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中国法治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法治文化难以养成,以至于法治模式难以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一困境长久地困扰着国人,阻扰中国法治发展的深化。理性的法治文化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内在核心动力,是推进我国普法宣传教育的内在需求。在寻求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中,越来越重视自身文化建设,寻求打破法治文化建设中面临的困境,乃是今日之中国法治建设的不二主题。  相似文献   

2.
宣传法律知识,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这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宗旨。在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中大力倡导法治文化,对于提高全社会崇尚法律意识和弘扬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要立足市场经济发展法律文化;拓展法治文化建设的影响范围,创新宣传阵地。弘扬法治精神,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法治精神只有武装了领导干部的头脑,才能真正走进人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指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相关政策相适应,全体公民恪守具备时代性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坚持持有并遵循,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备前提和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的灵魂和核心.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对推进社会法治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普法教育目的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我国还存在着一些影响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进程的主要障碍,我们迫切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宣传与教育、强化普法宣传教育、着力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从而形成全社会普遍关注法治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4.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文化建设,必须夯实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加快农村司法改革进程.检察机关应充分发挥新时期检察工作独特的功能和优势,把检察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5.
法治文化是法制建设的灵魂,是法治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本文立足陕西实际,在对陕西法治文化的基本特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律信仰、强化公民主体意识、厉行公权约束、弘扬程序正义等方面提出了陕西法治文化建设之基本路径。以期为陕西社会发展提供一点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结构化作为地方基层法治建设已经逐步采用的一种方法,需要明确溯其源,辩证地看待结构化在地方基层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从逻辑和应用两方面将结构化思维应用于地方基层法治建设模式的构建,并根据相应模式提出适合于地方基层法治建设结构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紧紧围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阐明了传统法文化及法治文明建设的内涵、外延,论述了传统法文化与法治文明建设的关系,并密切联系国内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我国现代法治文明建设提出了个人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着浓厚的公法化特点。传统公法文化今天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并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为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必须完成对传统公法文化的现代改造。  相似文献   

9.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必须重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民族地区基层的建设。针对当前不少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面临的非法治文化习俗力量还比较强大的特殊难题,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的领导,并创新推进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村规民约作为农村社会进行自我调整的一种社会规范,对于农村的稳定与和谐意义重大。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是著名的“枫桥经验”诞生地,当地村民自治组织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地方习惯制定一系列村规民约。这些村规民约的制定与不断完善,对于乡村社会的新农村建设与法治建设产生了诸多积极作用,特别是为中国基层社会的法治建设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法律评价活动与法治文化的相互关系是法治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法律评价活动与法治文化的关联性的研究意义在于,其是努力争取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在我国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话语权利,更在于其是实现法治中国化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话题。我国当下众多具有典型意义的司法案件揭示出,法治时代的法律评价活动必须反映法治文化的要求。法治中国化理论需要区分中西方法治文化的不同理念和作用机制,并在法律评价活动中藉此指导我国的法治实践。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国家权力主义和刑法工具主义色彩极为浓厚,政治国家占据着垄断地位,对社会进行全面的控制。法律文化的传播使我们看到,作为法治的根本标志之一的刑事法治,以刑法限制国家刑罚权,包括对立法权与司法权的限制,保障公民的自由与权利是人类社会的长期追求和共同期待。因此,我们要建设法治国的法律文化,使法律真正起到平衡利益、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西法律文化差异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文化是法治的支撑 ,中西法律文化传统具有诸多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人治文化 ,缺乏支撑法治的法律文化传统 ;西方法律文化蕴含深厚的法治根基。究其根源是由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和西方的工业文明的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陕西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认识,而实现陕西的和谐发展同样需要多种渠道和措施。本文在密切结合陕西省情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影响陕西和谐、持续发展因素,概括了建设和谐陕西的内涵并总结了构建和谐陕西的目标体系。最后,从法治的角度论述了法治建设对构建和谐陕西的重大意义以及实现陕西和谐发展的法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中国的法律强制性浓重而法律信仰却呈现缺失状态,然而两者对于中国法治社会的建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法律强制与法律信仰的平衡问题成为一个应当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论文分析了中国法律强制和法律信仰的现状和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法律强制和法律信仰的关系,并揭示了平衡法律强制与法律信仰的意义,最后提出了平衡法律强制与法律信仰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法律语言与法律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法律语言的完善程度是法律文化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法治是有层次的,法律语言必须具有多种特征才能与之相适应。法律语言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立法语言应在准确、严谨的基础上,尽量简明、平实;司法文书写作风格要多样化并增强其内容的说理性;法制宣传要关注民众需求,注重宣传的实效。这是法治层次论对法律语言发展完善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法治从结构上可划分为制度的法治与文化的法治。制度的法治在于法律制度本身基本具备法治的制度性标准 ;文化的法治意指社会公众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上尊崇权利和信仰法律。中国法治的关键在于文化的法治 ,亦即培育中国的权利文化。法教育学的主题在于如何构造中国的权利文化 ,而变革的社会、权利文化的追求和通过教育实现法治的方法必然使法教育学产生于中国社会并服务于中国法治文明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邓小平法制思想形成过程及其产生所带来的重大意义 ,阐述了邓小平法制思想的特征。在依法治国的新时期 ,邓小平法制思想已经渗透到我国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 ,指导着我国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9.
大凡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都有自己别具特色的法律文化。英国法律文化的鲜明特色是允执两端、求中致和的二元平衡精神。它体现在英国的法律结构、法律渊源、审判模式、审判主体以及法官和律师队伍的构成、警察制度建设等各个层面上。二元平衡精神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和自然辩证法,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