要发展,生活要宽裕,乡风还要文明.针对乡风文明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从思想上增强对乡风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并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7.
乡风文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全面小康的内涵,更展现了村民的时代精神面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内容与形式、长期与短期、继承与创新、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通过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强化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注重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容甄别、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方式创新、创新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建立健全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等方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正在全国各地迅速推行.欠发达地区的乡风文明如何建设?笔者以江西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南城县株良镇路东村为点.以抚州市部分落后村为面,对欠发达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并结合典型经验的启示,作了一些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开展乡风文明建设与研究,我们应该深刻了解乡风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我们应坚持系统渐进原则、村民参与原则、政府导向原则、统筹规划原则、城乡互动原则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马友乐 《传承》2009,(8):58-59
为了更好地开展乡风文明建设与研究,我们应该深刻了解乡风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我们应坚持系统渐进原则、村民参与原则、政府导向原则、统筹规划原则、城乡互动原则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世纪行》2006,(4):11-11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调研情况看,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长期以来在抓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发展还很不平衡,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历来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在这一伟大征程中应当也完全可以充分发挥优势,广泛凝聚力量,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新牧区做出积极  相似文献   

13.
赵增彦 《前沿》2010,(13):116-120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与精神支撑,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方面内容密切相关。目前,由于一些党政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重视不够,从上到下的重视程度基本呈"倒金字塔"型逐级递减态势;由于许多农村集体经济力量薄弱,使得正面文化在基层传播缺乏有效的组织渠道;由于乡风文明建设长效机制未能真正建立,贫富悬殊、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未能根本解决,致使经济落后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还面临着文化娱乐生活方式单一,设施匮乏,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农民道德水准滑坡,集体意识弱化,农村环境污染危害加剧;封建迷信现象、宗族宗派势力有所抬头,宗教势力以及邪教和非法传教活动活动猖獗;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力量薄弱,文化创新能力低下,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等一系列挑战。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推进经济落后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必须强力强村富民,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提升农民素质,增强乡风文明建设主体意识;完善阵地设施,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硬件平台;创新方法载体,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的水平、实效;加强统筹协调,拓展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途径;强化制度建设,形成乡风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湖北宣传》2006,(12):20-21
乡风文明,是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加强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与咸宁市组成联合课题组,从对咸宁市的调查着手,围绕乡风及乡风文明建设的主流、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和根源,以及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刘贤 《传承》2013,(4):70-71
乡风文明建设要深入人心离不开广大民众的参与。当前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着政府投资短缺、民间融资困难,新型农民培训效果差,养成群体文化和风俗困难,建设思路单一、政府包办一切等困境,急需发挥农民组织对乡风文明建设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刊点评     
正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11个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文明乡风建设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安排,明确了总体要求和重点举措。本刊点评:在农村,天价彩礼"娶不起"、豪华丧葬"死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还不起",孝道式微、农村老人"老无所养"等问题屡见不鲜。推进移风易俗、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来宾市忻城县马泗乡围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总要求,走好"一夯二浓三严四争"总步调,始终把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坚持常抓不懈,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夯基础",推进设施建设,强化根本保障。以创建"美丽宜居乡村"为契机,结合新农村建设,着眼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5,(6)
经实地调研粤东地区汕头市东盐村、揭阳市玉蒲村两个具有典型研究价值村落,发现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冲击,原生态农村民风精粹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失落与被遗忘,部分农村民风处于亚健康发展状态。要改善农村民风受创局面,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村干部及基层组织则要发挥组织管理作用,学校应发挥其教育引导功能,而广大群众应发挥自主能动性,积极开展文明乡风建设,共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相似文献   

19.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乡村和美"。"乡村和美"的灵魂在于乡风文明。乡风,是一个地方乡民普遍认同并遵守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惯、人际交往方式。良好的乡风是"幸福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力量,为此我们应重视良好乡风的培育。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分析农村牧区改革发展形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合乎民心、顺乎民意的。统一战线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法宝”作用,发挥独特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献计出力。一、做好团结凝聚工作实现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最重要是要有一个良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