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云南省永胜县他留山居住着的彝族支系他留人,因其庞大的古墓群和奇特的婚姻习俗,受到了海内外各方人士的高度关注,国内外权威媒体也数度进入他留山,对其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但是,他留山在世人眼里,始终存在着诸多“未解之谜”。比如:他留人的来历、他留古墓群的汉文化风格、他留“青春棚”婚姻习俗、他留崖壁题字。  相似文献   

2.
隋代名将杨素评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史家对杨素贬毁备至,根源在于他助杨广夺宗,而杨广恰恰是亡国之君。实际上,一代名将杨素一生战绩辉煌,他亲自指挥了攻陈战役、江南平叛、北击突厥、平定杨谅等重大战役;他深于谋略,善捉战机,不拘成法,治军得力,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百战百胜,为隋的建立及其政权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客观上,他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助杨广夺宗也不能全盘否定。他的一生,功劳大于过失,是一个应该肯定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3.
程金良  孙秀玲 《工会论坛》2008,14(3):144-145
邓小平是举世公认的世纪伟人,也是一位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伟大和传奇,得益于他超人的才干、智慧、意志,更得益于他从青年时代就已确立的崇高理想和信念。邓小平的留法勤工俭学岁月影响了他的一生,不仅使他在当时发生了根本性的思想转变,而且在此后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一直对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沈湘 《人事天地》2007,(6):31-31
法国作家莫泊桑,很小的时候便表现出了出众的聪明才智。只要是他读过的书,不管是什么人何时问起,他都能够倒背如流。而且他爱好广泛,不但热爱读书背书、写诗作文,还喜欢踢足球、弹钢琴、修理汽车、去烧烤店学习制作烧鹅,甚至是去乡下种菜,都是他热衷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在干部群众的眼中,他是一个求真务实的好领导:在上级领导的眼中,他是一个有思想、敢于创新的好干部;在单位同事的眼中,他是一个“工作狂”。他,就是秭归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杨兴国。  相似文献   

6.
业内行家说,他是秭归的财经专家,让秭归财政实现科学发展,频现奇观;群众说,他是一位为民排忧解难的好公仆,“民意”把得准、“民福”谋得实;同事说,他是一位多谋善断、举重若轻的好班长,善于谋要事、攻难事、成大事。他,就是秭归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功斌。  相似文献   

7.
他先后被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对他给予高度评价:“他放弃在海南的高薪工作,到艰苦的孝昌县一于就是20多年;他克服家庭困难,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淡泊名利,勤政为民,没有一种崇高的精神品德,没有一种对事业的忠诚态度是做不到的。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值得各级领导干部学习。”  相似文献   

8.
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强烈的使命感让他担起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转制后创新发展的重担;他立足本职、敢于创新,凭借科研的严谨和管理的人性化,赢得了广大职工的信任与爱戴;他求真务实,运筹帷幄,以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一个专家型企业家的睿智、机敏、果断和高瞻远瞩。他就是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院长吕智。  相似文献   

9.
一把剪子、一把铁锹、一把锄头、一只水桶,是他的“行头”;12条主干道、6条次干道,是他的“责任区”。一千就是21年。他就是“杜鹃花城”大别山革命老区麻城市的城市美容师熊文。1993年,熊文从林校毕业,分配到麻城市当园林绿化工人。虽然捧着铁饭碗,却干着与农民一样的苦活。父母心疼他,劝他换一个工种。他淡淡一笑说:“任何事都要人做。苦点累点没啥。”  相似文献   

10.
美与痛苦     
画家亨利·马蒂斯年轻的时候,每个星期都会去大师雷诺阿的画室拜访他。后来,雷诺阿患上关节炎,马蒂斯就开始每天都去看望他,给他带去食物、画笔和颜料,总是想劝说大师,说他工作太过度了,需要休息一下。  相似文献   

11.
他衣着朴素,一脸憨厚,走在人群中很不起眼,谁也看不出他就是白手起家、创办十堰民生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校长陈明生。但是,秦岭南麓郧西县的山山岭岭却都认识他。是他,12年来领着大山的两万儿女走出山沟沟,踏上了小康路。  相似文献   

