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修养撷英     
《前线》1998,(6)
修养撷英孩子没考上高中以后有一年夏天,刘少奇有个孩子考高中,考了几个学校都没考上。当时,刘少奇身边的工作人员认为,国家主席的孩子还能上不了高中?只要刘少奇一句话,上哪所高中不成,刘少奇听到这些议论,专门就此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并邀请了一些工作人员参加...  相似文献   

2.
刘少奇同志要求子女是很严格的。1964年夏季,王光美同志在河北省新城县蹲点,刘少奇同志写一封信让15岁的女儿平平送去.并嘱咐秘书,不要给她买票,不要送她上火车站,也不要通知王光美同志到车站接她,一切由她自理。秘书感到很为难。他想,平平毕竟是个小孩子,而且从未出过远门。刘少奇同志看出他的心事就对他说;“对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什么叫放呢?吃苦耐劳的事情.经风雨见世面的事情、都要放手让孩子去干。这样可能孩子要跌些跤,但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他们受到锻炼,更好地成长起来。”既“管”又”放”,对立统一刘少奇同志…  相似文献   

3.
论新时代的“拔苗助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人都熟悉《拔苗助长》这个故事,它告诉人们:不要做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事。然而新时代的“拔苗助长”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孩子不到上学年龄就提前上学。 据调查,孩子们提前上学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做得比较好,也认为孩子的天赋不错,提前上学不成问题;其二,部分家长为了弥补“晚生晚育的损失”,让孩子早一年上学,将来能早一年走向社会;其三,部分家长将学校当成托儿所,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不但有人看管,还能学到一点知识。实际上,除非孩子的天赋及习惯特别好,否则,让孩子提前上学就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行为。 请看下面两个实例: 学生A,女,5岁半上学,性格开朗,做事  相似文献   

4.
正刘少奇的母亲鲁氏和父亲刘寿生一共育有6个子女,刘少奇是家中最小的一个,母亲鲁氏十分疼爱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1919年春,刘少奇到长沙私立育才中学毕业班插班学习。就在刘少奇潜心于个人学业,专注于国家命运之时,母亲鲁氏爱子心切,自作主张给刘少奇订下了  相似文献   

5.
“到苏联去”,“到列宁的故乡去”,“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去!”1921年夏,年方23岁的刘少奇经杨明斋介绍,与罗亦农、任弼时、肖劲光等十几人,经日本长崎、苏俄海参崴、伯力、海兰泡、赤塔、伊尔库茨克前往莫斯科,这是刘少奇第一次远离故国之行.由于苏联受战争创伤严重,交通十分不便,火车一路上走走停停,颠簸3个月才到达目的地.到莫斯科后,刘少奇进入了专门为培养苏联少数民族和东方各国培养政治干部而创办的特殊学校——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在这所学校里,刘少  相似文献   

6.
郭青: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在陶行知进行生活教育实验的新安学校从事教学和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到延安进入抗大学习,后分配任延安保育院小学部(简称延安保小)校长。直至离休,他始终工作在教育战线。延安保小的学生多半是革命烈士和中共高级干部子女,如罗亦农的孩子罗西北、谢子长的孩子谢绍明、毛泽东的侄辈毛远志、刘少奇的孩子刘爱琴等。他们中后来有的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数成为建设新中国的栋梁。桃李忘不了用慈爱和德智体美的甘露哺育了他们的园丁,每逢郭青的诞辰,保小的学生们就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到老校长的身边。…  相似文献   

7.
正英国孩子从4岁开始进入学前班,开启义务教育阶段。英国法律规定所有4岁以上孩子必须有学可上,但英国许多家庭不会等到孩子4岁才送学校,不少忙于工作的父母会在孩子只几个月大的时候就送到托儿所。这主要得益于英国0到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发达,托管模式较多,为上班族家庭解除了不少育儿的后顾之忧。和请到家里照顾孩子的保姆不同,幼儿托管人是在自己家里接收需要托管的孩子,类似家庭幼儿园。  相似文献   

8.
周敬青 《党史纵览》2003,(11):20-26
建国后,毛泽东开始考虑选择接班人问题。1957年,毛泽东访苏时,曾向赫鲁晓夫谈到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都有条件接替他的工作。以后,毛泽东又讲过,我的接班人第一是刘少奇,第二是邓小平。1961年,他在同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谈话时也提到,刘少奇是他法定的接班人。刘少奇接班人的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是符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客观实际,是能够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所接受的。但从1962年七千人大会开始,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刘少奇与毛泽东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毛泽东对刘少奇的不满和怀疑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9.
正1921年5月,在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中共一大召开前两个月,有一群年轻人,怀着激动的心情,从上海乘船启航,开始了向着莫斯科的漫长旅程。22岁的刘少奇就在其中。他们为什么要离开家乡去遥远的莫斯科呢?让我们回到最初的地方,沿着青年刘少奇的足迹,探寻他和他那一代人的初心。改名立志湖南宁乡花明楼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名叫炭子冲。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就出生在这里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父母根据家族谱系为他取名绍选,字渭璜,来自于"渭水之璜"的典故。儿时的刘少奇像其他农家孩子一样,常跟着哥哥姐姐帮家里做些力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任国家主席的生日,是在为他召开的平反大会上被人民知道的——刘少奇生于1898年11月24日,湖南省宁乡县。他比毛泽东小5岁,原来他俩是老乡。刘少奇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921年于苏联入党的,是最早的党员之一。刘少奇的一生是极其典型的曲折多难的一生。他的身体瘦弱单薄,得过肺病、胃病,不到40岁,白发上头,但他与命运的抗争一生未止。1921年春,  相似文献   