12.
持志如心痛     
佚名 《人事天地》2007,(10):49-49
王守仁是明代哲学家,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他的一生颇具传奇,文学、武学、佛学、道学、儒学无不涉猎;仕途得意,官至兵部尚书。他自诩平生所为两事:一是“破山中贼”,二是“破心中贼”,即创立了他的心学。他认为,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相似文献   

13.
1987年从峨眉调乐山不久就认识了毛西旁老师,二十年的忘年之交终身受益。每年与毛老师都有多次的请教学习,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到他家去探望的。后来他的糖尿病严重了,我便常常坐在他的床塌前倾听。怎能忘毛老师那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学者风范;怎能忘他默默无闻,潜心做学问的科学严谨态度;怎能忘他为人做事光明磊落,不求闻达的人格魅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轻轻的他走了,正如他轻轻地来。这些最朴实而简单的语言就是毛老师在我心中的真实写照。2006年9月14日毛老师驾鹤西去,离开了关爱他、景仰他的人们,但他在我心中永远是学习的榜样,奋斗的坐标,是一盏永不泯灭的明灯。  相似文献   

14.
中央苏区反“围剿”时期是毛泽东一生中的重要阶段,这期间,他的军事战略思想、政权建设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他个人也经历了艰苦的磨难。他纵横捭阖,出奇制胜,彰显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他发展苏区经济,加强苏区政权建设,彰显其卓越的治国才能;他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彰显其超凡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5.
为改变家庭困境、寻找人生出路,他从通城乡下到深圳打工。创业的艰难,在他心里刻下深深的印记。他忘不了睡桥洞、躲茅草丛的滋味,抓住一切机会学知识、学技能,由一个打工仔上升到管理层。有了积累,他回归创业报效家乡、受尽委屈不言悔。  相似文献   

16.
酷吏郅都     
汉景帝七年(前150年),郅都迁升为中尉,掌管京师治安。他执法不阿,从不趋炎附势或视权臣脸色行事。皇亲国戚、功臣列侯犯法,郅都一律以法惩之。列侯宗室对他是又恨又慎,见他皆侧目而视,背后称他为“苍鹰”,喻指他执法异常凶猛。  相似文献   

17.
横刀 《人事天地》2007,(3):40-40
中专毕业后,他去了深圳打工。不到半年,凭着个人的勤奋和超强能力,他坐到了管理层位置,每月能挣到5000元。那时他才17岁,可他并不满足,为了大学梦,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家乡准备补习,参加当年的高考。可是没有一所中学愿意收他,因为他没读过高中,所有人都认为他考不上大学,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最后,好不容易有个学校收了他,第一次月考,他就考了全班倒数第二,但他毫不气馁,依然刻苦努力。第二次月考,他升到全班第一,第三次已经是全市第一。一个学期后,他成为当地15年来的第一个清华大学生!  相似文献   

18.
张涣 《人事天地》2008,(9):17-17
20年前在台湾,他名不见经传,所属企业规模连台湾制造业1000强都够不上;但如今却是叱咤风云、纵横四海的台湾首富,麾下企业遍及欧美。他就是台湾最大科技企业集团鸿海集团的老总郭台铭。最近与他相关的新闻,是两年前丧偶的他,迎娶了一位舞蹈教师,不过他极少回应这些花边新闻,依然保持实业家的那种低调务实。  相似文献   

19.
现年40岁的关智江1983年高中毕业。那时的他年轻、有文化,凭着他的精明。本可以谋个赚钱的职业,可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回家乡丹江口市三官殿办事处化鸡沟村小学当了教师。化鸡沟小学离镇上有近10公里路程,交通不便,只能走稀泥巴路、住潮湿房屋、吃素菜,一两个星期才能回家一趟。刚开始.全校仅他一个人,既当校长又当教师,200多名学生天天围着他转。无奈之下,关智江将中专毕业的长子叫到学校。任代课教师。  相似文献   

20.
有价值的生活 1880年的最后一天,巴甫洛夫还在他的生理实验室没回来,许多朋友在他家等他。天下着雪,彼得堡市议会大厦的大钟敲了十一下。一个同学不耐烦地说:“巴甫洛夫真是个怪人。他毕业了,又得过金牌,照理可以挂牌做医生,那样既赚钱又省力。可他干吗要进生理实验室当实验员呢?他应该知道,人生在世,时日不多,应该享享福、寻寻快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