11.
此前,已有多人对此撰文,但都不太全面。现据史料,简述如下: 1944年9月22日,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刘少奇根据将共产党领导的地区称为解放区的说法,提出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改编为解放军。10月7日,刘少奇在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又正式提出:河南设军区,受延安指挥,以人民解放军  相似文献   

12.
孙中华 《湘潮》2011,(8):9-13
刘少奇历来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对创办学校和举办培训班总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情结。虽然敌后抗日根据地物资极度匮乏,教学场地极其简陋,工作任务异常繁重,但是刘少奇从1939年到1942年的短短4年时间里,想尽一切办法,先后举办了山西党训班、豫西省委党员干部培训班和竹沟训练班,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回忆     
刘源 《学习导报》2011,(22):47-47
我们小时候,都穿着补丁衣服。记得有一次,阿富汗国王夫妇到中国来访问。王后很喜欢孩子,说要看看刘少奇主席的孩子们。出于外交礼仪,我们应该出席。见人家国王、王后总得礼貌点,穿得整齐点吧?但是大人们找我和妹妹的衣服,发现所有的衣服都带着补丁。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07,(19)
母亲在鄂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教书,整个学校就只有我母亲一个老师和一间土石房子。学生有30多个,小的七八岁,大的十三四岁,一到六年级的课都要备。山里学生住得分散,路又远,中午孩子们都在学校里搭餐,母亲忙着搞完30多个孩子的饭菜,下午还要接着上课,山路又崎岖,母亲便每天都提着一盏  相似文献   

15.
1967年2月26日至3月25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军军以上干部会议。对于这次会议,许多党史、军史论著都有记载,且均认为这是一次动员打倒刘少奇的会议,但都语焉不详。有的论著在记载这次会议时是这样叙说的:“会议的主题,是在打倒刘少奇、认清‘文化大革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分清‘主流和支流’等重大问题上统一军队高级干部的思想。”这种说法容易给读者这样一种印象:似乎召开这次会议的初衷或主要目的,就是要在打倒刘少奇、认清“文化大革命”的“迫切性”和“紧迫姓”方面打通军队高层干部的思想。如果这样理解,那就不符合历史事实。那么,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呢?让我们——  相似文献   

16.
刘少奇一生共养育了九个子女。其中,刘少奇和何葆贞的三个儿女都有一段到苏联留学的经历,偏偏这三个子女都在异国他乡坠入爱河。刘爱琴:为父辈的理想放弃婚姻早在1939年,刘允斌和刘爱琴就被送到苏联。当时的莫尼  相似文献   

17.
杨志强 《湘潮》2008,(11):14-15
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刘少奇是一个政治上严肃,作风严谨、生活朴实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似乎少了那么一点幽默感,人情味不够。事实上,刘少奇作为一家之长,他要担家庭之责,作为9个孩子的父亲,他有教育之任。  相似文献   

18.
刘少奇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他光辉的一生中,曾经历过多次风险,但他都临危不惧,泰然处之,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识和气魄。 1966年三四月间,刘少奇以国家主席的身份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巴基斯坦、阿富汗、缅甸、印度尼西亚四国,随同出访的还有国务院副总理陈毅等人。这四国都是我国的周边国家,历史上同我国曾有着悠久的友谊和密切的往来。刘少奇这次出访,是在我国国民经济度过了三年困难已经取得根本性好转,但国际上一些霸权主义国家采取敌视政策,企图孤立新中国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这次出访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刘少奇与杨尚昆都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位湖南人,一位重庆人,刘少奇比杨尚昆大9岁。两人在革命生涯中建立起良好的革命友谊。本文撷取他们交往的几件往事,略述如下。初识于莫斯科1930年6月,刘少奇担任中国工会代表团团长,率团从上海出发,途经大连、哈尔滨前往苏联莫斯科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团成员有陈郁、梁广、蔡树藩、马辉之、杨汉生、戴重远等20余人。7月,代表团到达莫斯科,住在柳克斯公寓。当时,杨尚昆23岁,正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中国问题研究所读研究生。该研究所是当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18,(3)
正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位于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炭子冲村,馆区占地面积1300亩,主要包括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少奇同志故居,刘少奇故里门楼广场、铜像广场、生平业绩陈列馆、文物馆、刘少奇母校炭子冲学校旧址为主要内容的纪念场馆;以花明楼、修养亭、万德鼎、刘少奇坐过的飞机、一叶湖、柳叶湖、安湖塘山水太极图、炭子冲民俗文化村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观;形成了人文荟萃、山水和谐、风光秀美、人见人爱的刘少奇故里花明楼景区。这里东距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